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7.8(4.3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6969
  • 条形码:9787549636969 ; 978-7-5496-369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本书特色

《货币文化史》全套共六卷,本书为卷二。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 《货币文化史Ⅱ:中世纪黄金的盛宴与贸易兴起》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jia bi盛行与信任危机》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 《货币文化史Ⅴ: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 《货币文化史Ⅵ: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读懂货币文化史,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经济,洞察大国命运。当神权至高无上,黄金走出欧洲,成为流动的盛宴。 国内首套世界货币文化史,全球40余位跨学科学者共同编写打造 《货币文化史》共六卷,囊括了从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时代、帝国时代和现代的全球货币文化史。由英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比尔·莫勒尔主编,钱币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的40余位权威学者共同编写打造,史料详实、值得收藏。 跨领域专家联袂推荐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王忠孝、复旦大学宗教系教授刘平、华师大历史学系教授朱明、华师大政治学系副教授周保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经济系副教授王闻联袂推荐。 跨学科世界史,两种读法,看清货币与文化的螺旋式演进 读懂货币文化史,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经济,洞察大国命运。 不仅是货币史,也是文化史、经济史,更是一部公元前2500年至今的世界史。 纵向按单卷阅读,深入了解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经济基础、时代事件及它们与货币的互作; 横向按章节阅读,每一卷固定的章节结构(技术、思想、宗教、生活、艺术、哲学、时代),透视货币从古至今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发展。 丰富彩插,真实还原货币样貌 全套书包含300+幅彩色插图,不仅直观呈现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视觉表达,更包含历史背景下的其他图像印记。 精装双封,典藏工艺 护封采用高阶细格艺术纸,纹理轻盈细腻,彰显古典质感。 内封采用中灰里纸,触感温润,自在呼应。 内嵌全彩插画,选用日本涂工纸印刷,高清还原各式货币纹理。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内容简介

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早的金银合金币,即琥珀金币。钱币的诞生,打破了希腊罗马时期王权、战争与宗教之间的界限。钱币意味着权力。 雅典银币是雅典的象征,钱币上的猫头鹰是雅典城邦的标志。钱币使希腊民主制度显影,精英男性公民参加集会时,能得到政府发放的报酬。 铸币使罗马发动境外战争成为可能。公元前3世纪,罗马向意大利南部军事扩张,钱币主要用来支付军队的工资,而非满足平民的经济需求,罗马因此终成为帝国。 当国王像神一样被崇拜,地中海世界的钱币上的图像开始由神祇,变为在世的统治者。 钱币是希腊文化与罗马帝国权力的象征,它使不同的价值和文化体系趋同。没有钱币的诞生,就没有希腊城邦的繁荣与罗马帝国的形成。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目录

