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作者:盛昭园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A5 页数: 104
中 图 价:¥21.9(7.3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20569
  • 条形码:9787030620569 ; 978-7-03-06205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发生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医古籍中对二十四节气发展的记载,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应起来,使人们的生长生活顺应自然并从中获益。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因此,人们的养生活动要顺应四季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本书从时令特征、药食调补、饮食禁忌、精神调摄、运动疗法等不同方面,指导人们如何顺应四时节气来进行养生活动,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总论 001
**章 春季节气 005
**节 立春 005
第二节 雨水 008
第三节 惊蛰 011
第四节 春分 015
第五节 清明 018
第六节 谷雨 021
第二章 夏季节气 025
**节 立夏 025
第二节 小满 029
第三节 芒种 033
第四节 夏至 036
第五节 小暑 039
第六节 大暑 043
第三章 秋季节气 048
**节 立秋 048
第二节 处暑 052
第三节 白露 056
第四节 秋分 060
第五节 寒露 064
第六节 霜降 067
第四章 冬季节气 071
**节 立冬 071
第二节 小雪 074
第三节 大雪 076
第四节 冬至 079
第五节 小寒 083
第六节 大寒 086
结语 091
参考文献 093
主编简介 094
展开全部

教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养生 节选

总论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基本确立,其名称首见于《淮南子 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由于其客观反映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形成于四季分明的黄河流域,对农耕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保养生命健康的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订立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光照,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必须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因此反映太阳运行情况的二十四节气应运而生。中国农历同时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来制订,是一种合历,加入二十四节气后能较好地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变化。 从万物初始的春天开始,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立春到大暑的上半年十二个节气中,阳气从立春开始慢慢生发,天气越来越温暖,一直到大暑这个*热的节气,阳气发展到了鼎盛的极点。此后盛极而衰的转折点立秋如期而至,从立秋开始的丝丝凉意到小寒、大寒的冰冷,在这下半年的十二个节气中,阴气从生到盛极而衰。而在这全年的过程中,阴阳之气如果协调疏达,则气候风调雨顺,人们身体康健;若阴阳之气乖戾,则灾害频生,民众多疾苦,甚则瘟疫流行。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和自转有关。地球每一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一天自转一圈。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分别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在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表1)。 表1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同时,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全面反映了季节、温度、天气现象、物候现象的变化。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自然界气候的悄然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这样描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们在观察自然中得出应谨慎地饮食起居、增减衣物来保养身体。正如《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表达的那样,春三月,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顺应春气养生之道,如果违反了则会伤肝,夏天为寒变;夏三月,应该夜卧早起,以顺应养长之道,违反了则会伤心;秋三月,应该早卧早起,以便顺应秋天养收之道;冬三月,应该早卧晚起,顺应冬天养藏之道。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了水汽升腾凝结降落的自然现象,正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上的水汽蒸发上升则形成云,天上的云下降就成了雨。雨水丰沛则五谷丰登,人们得到水谷的滋养,则身强体壮。在节气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如“三伏”“数九”等规律。 “三伏”,是指把一年内*热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三伏天是阳气*为旺盛的时期,从入伏**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高、天气*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学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三伏贴治疗和冬病夏治正是人们利用自然界阴阳消长属性制订的治疗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九”是指一年中较冷到*冷又回暖的一段时间,把这一段时间按九天一个时段,分为九段,顺序称为一九、二九、三九 八九、九九,共计八十一天,即所谓的“数九寒天”。中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道是“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而数九寒天中的冬季滋补,也指导了人们顺应自然界潜藏的力量来强身健体。 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万物在每一个节气点上都缓慢地发生着变化,温度在转变,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流转衍化,与此同时植物和动物也在悄悄地生长壮老已,人体也随着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而生长壮老已。在与自然界相处的过程中,前人这些传承千年的宝贵经验不应该被遗忘,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之性来保养生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我们将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知识相结合,分享给读者顺应自然之道的养生智慧,愿与读者们一起,在一次次的花开花落、一年年的春华秋实中认知自然,感悟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与古人一同享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 **章 春季节气 **节 立春 由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太阳到达黄经315°之时节,为每年阳历的2月3日或4日。 “立”是“开始”的意思。民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立春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为农业大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立春既为节气之首,也是重大的节日。《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均于立春日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之后逐渐各州、各县均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常见前由鼓乐仪仗作导引,中为州、县长官率领僚属着官衣,后跟农民执农具;至城东郊,迎接事先制作好的春牛1①,对之行叩首礼、斟酒、酹地后,将之迎回城内。现今部分农村仍保留着部分“迎春”风俗。立春日,村中长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抽打春牛三下,以示一年农事之始;妇女们抱幼儿绕春牛转三圈,以求消除疾病;后众村民将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于各自田头,寓意农事兴旺。此外民间在立春日有吃萝卜、姜、葱、面饼的习俗,谓之“咬春”,寓意时年顺利。 气候特点 立春,或在农历腊月,或在农历正月。辛弃疾《汉宫春 立春日》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气候学以连续五日平均气温稳定于10℃以上的开始日作为春季的开始,故我国立春节气时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部分地区。 《逸周书 时训解》云:“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东方五行属木,木者火之母也,立春之后**个“五日”,气温渐升,大地开始解冻;蛰者藏也,振者动也,立春之后第二个“五日”,东风送暖,冬季蛰居密藏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活动;陟者升也,盛寒时节鱼当伏于水底而暖,立春之后第三个“五日”,阳气至,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鱼感温遂上升而近冰,形似负冰而游。 立春节气过后全国各地开始进入“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之时,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水开始趋于增多,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但立春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此时全国各地温度差距较大,华南部分地区已正式进入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季,但华东中原地域大多处于冬春交替之时,气温波动较大,仍可见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之景,而黄河以北尚为冰天雪地之冬季,因此农耕活动当充分考虑到各地不同之气候特点,顺时而为。 人体特点 民俗有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正值冬春更迭之际,其后十五日,气温起伏较大,乍寒乍暖;但人体适应天时,气机生发,腠理①开始变得疏松,相比较冬日而言,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初春时节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不宜立即去除棉服,不可骤减,当谨防“倒春寒”侵扰,尤其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及体弱之人而言,换装尤宜审慎,应适当“春捂”,切勿汗出当风,应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主张初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清代曹廷栋《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