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作者:陆续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2.9(5.5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104450
  • 条形码:9787205104450 ; 978-7-205-10445-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本书特色

北宋有九位帝王,河南巩义的北宋帝陵却只有七座; 宋太祖黄袍加身,身后八位帝王却非其后嗣; 宋太宗大肆宣扬佛教; 宋真宗写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仁宗知人善用,奉行“无为而治”; 宋英宗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帝王; 宋神宗年轻有为,开启变法新模式; 宋哲宗欲承父志,可惜英年早逝; 宋徽宗的才华堪称古代帝王之*,靖康之耻却永远和他的名字烙在一起; 宋钦宗刚上位不到两年,就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历史类通俗读物,是“你不了解的”系列的一部。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令华夏重归一统。中华文明历经数载演变,在这319年里达到巅峰,文坛璀璨、发明无数、中央集权走向完善,是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之一,却又同时终结了汉民族自古而来的尚武之风,从此转向重文轻武……北宋有九位帝王,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却只有七座帝陵;宋太祖黄袍加身,身后八位帝王却非其后嗣;宋太宗大肆宣扬佛教;宋真宗写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仁宗知人善用,是“守成贤主”;宋英宗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帝王;宋神宗年轻有为;宋哲宗欲承父志,可惜英年早逝;宋徽宗才华堪称自古帝王之*,靖康之耻却永远和他的名字烙在一起……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目录

1. 黄袍加身—顺势上位的赵匡胤 2
2. 杯酒释兵权—宋初体制大完善 17
3. 南征北战十四年—欲复汉唐版图(上) 32
4. 南征北战十四年—欲复汉唐版图(中) 47
5. 南征北战十四年—欲复汉唐版图(下) 62
6. 烛影斧声—开启赵光义时代 86
7. 雍熙北伐—宋辽大战 101
8. 澶渊之盟—二十五年宋辽摩擦终得休 117
9. 封禅泰山—真宗的举国癫狂 138
10. 狸猫换太子—刘太后听政 152
11. 庆历和议—西夏崛起(上) 167
12. 庆历和议—西夏崛起(下) 184
13. 庆历新政—仁宗盛世背后的荣与痛 197
14. 曹太后垂帘听政—短暂的英宗朝 217
15. 熙宁变法—王安石的改革 233
16. 元丰改制—神宗未尽的事业 247
17. 元祐更化—党争之巅哲宗朝(上) 266
18. 绍圣绍述—党争之巅哲宗朝(下) 279
19. 海上之盟—徽宗的联金灭辽梦 290
20. 开封保卫战—北宋灭亡 305


