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作者:戚义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346481
  • 条形码:9787513346481 ; 978-7-5133-464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本书特色

☆中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关于中国道路的问题,本书一一解答。 ☆ 丰富史实,回顾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前进历程 ☆ 了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外文局重点出版项目“人民中国”丛书首批推出的作品之一,是一部讲述当下中国基本制度和发展大势的很好通俗理论作品。本书作者戚义明同志为党史和文献研究员编研部三处处长,在相关领域承担多个国家重点任务,过往出版过多部主题图书作品,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创作水平。本书围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一主题,描绘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的壮丽篇章。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目录

  引言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结合吗

  走向世界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进入新时代的

  改革再出发

  法制新时代

  同世界交融发展

  大国新担当

  第三章 中国人是怎样选择社会主义的

  睁眼看世界

  救亡与革命

  诸路不通之变计

  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中国人是怎样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

  民主协商的新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走向社会主义

  艰辛曲折的探索

  第五章 中国人有着怎样独特的精神世界

  天下为公:中国人的集体意识

  生生不息: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崇尚和合: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协和万邦:中国人的和平思想

  结语 条条大路通罗马


展开全部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节选

  引言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 今天,人们观察中国可以有多个视角。 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它有着 5000 多年的文明史。 这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它真正起步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到现在也才有 70 多年的历史。 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就是短暂一瞬;但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却意味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从一个经历 100 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0 年前,中国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0 年后,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多项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 70 年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35 岁。70 年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7.3 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 5 岁。 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 14 亿人民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人们不禁思考: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事实上,自 21 世纪后,特别是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意义等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对“中国模式”是否存在,意见也并不一致。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中国国内,人们虽然也会使用“中国模式”一词,但更多的是另外一个词——“中国道路”。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明确说过,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词义上说,“模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按照这个解释,“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就是指中国的发展已经创造了一种标准范式,可以供其他国家复制推广使用。 但是,这一解释显然带有某种歧义,而且与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并不相符。中国一贯主张,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每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国情不同,都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可以借鉴别国的发展模式,但绝不会照搬;同样,中国也不会向别国强行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 相比“中国模式”而言,“中国道路”这个词更加中性客观。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至于如何认识这条道路?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 **,这条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这已经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所证明。 第二,在这条道路之下的某些具体做法,或者说“中国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比如,中国的扶贫减贫经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中国如何既扩大开放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经验,等等,可以为别国所借鉴学习。当然,这种借鉴必须结合本国国情,而不能照搬。 第三,这条道路是一条开放的道路。“模式”一词,隐含某种固化的意思,而“道路”则是开放的。中国道路来源于历史,立足于现实,延展于未来。它有某种延续性和稳定性,但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当然,在讨论这些话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考察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怎么来的?

路在脚下(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中国 作者简介

  陈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当代理论、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人物研究,以及党史文献和理论电视片撰稿。著述和电视片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等。 戚义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长期从事党的历史和理论、党的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史研究。著有《锻造: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纪律建设简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简明读本》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