丛书序言

概述 维持古代世界运转的货币

**章 货币及其技术:生产、分配和影响

第二章 货币及其理念:国家控制和军费开支

第三章 货币、仪式与宗教:钱币的非经济特质

第四章 货币与日常生活:多类使用者和多元货币

第五章 货币、艺术与表现形式:罗马世界概览

第六章 货币及其阐释:考古学和人类学视角

第七章 货币与时代:权力、互联和身份认同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关于各章作者


展开全部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节选

维持古代世界运转的货币 本卷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世纪铸币出现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衰亡。此外,一些篇章还谈到了铸币发明之前的其他类型的货币—它们*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2世纪,而其他章节则对下至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具体问题做了研究。从地理上说,本卷讨论的焦点是古代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作者的专长和研究兴趣集中在希腊罗马世界,部分原因也在于古地中海地区铸币本身的重要性。从概念、使用和社会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货币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在小亚细亚出现得*早的金银合金币,即琥珀金(electrum)(Scheidel, 2008)。 今天,大多数人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里,我们与货币的有形媒介(铸币、纸币、电子交易等)之间的联系存在多种形式,这与古代世界的情况非常不同。在古代,一个基本原则是,铸币只是货币的一种特定形式, 如果它在这个用途上发展得尤其好(参见第六章《货币及其阐释: 考古学和人类学视角》)。而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族群中,要确定铸币出现以前,哪些物品可能被当作原始货币使用,始终是一个挑战(参见Hensler, 2014)。我们只有通过考古调查,才可以论述在新石器时代或者青铜时代与处于铁器时代晚期的安纳托利亚(Anatolia) 西部地区,钱币诞生这个阶段内的货币使用和价值估计情况。在新石器时代,贝壳或石器等物品除了其基本用途外,*适合在各种情况下作为交换媒介使用。当时,价值和质量之间的联系尚未确立。直到青铜时代,随着砝码和天平的发明,价值才似乎有了一定的依据标准。也是从那时起,金属成为共同的价值尺度和履行社会义务的新手段(Rahmstorf, 2016)。公元前 3000 年,度量衡的发明为引入印章铺平了道路,而印章是个人或组织对金属重量和纯度的保证(Thompson, 2003)。此时距离形成货币对货币的交换体系以及受权威控制的铸币体系,仅有一步之遥。希腊早期和近东世界 a 出现铸币之前,银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金属。对所谓的“碎银”〔hacksilver,由银条、银首饰、银丝、银制器皿、银箔碎片、银盘、银锭等切割而成,在铸币出现之前或缺乏铸币的社会经济体内被当作货币使用,人们在每次交易时都要称重,必要时还要切割以达到所需的重量(Kroll, 2013)〕的发掘表明,在铸币问世之前,预先称重的金属在社会上扮演着成熟的货币角色(Kim, 2001)。约翰·克罗尔(John Kroll)认为:“铸币并没有做任何其他货币形式过去不曾做的事情,而只是将它们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Kroll, 2012: 40) 从长远来看,克罗尔的观点有很多可取之处。下面将概述古代铸币*主要的一些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地中海(希腊和近东)文明中,钱币形式的货币观念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方面与今天都非常相似。比如,钱币的生产已经拥有高度复杂和精密的铸造工艺,工匠可以将钱币的重量精确到克,可以一次性生产上千枚的钱币(de Callataÿ, 2011a),还能系列重制这些钱币(Grüner, 2014); 用于远距离贸易、开展银行业务、以信贷活动创造财富和社会分化的必要条件也已完备(Andreau, 1999);货币使用者还对货币产生了哲学思考(Seaford, 2004),并在宗教实践中使用它们(Mauéand and Veit, 1982)。近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货币动荡和货币联盟的形成与解体等,以及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式,在古代社会中已经引发严肃关注(Meadows and Shipton, 2001; Scheidel et al., 2007)。 在古代货币的演变中,货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突出且一直存在的问题(参见Conzett, 2005)。当铸币这种媒介产生并被某一特定精英阶层(如王室、城市精英)所采用时,这种关系开始显露出来。铸币在军事和政治势力筹措资金时起到主要作用,因此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比如在公元前 4 世纪,希腊世界雇佣兵数量的增长与货币的存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Trundle, 2013;参见第二章《货币及其理念:国家控制和军费开支》)。当希腊城邦能够筹到必要财资时,通过征募雇佣兵发动军事行动就会成为首选。雇佣兵的出现引发了古代战争和军事战略的深刻变革。理想中的希腊军队主要由拥有土地的公民组成。他们自备武器,非战争时通常也会作为后备军保护自己所属的城邦和土地免受攻击。这些军事职责与希腊公民的理念及其享有的政治权利相一致。但是,雇佣兵的出现对这一制度提出了挑战。因为军人的主要驱动力不再是基于对某一特定城邦的归属和忠诚,而是期待在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生涯中获取丰厚的报酬。因此,雇佣兵的活动也成为以铸币为媒介,连接地中海世界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世界之间*重要的桥梁之一(Creighton, 2000)。 在罗马共和时期,我们可以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很好地概括货币对一个新兴区域强国的影响。罗马城邦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对罗马内部凝聚力影响深远,延续了数代之久,但罗马向货币经济的过渡, 是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向意大利南部进行军事扩张的背景下才发生的。军事扩张带来的货币经济是一个必要的步骤,此时的罗马城无须向私人筹集资金便能建造船只、生产战争物资和满足其他军费开支,这也为其发动意大利境外的战争创造了条件(Bringmann, 2011:183–4)。在公元前 3 世纪,罗马国家的货币结构脱胎于各种不同的传统货币的组合,其类型看起来相当多样化(Burnett, 2012)。由铅、锡、铜合金浇铸的标准重量的铸币条发展自意大利传统的金属货币条,并在罗马流行起来。这种合金铸币条由于其正面和背面都铸有象征性的图案而被称为“印记铜”(aes signatum)(见图 0.1)。印记铜图案(雷电和飞马、雷电和三叉戟、大象和野猪等)的变化大多与军事事件有关,如皮洛士战争(公元前 280—前 275 年)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64—前 241 年)。铸造的青铜币,即所谓的“重铜”(aes grave),也在流通。用不同的面值记号表示阿斯(as)的细分面值,也来自这种意大利传统。罗马钱币的铸造深受希腊影响,罗马人在希腊德拉克马(drachma)体系的基础上铸造了罗马铜币和银币。罗马铜币还曾在罗马以外的科萨( Cosa)和那波利〔Neapolis,今那不勒斯(Naples)〕铸造。第二次布匿战争期 间,地中海地区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罗马货币制度的改革导致了其货币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新推出的银质第纳里乌斯(denarius)取代了旧的贬值的罗马银质德拉克马,新面值的铜币也取代了各种旧的铜币。公元前 211 年,罗马征服了默干提纳(Morgantina)地区, 在废墟层中的考古发现证明了罗马第纳里乌斯银币的发行不晚于这个时间(Buttrey et al., 1989)。罗马新银币的流通范围如此之广,可能还与罗马征服叙拉古城(Syracuse)和卡普亚城(Capua)后获得了那里的矿源有关。这种货币的演变沿袭了早期钱币发行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相关的惯例,即获取矿源和发行新钱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雅典与开采劳利昂(Laurion)银矿之间的联系,或者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p II of Macedonia)与接管潘盖翁(Pangaion)矿之间的联系,还有亚历山大大帝战胜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Ⅲ)后夺取传说中的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s)王室宝藏之间的联系(de Callataÿ, 2012: 176–8)。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精) 作者简介

[美] 比尔·莫勒(Bill Maurer) 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著名法律与经济人类学学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社会科学院院长、人类学和法学教授。他被称为金融人类学的“元老”,曾任美国政治与法律人类学协会主席,创立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货币技术和金融普惠研究所。 研究领域横跨货币、金融、经济、法律与人类学,包括加勒比地区离岸金融服务行业、替代货币、伊斯兰金融、移动货币、传统和新兴支付技术,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相关区块链技术。 [德] 斯特凡·克姆尼切克(Stefan Krmnicek) 德国图宾根大学古钱币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对古钱币的使用、经济史和钱币肖像学等。著有罗马考古学著作,包括《货币考古学》和《奥古斯都已死——凯撒万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