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60.0(5.5折) 定价  ¥10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64040
  • 条形码:9787559464040 ; 978-7-5594-640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以独立的思考、诚实的态度、难得的原创精神,从书法批评的视角,紧扣书品和人品,尝试勾勒出一部书法史的轮廓,也尝试探索了书法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部努力创新的书。认识书法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从书中领略到书法艺术深刻的哲学内涵,不但能够为欣赏书法作品提供一把新的钥匙,而且有助于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关于中国书法史的随笔集,包含《敢为驰纵的性情中人》《客死越南的“有唐一代教化主”》《华彩与绝唱》《“痛至骨”化作“琼琚词”》《轻佻“何如”》《乱世文人的自我放逐》《终结、开启,皆出吴门》等,重点从“文人精神演化史”角度进行阐述和写作,阐明书法给中国人的精神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窗口,维系着一个平衡、完整的精神世界。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目录

绪论 关于字、书与书法
**节 文字与书写
第二节 书写与工具
第三节 工具之魂——毛笔
第四节 书法的诞生
**位有图有真相的楷书大家
钟繇书法评述兼谈东汉末年书法状态
一、乱世与重臣
二、资源与书事
三、成就与影响
“书圣”何以为“圣”
王羲之书法评述
一、酝酿:诸体皆备的突变,晋室南迁的奇境
二、出炉:“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
三、发展:标准件与发挥
四、贵族门阀的身份与交游
五、帝王的推崇,书法成为教化
附:王羲之书法集评
敢为驰纵的性情中人
王献之书法评述
一、高洁的品格
二、“敢”字当头的个性
三、管窥风云评说
附:关于《中秋帖》真伪
“唐人尚法”吗
欧阳询的贡献与我们的误会
一、悲催还是幸运
二、为什么是欧阳询写《九成宫》
三、如何理解欧阳询“楷则”深处的匠心
四、我们的误会在哪里
客死越南的“有唐一代教化主”
褚遂良书法评述
一、客死越南的顾命大臣
二、书风演变:从欧虞遗风到崭新境界
三、《圣教序》的高妙与独特
四、枢纽地位——一代教化主
巨制丰碑耸然千古,雄秀独出力鼎二王
颜真卿的伟大人格及书法创造
一、忠肝义胆,正色立朝
二、如何成为经典
三、语言形式感分析
四、澎湃激荡的影响力
附:颜真卿《争座位帖》简析
华彩与绝唱
怀素、狂草及其他
一、生平还原
二、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
三、案头、书壁与公开表演
四、以“快”为核心的书法特征
五、《自叙帖》细览
六、怀素与张旭及其后继者
附一:评怀素书
附二:怀素上人草书歌集锦
附三:怀素书法集评
“我书意造本无法”
苏轼书法评述
一、浮朝沉野犹旷达
二、“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三、苏书形式感研究
附一:苏氏一门之书简评
附二:苏轼论书
附三:论苏轼书
“痛至骨”化作“琼琚词”
黄庭坚书法评述
一、艰辛宦海路,生硬人格骨
二、“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附一:黄庭坚论书
附二:论黄庭坚书
轻佻“何如”
米芾书法评述
一、直击:“轻佻”的表达
二、片段:生平与生活
三、轨迹:由唐人晋,自成一家
四、书风:复杂、偏促、爽利
五、米书形式感描述
六、书论:呵祖骂佛,以求自立
七、影响:学米者多,得米者少
附一:米芾论书
附二:论米芾书
褒贬不一的二王正宗守护者
赵孟頫书法评述
一、身世:宋亡仕元,终得圆满
二、书事:书画主业,皇室宠幸
三、书迹:楷列四体之一,碑楷圆熟至俗
四、影响:变唐宋体制,开一代衰风
附一:明清人评赵孟頫
附二: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解读
乱世文人的自我放逐
杨维桢书法评述
一、一个读书人,颓废之原
二、追求自然,摇撼正统
终结、开启,皆出吴门
祝允明、文征明书法评述
一、祝允明的颓放才情
二、文征明的严谨规整
附一:“二王”的“闪回”——略说王宠
附二:祝允明、文征明书论及后人评述
“畸谱”
徐渭书法评述
一、徐渭疯了吗
二、回望职业生涯
三、如何写字、写好字
附一:徐渭论书
附二:袁宏道《徐文长传》
道貌岸然
董其昌书法评述
一、作为高官的横征暴敛
二、疏淡为核心的书法特征
三、声名之大
附一:董其昌书论
附二:多受追捧的败笔恶札
悲壮身世,灿烂书事
黄道周、倪元璐书法评述
一、黄道周书法评述
二、倪元璐书法评述
附:黄道周书论
从庙堂到炼狱
王铎书法评述
一、乱世庸政,降清铸辱
二、怪力乱神,挣扎腾挪
三、后日史上,好书数行
复杂的世界
傅山书法评述
一、遗民的复杂心态
二、颜真卿的感召
三、“四宁四毋”
四、前身后事
两个八大山人,孰真
八大山人及其书法的评述
一、**个八大山人
二、第二个八大山人
三、谁是真的八大山人
四、非典型文人的禅境
五、取法乎上,书画互动
附: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
畸形繁华催生的“奇葩”
“扬州八怪”、郑板桥书法评述
一、“扬州八怪”的成立
二、其人其书
书法界的新阶级
邓石如书法评述
一、笈游道人
二、保持自立:完白山民
三、刻苦训练:铁砚山房主人
四、篆书:有生命感的书写
五、篆刻:主流外的一面大旗
附:邓石如书法集评
拓宽审美体验的集大成书家
何绍基的书法探索及其影响
一、时代、家学与朋友圈
二、考场、官场与职场
三、认知与实践
四、启发与检讨
五、不得不说的一点补充
碑学、帖学的混乱与澄清
康有为书法评述
一、“变法”以及“变书法”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广
展开全部

