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508122
  • 条形码:9787522508122 ; 978-7-5225-081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贵州工作时几乎必讲文化旅游,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推动贵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书记指出,贵州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增强人文感召力,传承红色基因,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对贵州文化旅游的亲切关怀、殷切期待,增强信心、改革创新,一以贯之抓落实、一门心思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开创贵州文化旅游发展新篇章。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内容简介

本书为贵州文化旅游类书籍,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激活 文旅新商业”“振兴 城村新动能”“黔景 消费新场景”“守艺 传承新表达”“融合 数字新基建”。本书将案例与分析相结合,让人们更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贵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脉络,富有实践价值。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目录


激活 文旅新商业

吉他奏出发展*强音

——正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003

从一片荒土到万象更新的时代裂变

——大方县顺德广场引领文旅融合商业新模式007

图书馆“玩”出新花样

——黔南州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制建设案例011

重走红军小道,汲取信仰力量

——四渡赤水培训学院红军体验小道典型案例015

借文产发展春风,助文创“花朵”盛放

——贵阳花朵空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发展案例019

传承三线文化,引领文旅产业聚群发展

——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发展实例026

黔货出山,“一码”当先

——“一码贵州”电商平台案例030

平台的平台,通道的通道

——“多彩宝”探索“数字+”新平台经济模式035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贵州星空影业有限公司发展案例039

振兴 城村新动能

“四创四融”新模式,激活一池春水

——乌当偏坡乡乡村振兴案例047

公共文化+乡村旅游“1+1>2”

——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旅融合创新案例052

新文化植入,新业态引入,新村民进入

——阿歪寨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赢新生056

“四赢”铸就明星工程,“五心”筑牢民心根本

——贞丰“土布小镇”助力易地搬迁真脱贫061

实施“公司+易地搬迁扶贫工坊+搬迁户”联结培训,实行“一人一工坊”居家就业双模式

——松桃苗绣促进区域减贫成效案例066

“农业”+“文化”+“旅游”+“扶贫”

——锦屏县隆里古城景区发展案例070

乡村旅游助力扶贫,诗意栖居富民振兴

——开阳“水东乡舍”特色乡村民宿案例074

以“花”之名,重塑农文旅特色小镇

——乌当区羊昌·花画小镇发展案例078

巧借朱砂文化根魂,擦亮“千年丹都”名片

——朱砂古镇助力万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082

黔景 消费新场景

“互联网+”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畅游贵州全域智慧文旅平台”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089

赋能:大数据驱动行业市场裂变

——贵州黄果树智慧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案例093

“六个建设”推进文旅融合

——西秀区旧州镇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探寻097

以文促旅兴产业,以旅彰文塑内涵

——织金平远古镇文旅融合赋能经济发展101

“互联网+”与全方位整合资源

——盘州“一站式智慧旅游服务”案例106

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山地文化旅游胜地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永宁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经验110

构建文旅数字生态系统,引领数字文旅商业新模式

——黔西南“小桔子”数字文旅生态系统平台案例114

梦回乡村:感受诗意栖居,寻找故园乡愁

——黄果树“匠庐·村晓”高端度假酒店助推文旅融合纪实118

守艺 传承新表达

千亿银产业航母是这样炼成的

——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发展的探路125

守正创新,呈现新时代贵州之美

——《我在贵州等你》旅游节目成功解密130

创新打造活动品牌,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非遗周末聚”文旅融合案例解析134

入黔必看苗族古村落实景演出

——《西江盛典》创作始末139

老手艺辟新路

——丹寨贵州省苗族银饰非遗传承产业基地发展案例143

传承非遗文化“魂”,创新进取时代“范”

——大方漆器改良传统手艺铸就时代新辉煌147

让非遗文化成为乡村旅游新名片

——新堡国家级非遗土纸技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案例151

传承历史文脉,创新文化传播

——历史人物剧《丁宝桢》探寻IP产业化发展路径155

加强数字化保护,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铜仁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传承案例161

融合 数字新基建

媒体融合“多彩云”飞扬

——“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打造智慧融媒样板生态171

文化资源助推文旅融合

——以贵州出版集团2020年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PDCC文旅融合项目”为例175

吹响媒体深度融合号角,打造贵州新闻传播“云”航母

——天眼新闻融媒体集群建设及运营179

打造“多元传播”联动新格局

——贵州首个融媒体云上编辑部组建案例183

为全国“智慧广电”探索新经验,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实践187

以科技赋能,为版权产业发展配置加速器

——CCDI版权云发展案例192

助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CCDI数字内容超算中心建设探索195

出版有“数”