展开全部

你不了解的北宋史 节选

1.黄袍加身—顺势上位的赵匡胤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对于后周的子民们来说,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夏日。旭日东升,大家纷纷起来劳作,或扛锄头下田农作,或挑货担上街摆摊。但对于后周皇室来说,这一日的太阳却并没有升起,皇宫笼罩在黑暗之中。一代明主、后周世宗柴荣在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万岁殿驾崩了。隐隐的号角鼓声从皇宫传来,老百姓们从忙碌中抬头,面面相视,又望向皇宫的方向,苍老的或年轻的面容上,浮现哀伤……百姓们心里明白,他们失去的是一个好皇帝。皇宫内,年仅七岁的柴宗训被披上帝袍,年轻的符太后泪眼未干,那双护着她们母子俩的手已经冷了。文武百官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刚换了身份的孤儿寡母,惶惶不安。表面上,朝内文有宰相范质,武有主持全国军务的赵匡胤,权力交接得平稳顺当。实际上,柴荣曾遗命提拔王著为宰相,让其和诸老臣共同治理后周,老相范质却没有照做,仍然统领文官;而相当于中央禁军总司令的赵匡胤,手握全朝战斗力*强的部队,与军中将领关系密切,影响力极大。此时,后周仅仅建立八年,在前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下,虽然已经走上民强国富的道路,但它所处的大环境却动荡不安、瞬息万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五代十国。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依次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短短几十年时间,朝代更迭,小国无数,时间*短的后汉从建立到灭亡只有三年。甚至连后周太祖郭威也是武将起兵,从后汉手里夺来的天下。郭威(公元904~公元954年)出身将门世家,父亲担任顺州刺史(今北京市顺义县),后被杀害。家破人亡,郭威在颠沛流离中长到十八岁,他人高马大,骁勇无比,很快加入军队,得到上司赏识,逐步做到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身边的大将。此时契丹侵略中原,后晋灭亡,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刘知远瞅准时机在太原称帝。他自己姓刘,便以继承汉朝正统为名,国号大汉,史称后汉。刘知远仅在位一年就驾崩了,传位第二子刘承祐,郭威是其托孤重臣。此时的郭威并不是一个贪心的人,生活上他勤俭节约,工作上他尽心尽力,能够听从属下和幕僚的劝谏,一步步做到统领全国大军的将军,仅在帝王一人之下,还有啥不满足呢。郭威对后汉忠心不二,心里想的是:“既得先帝信任,让我等辅佐新帝,我等更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好好把这后汉的江山照顾好。”新上位的刘承祐想的却是:“这群老家伙碍眼得很。”这会儿,刘承祐是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年轻人,从小锦衣玉食,父亲位极人臣的时候,里里外外都哄着他这个官二代,父亲天下在握之后,更是没人敢给刘承祐这个唯一的储君一点儿不痛快。刘承祐打小儿被捧着,觉得自个儿非常有本事,一上位就摩拳擦掌,预备大干一番。他对国家的治理提出过很多想法,自认为非常有建设性。但是,今天刘承祐提出这意见,一个老夫子站出来反对,明天刘承祐又有新的想法了,另一个老头子高呼着先帝啊又逼他收回去……刘承祐烦透了,他不喜欢事事被这些老臣们管束,于是便想既然你们要管我,那就别怪我不仁。很快,一批老臣被冠以谋反罪,遭到诛杀。刘承祐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话不多,又偏生有几分耿直的郭威。用什么办法杀他呢?大动干戈吗?郭威手里可有军权……刘承祐决定来个暗的,他发下密诏令人斩杀郭威。郭威当时正在魏州驻守,积极备战防御北方的契丹辽国。有人悄悄地把刘承祐杀他的密诏拿给郭威看。亲眼确认皇帝要杀自己,郭威内心很不是滋味,他早预感到刀子悬在自己脖子上,已经处处退让,却没想到对方还是没有放下杀心。君要臣死,臣不能傻呵呵等死。郭威一咬牙,篡改诏书,招来部下们,跟他们宣称这份刚从皇宫送出来的、还热乎着的密诏是令他诛杀手下各将呐。他老泪纵横,这么多年兄弟,一起出生入死,他如何能下得了这手!众将自然非常愤慨,谁也不是傻鸭子任人宰割,大伙儿一合计,纷纷表示:“老大,你别哭了,依我们看,这小皇帝脑子不清楚,一定是身边有坏人蛊惑了他,不如我们起兵清君侧吧!”好,说干就干!郭威起兵了!一路上,大军行军果断,直往京城进发。但在郭威内心深处仍有犹豫,一直以来先帝对自己不薄,若不然自己只是一个无处可去的无名小卒,哪里还能有后来的荣华富贵。固然这次是刘承祐要动手在先,自己和兄弟们才会起兵,可刘承祐还是个毛头孩子,自己一定要去好好讲讲道理,把刘承祐讲明白了。结果,那头刘承祐听说郭威起兵了,可没郭威这么多思来想去,刘承祐直接就下手杀了郭威的家人,手段极其惨毒,婴儿妇孺无一幸免。郭威闻讯悲痛异常,他深爱的妻子,他伶俐的儿子,还有那些亲朋好友……将士们发现老大郭威一夜苍老,谁也没有再多说一句,众人跟着郭威,快马加鞭,杀到京城。听闻郭威到了城下,刘承祐兴奋地跑到城外刘子坡观战,他以为郭威是吃素的,带来的军队也不堪一击,自己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结果后汉军大败,刘承祐吓得屁滚尿流,急急忙忙要回京城躲避。不想当时的开封尹把城门关得牢牢的,死活不让刘承祐进城。刘承祐一看这边路不通,再往别处跑,身后白尘滚滚直冲他而来。哎呀,一定是郭威杀来了!跟随刘承祐的人眼见必死无疑,无处可逃,想着于其跟着这傻皇帝不能活命,不如以傻皇子为礼,找郭威谋个富贵,于是,这人拔刀把刘承祐给杀了。其实这事闹了个乌龙,踏得烟尘滚滚而来的根本不是郭威的追兵,而是刘承祐的护卫亲兵。但这会儿再明白,也已改变不了什么。郭威很快控制了京城和朝野大权,部将们一起拥戴郭威上位,给他披上黄袍。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史称后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