书者散也 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节选

绪论 关于字、书与书法 **节 文字与书写 一、文字的重量 文字是人类的创造。 表面上看,文字的产生,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需要,进一步看,是人类为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形成的能力。人类由于时空限制而产生的困境和与之较量的激情,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重力。他有话想说,却无法说给远方,也无法说给后人,于是,只能倾注于文字。 所以,文字是人类为了超越“当下”的制约而产生的工具,或者说,是人类想具有神的本领而发明的工具,因为有了文字,就有了永恒的可能性。所以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这样的精神自觉和精神表达,与舞蹈和音乐、歌唱不同,后者是欲望的表达,释放完毕以后人类安静了,除了表达之外,没有记录的功能;而文字,则是理性的表达,是独自的、内在的,它可以记录和传递,在传递到远方或者未来的时候,会引起思考和围观。 一般认识将文字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笔者更认为这是唯一的标志。有的人类群落会舞蹈歌唱,甚至会制作陶罐和青铜器,却没有文字,说明他们没有达到文明状态,因为信息有效传递的时空跨度远远不够。 所以,在书写文字的时候,就是对文字中所含文明力量的敬畏,对伟大时间力量的敬畏。这该是所有书写者面对文字的底层态度或日本能姿态。正如东汉蔡邕所说,“如对至尊”。 二、书画不同源 从上述角度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书画同源”是浅显草率的表述。 画,是人类对外界物象的“摄取”,而字,则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溢出”,一进一出,是其本质差别。有人说,*早的文字是画。不对。那是借助外界物象的形将其抽象和组合以表达自身之意。写字与绘画确实都借助了外来的“象”,但是人类在运用它们时,精神指向是不同的。 当然,如果执着地认为字与画都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所以书画同源,就把话说顶了,因为一切精神活动都同源。 大部分人说书画同源,可能是指中国书法和绘画都要借助于毛笔。但这叫书画同技、同具,不是同源。 三、望文生义 中国人书写文字的特殊性不是仅由书写导致,还有文字。 前面我们提到了“如对至尊”,谈到了文字的产生以及它所代表的内容。问题的核心是,只有中国文字保留和演化到今天,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显见的隔断,而其他古老文明的象征——文字,都已经早早远离了他们的生活,成为“化石”,创造和使用这些文字的祖先,也成为一代代远去的背影。换一句话说,汉字所承载的信息可能有变化,却没有消失,而其他文字所承载的信息均已消失在民族记忆中。 文字学中有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之分。自源文字是一个民族独创的文字体系,现有资料表明,所有自源文字均为象形文字,表达了人类文字起源的共同特征。借源文字则是借用其他文字体系而发展出的文字体系,比如日本文字,就是一种混杂了多种文字体系的文字,其中的汉字,语义接近,读音却不同,而一些草体汉字则演化为假名的纯粹拼音符号。其他文字,如拉丁文字,则是完全的字母文字,又称拼音文字,它只能表音而无法“望文生义”。所有的字母文字,都是借源文字,是由可以表意的象形文字蜕变转化而来。 这是从文字性质上所作的分析,中国人在书写汉字时,面对的是民族记忆,是一种显性的文化基因,而不仅仅是记录语音的符号。 下面从字形上加以分析。 “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竖如万岁枯藤”,这些都是古人对汉字笔画的联想性描述,正像蔡邕说的那样“纵横皆可象者”,这只是比较浅显的理解。更进一步,汉字的独特构造与其他自源文字体系一样,有着显而易见的构成逻辑。比如偏旁部首,比如独体象形字,组合体会意字,以及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汉字是可以“望文生义”的,因为它记录的是意而不是读音。而且,它的形态更像积木而不是线团,每个组件都是独立的,每个组件的内部构成也是独立的,由一笔一画组成,类似于建筑的结构。这样,与字母文字相比,它自然有着先后笔顺,完成各个组件才完成一个字,而不像字母文字那样,必须以一个方向不问断地书写下去。 这样的构字特征,决定了汉字书写的节奏感以及极大的表现场域,几乎可以呈现出无限多的风格。正是这种无限可能性与汉字写法的规定性之间的张力,拓展了游戏与抒情的空间,也就是有了更为宽广的审美可塑性。 P1-3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