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域外古城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域外古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968472
  • 条形码:9787533968472 ; 978-7-5339-6847-2
  • 装帧:80g书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域外古城 本书特色

不无度地使用,不任意地改造,不随心所欲地破坏 陶醉和自豪于城市的历史美

域外古城 内容简介

《域外古城》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同期出版的还有一本《域外古艺》。两本书都是从全球性视角关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现了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思考。《域外古城》收录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芬兰和日本等国古城、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保护工作有关的游记三十三篇,展现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丰富经验。

域外古城 目录

牛津的老房子

巴斯人手里的巴斯

在莎翁故居看到了什么?

寻根

城市的历史美

翁弗勒尔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精神的殿堂

活着的空间

睡着的小城

意大利断想

重光西斯廷

朝圣,去乌尔比诺

托斯卡纳的风光

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如梦的瓦豪

收藏家园

一先令的古堡

辉煌的书巢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百水的怪楼

保卫克里姆特画室

月光里的舒伯特小楼

离我太远了,皮兰

今天的布拉格

古希腊的石头

在芬兰的感想

*美的小镇

苏兹达利的木屋

俄罗斯也有古村落问题

苏哈洛夫

细雨品京都

奈良的味道


展开全部

域外古城 节选

城市的历史美 对于古老建筑的维修,历来分为两种方式,也是两种观点。一是整旧如新,即粉饰一新;一是整旧如旧,即在修整中尽力保持古物历时久远的历史感。前一种方式多出于实用,后一种方式则考虑到古建筑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的意义。在我国,很长时间都是整旧如新,及至近世,才有了整旧如旧的观念。 这些年,西方的古物修复专家又在探讨一种新的方式,便是用科学方法除去古物表层的污染物质,使古物再现它刚刚完成时的*初的面貌与光辉。我曾著文,称之为“整旧如初”。这种方式被认为是更高层次的“整旧如旧”,即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它*成功的例子是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米开朗琪罗的穹顶画《上帝创造人》的修复工程。但它也有失败的例子,而且十分惨重,便是近期修复完成的米兰那幅世人皆知的达·芬奇名作——《*后的晚餐》。 五年前我在意大利,听说达·芬奇的《*后的晚餐》正在修复,便怀着很大的兴趣到米兰修道院去看。几位专家在高高的架子上,专注而凝神地工作,像在为一位病人做大手术。据说他们每天只能完成一个火柴盒大小面积的壁画的修复工作,当年修复专家们对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画也是这样做的。而《*后的晚餐》是一幅残损尤重的艺术史名作,许多部位都剥落得一片模糊,因此人们很想知道五百年前这幅作品完成时的*初的神采。当时我还在米兰的书店买了一张修复前的《*后的晚餐》的印刷品,以便将来对照着看。 然而,如今一看,竟然惨不忍睹!不但不相信这幅画*初会如此拙劣,连修复前那种历尽沧桑的历史感也荡然无存。这一修复工程失败的缘故,专家认为是达·芬奇作画时喜欢试用各种新型颜料。这幅画所使用的颜料肯定与他一贯采用的“湿壁画”法相抗,所以传说这幅壁画在刚刚完成时就已经出现裂纹和开始剥落,这样一来,修复的一半工作成了修补。再说五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残破又古老的样子,即使修复后的画面和当年作品完成时一模一样,人们照旧会不买账。从来批评得*凶的总是批评家们,他们指责意大利修复专家的“胆大妄为”,甚至说意大利人“用‘先进’技术破爆了《*后的晚餐》”。 比起意大利人,法国的修复专家要谨慎得多。但谨慎并非保守。在位于四区的巴黎市政府文化事务局里,一位宗教艺术品研究员安贝尔表示他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他认为意大利人“整旧如初”的做法,即便成功了——如西斯廷教堂穹顶画——也使古代遗存失去了历史感。因为古物表面斑驳含混和漫漶不清的一层不仅仅是物质浸染(如烛火、灯烟和空气氧化的浸染),更是一种时间浸润的结果,这里边还包含一种珍贵的历史感,也就是历尽沧桑的味道。去掉这一层,就是除却历史。 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追问他:“你认为‘整旧如旧’应当如哪个‘旧’呢?事物的历史化是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一个逐渐‘旧’化的过程。应当锁定在哪个程度上?”我想同他认定修复的标准。 他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难回答。应当是一种中间状态吧!” 他的话启发了我的思考。我喜欢把谈话逐层推向深入。我说出了我的意见:“我的想法是修复工作应尽量用减法,少用加法。减法是减去三种东西,一是朽坏糟烂、不能恢复并有碍观瞻的部分;二是有害的微生物;三是污染痕迹,如烟尘、酸雨、霉点等造成的污染。这个减法的极限是不能减去历史感和美感,我生造一个词吧,就是历史美。” 安贝尔笑了,笑容表示他很欣赏这个词。他又加了一个注脚:“历史美也是一种艺术美。” 法国人就是这样可爱,他们把一切美好珍贵的事物全视为艺术,因为唯有艺术才能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 在凡尔赛宫,承蒙主人热情,我参观了一间尚未开放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内宫的休息间,屋内精致典雅,华贵沉静,充满着唯王室才有的考究到极致的气息。这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据说竟然修复了近三十年!连窗帘、椅子的面料及壁布,全是仿照昔日残存的布料的图案复制的,不仅豪华地再现了昨日的奢侈与辉煌,而且连古老物品那种历时久远的风韵也全然仿制了出来。陪我参观的一位历史专家说,宫中古物的维修人员,都是毕业于文化遗产学院的高等人才。他们不单要对古物清洁、加固、维修,关键要整理出那种历史的味道。这种维修,远远比创造这件物品用时长。因为他们明白历史感不是物品原有的,是历史的一种加工。在历时久远的时间长河里,物品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时间是神奇又有力量的,它会把它深远的历史内容无形地注入进去,同时将潜在其间的特有的时代美与文化精神升华出来。时代美过后就变为一种历史美,只有当它成为历史才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动人。于是,历史物品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精神、一种美。这种美往往与它的沉默、斑驳和残破同在,而修复古物的关键,不仅要技术高超,更要理解历史和懂得美之所在。我望着墙边一排刚刚修复不久的老椅子痴迷不已时,陪同者告诉我,这里每把椅子的维修,都需要一位专家工作一年。一年?但谁会这样照料自己的城市的历史?倘若此时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巴黎——这座博大、丰富、古雅、斑驳——在精心的保护与维修中充满历史美感的城市,我们不是会被深深地感动吗!

域外古城 作者简介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