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22.4(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44.8(9.0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603711
  • 条形码:9787522603711 ; 978-7-5226-037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激发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对于儿童来说,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使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发现、自我教育指南 有吸收力的心灵从婴儿一出生一直维持到大约六岁。在此期间,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接触联系,来吸取感觉、经验、印象、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记忆,是自然产生的。儿童有潜力去创造一切,但在此之前需要准备好很多事情去激发。 ★献给每位新生代父母*好的礼物 全球畅销70年,中文版经典纪念版,全新译作。面向所有父母、教师、教育管理者!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蒙台梭利家教经典!20世纪伟大的儿童教育经典!历久弥新 ★马尔克斯、比尔·盖茨、彼得·德鲁克、乔治·克鲁尼等各界知名人士,幼时都深受蒙氏教育影响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 蒙台梭利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她一生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在实践、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留下了多部儿童教育经典。多国设立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学校遍及多个国家,全球众多学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 ★封面兼具立体空间感与艺术视觉效果,高级且意义深远。 封面选取几何抽象派艺术大师作品进行组合,呈现出立体几何和未来主义风格,与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式教具及有助于孩子开发智力的立体几何空间呈现完美契合。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内容简介

20世纪伟大的儿童教育经典 激发孩子的生命力 刚出生时期,婴儿对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没有知识和记忆,没有任何主观概念,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成长。但长到一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懂了很多东西。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创造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该做的就是怎样延长他们自动吸收知识的时间。儿童与生俱来的“有吸收力的心灵”很好脆弱,需要正确的呵护,需要恰当的帮助,让它得到优选限度的发挥。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目录

第1章??重建世界的力量·001

第2章??教育的革新·007

第3章??有吸收力的心灵·015

第4章??成长的意义·027

第5章??生命的奇迹·033

第6章??生命的功能与意义·041

第7章??新生儿的精神活动·055

第8章??走向独立·071

第9章??生命的诞生·083

第10章??语言学习的机制·093

第11章??影响语言能力的障碍·107

第12章??不可或缺的运动能力·117

第13章??3岁是一道分界线·135

第14章??有准备的头脑·141

第15章??孩子的性格·151

第16章??专注力与占有欲·161

第17章??孩子的社会化发展·169

第18章??发现错误及改正错误·193

第19章??意志与服从·203

第20章??孩子的纪律性·215


展开全部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节选

重建世界的力量 孩子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这种力量能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而我们成人能做的,则是通过教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孩子的这种潜能。 创作这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记录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二是保护孩子的潜能。 世界纷争不断,如何才能重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呢?教育是*有力的途径。要想提高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并且让生存环境越来越美好,我们必须要依靠教育。 虽然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懂,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普遍更重视的是知识层面的传承和发展,而在更高的人文领域,比如如何减少战争和冲突,目前还未达到这种理想高度。而恰是这些在传承里被忽视了的东西,更能明显地促进社会进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那么,哪里可以找到重建新世界的力量呢?答案就是孩子!孩子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这种力量能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而我们成人能做的,则是通过教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孩子的这种潜能。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活动,一些心理学家甚至在婴儿刚出生几小时后就开始对他进行观察和研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指出:0—2岁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在这一阶段,婴儿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人格。 但是,对于一个什么都听不懂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婴儿来说,又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呢?只对他们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吗?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教育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孩子刚出生时,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自我成长所必须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不能使用传统的“你听我讲”之类的说教式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特殊的天赋,这为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指出了一条新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并没有重视和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和潜能。尽管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蕴藏的宝贵财富却一直被忽视了。 直到*近,人们才慢慢地发现了孩子的这种潜能。卡雷尔博士曾说过:“婴儿阶段的孩子具有非常珍贵的研究价值。人们应该对婴儿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挖掘。这个阶段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精神财富的可贵之处,这种财富比任何一种金银财宝都更珍贵。 对0—2岁婴儿的观察为我们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精神构建的初期,他们的精神生活与我们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研究显示,孩子具有天然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例如大家会发现,孩子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能够非常流利地说出父母说的语言。一个成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达到母语的程度,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却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 研究过孩子语言学习规律的人发现:语言学习的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高频词汇,孩子会按照时间阶段,按部就班地学习语言。他们如同勤劳的小蜜蜂,逐步掌握不同的语法结构和新鲜词汇,并适应其各种复杂变化。 但是,如果等到孩子长大后再让他们学习一门新语言,即使是由*权威、*优秀的语言学者来教他们,他们也不可能达到和说母语一样流利的水平。 由此可见,孩子天生具有一种精神力量,能非常有效地促进他们成长。这种力量的影响除了体现在语言学习上以外,也会体现在对外界其他人、事、物等的感知上。 在0—2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这种精神力量得到了*大限度的发挥,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他们不仅要适应生活环境,认识身边的人和事物,还会获得一些无形的财富,比如智慧、信仰、爱国情感等,这些无形且复杂的东西无法通过语言传授,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独有的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获得的。 到了3岁,孩子拥有了一定的人格基础,开始需要进入专门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也很特殊,他们在语言表达、观察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就是成了我们所说的“小大人”。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心理学家的认可,成人需要大概60年辛苦努力才能掌握的技能,孩子仅用3年的时间就能学会。 可是,孩子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学习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大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而在3岁之前,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可是他们的成长进程丝毫没有受影响。这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奇特之处。同时也说明,一个人的成长,*重要的是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直接的知识传递。 比如,在儿童之家,有些孩子的父母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是这些孩子在5岁之前就会写字了。当你问这些可爱的孩子:“是谁教你们写字的呢?”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没有人教我们啊。” 4岁半的孩子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往往还没开窍,但是已经会书写了,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一些媒体将这一奇怪的现象解释为“天生的文化获取力”。心理学家对此做过多次教育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孩子天生具有一种“吸收”的能力。如果这个结论成立,说明孩子的确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得文化知识。 那么,其他方面的学习又如何呢?通过各项教育实验可以得知,孩子吸收知识所花费的时间甚至比学会读写还要短,例如,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动植物、算数、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上述举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婴幼儿的学习是一个自然吸收的过程,他们不需要特别的教学,就可以从环境中直接吸收知识。这样一来,老师不应该拘泥于“说教”,而是应该营造适当的环境氛围,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发现。 近40年来,我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并且有了成果——人类个体的活动对于自身的发展影响重大。如果我们让孩子顺着天性发展,其精神就不会受到压迫,有可能*终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压制孩子的天性,他们就可能会精神低落,甚至导致其成长偏离正常轨道。因此,我认为,任何教育革新都要以人为本,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人类并不是进入学校以后才开始获取知识的,而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特别是0—3岁这一年龄段,接收的知识*多。这个特殊的阶段,也*需要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适时地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相信他们就能还我们一个奇迹。

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 她一生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反对过分干涉儿童,倡导为儿童设计专属环境,提出“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极具颠覆性的早教理念。在实践、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留下了多部儿童教育经典,包括《蒙台梭利发现孩子》《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等。 多国设立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学校遍及多个国家,全球众多学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尔·盖茨、彼得·德鲁克、乔治·克鲁尼等各界知名人士,幼时都深受蒙氏教育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