——贵州出版集团“大数据出版”案例198

推动文化大数据与传媒业务深度融合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天眼云”案例201

开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规模化建设新篇章

——贵广网络文化大数据红色文化专网案例204


展开全部

贵州文化旅游改革发展案例.2019-2020 节选

吉他奏出发展*强音 ——正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案例概述】 正安县,是贵州省委确定的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建设城市,是贵州襟连重庆的前沿,是“黔北渝南精品文化旅游长廊”旅游资源*为富集的黄金地带。 除了千顷茶园、万亩草场、天楼云海、桃花源记等网红打卡点,正安县还是全球*大的吉他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吉他之都”的美誉。 吉他不仅帮正安奏出发展*强音,还助当地探索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案例分享】 近年来,正安县抢抓省委宣传部帮扶正安的机遇,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发掘地域文化内涵,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企业建基地、围绕文化谋发展,全力建设国际吉他文化产业园。同时,充分发掘运用并激发,利用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为主体的文化人才队伍优势,推动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立足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 正安县以吉他制造业为基础,抢抓市场机遇,全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开创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经营模式。 (一)“合作代工”模式。以神曲乐器制造公司为代表,这类企业主打品牌代工生产。世界十大知名品牌中有六大品牌在此生产,如日本“依班娜”、巴西“塔吉玛”、美国“芬达”等。 (二)“自主产销”模式。以塞维尼亚公司、融合音源公司为代表,这类企业生产中高端吉他,并通过明星代言、参展等方式,不断推广其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 (三)“实体+电商”模式。以贝加尔乐器公司为代表,这类企业通过组建电子商务运营团队,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了吉他产品产量、销量双提升。仅2019年“双十一”,网络销售额就达到了763.52万元,居全国电商扶贫100个国家级贫困县第13位。 (四)“抱团发展”模式。以正安吉他实业公司为代表,这类企业抢抓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力争尽快实现全国首家吉他企业上市。 (五)“吉他+文化”模式。以律动乐器公司、谦梦乐器公司为代表,这类企业成立吉他品牌推广中心,对正安吉他自主品牌进行全方位策划和包装;通过适时组织赛事、培训及演出活动等,致力将正安建成吉他教育人才培训基地。 做响吉他品牌,发展吉他文化 正安县围绕品牌建设,统筹多方资源,推进吉他“文化+”战略。 (一)打造园区品牌和旅游品牌。制定出台《做大做强吉他产业的实施意见》,举全县之力实施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战略,将正安建成全球*集中的吉他制造基地,把“正安·国际吉他园”建成“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吉他产业园区。夯实吉他旅游基础设施,按照创建高A级旅游景区做好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旅游发展策划,立足吉他工业基础,做活“工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大文章,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国际吉他园、吉他文化创意旅游园、吉他风情街区等一大批吉他主题文旅项目,通过随处可见的吉他元素和符号,为正安旅游融入*炫吉他风。 (二)通过产品品牌不断丰富吉他文化内涵。加大吉他自主品牌研发力度,组织开展正安吉他驰名商标培育和申报工作,力争培育1~3个正安吉他的自主高端品牌。积极与贵州省吉他学会联合实施了正安吉他人才三年培养计划,计划三年培训吉他骨干师资117名;全县46间学校成立了吉他音乐社团,开办了9个社会吉他兴趣班,还将吉他纳入学校音乐课程内容。 (三)打造活动品牌。组织开展演艺大赛、吉他音乐节等活动,努力打造“正安国际吉他文化艺术节”活动品牌。先后举办了著名吉他艺术家莫勒正安专场音乐会、纪念正安300娘子军南下广东30周年吉他演唱会、正安县首届吉他文化推广公益演唱会,组织了吉他街头演奏等活动,吉他文化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 拓展文化空间,深化融合发展 抢抓省委宣传部挂帮机遇,用好宣传文化系统资源,拓展文化空间,深化融合发展。 (一)以吉他为载体,重点打造一部电视连续剧、一部电影、一台音乐剧、一首歌曲等系列文艺作品,其中电视剧《吉他兄弟》先后在央视8套和1套开启双台联播模式,首播后创出6400万+阅读、11万+讨论,收视率持续领先,微博和知乎话题刷屏的佳绩。 (二)借力平台宣传,使正安吉他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屏、广州小蛮腰,精心制作并全球推介外宣片《正安家书》,助力地域标签和品牌形象走出国门迈向全球。 (三)开创“明星+电影+电商”模式,借力央视电影频道“星光行动”专场推介正安吉他产业脱贫攻坚事迹,携手著名演员姚晨作为代言人助力正安系列产品入驻京东“明星馆”。 (四)借助中央省市媒体深度开展舆论扶贫,在省委的帮助下,先后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凤凰卫视、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内媒体,围绕正安人文、风景、特产、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进行大量宣传报道并拍摄视频素材,凝聚起蓬勃奋斗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将宣传资源转化为营销手段、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当前,正在筹划举办“中国正安吉他音乐节”活动,拟通过网络邀约,召集国内外吉他爱好者、专业演艺人员、专家团队等聚焦正安、聚集正安,把文化产业从单一的吉他乐器制造和观光旅游朝着演艺、研学、休闲等吉他文化方向延伸拓展,让正安文化旅游更具参与性、更有生命力,*终将正安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吉他之都、音乐之城。 从一片荒土到万象更新的时代裂变 ——大方县顺德广场引领文旅融合商业新模式 【案例概述】 大方顺德广场是融合文化旅游大环境、古城彝族建筑形态以及现代商业运营的一站式现代商业中心。项目定位中高端,是集文化展示、旅游配套、城市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方城市商业名片。项目从无到有,实现了当地从一片荒土到万象更新的完美蜕变。 【案例分享】 “憧憬”:“城市会客厅”未来可期 大方县地处川、滇、黔交汇的三角地带,被誉为黔西北的“旱码头”,顺德广场文旅小镇位于大方县中部。 从交通区位上来看,大方县城距毕节飞雄机场约20公里,目前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二十多座城市航线;杭瑞高速、黔大高速及广成线在大方交汇,分散通往毕节、成都、遵义、黔西、贵阳等方向,交通路网的丰富和升级为大方县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使百里杜鹃、古彝文化、贵州宣慰府、奢香墓等文化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优势得以发挥,带动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随着成贵高铁大方站的开通,大方与黔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2~6小时城际生活圈,有利于大方吸纳和接收发展较快城市、地区的资源和经验,进一步推动大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018年,大方顺利完成脱贫摘帽,进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时期,旅游产业无疑是重要支撑,古彝文化、贵州宣慰府、九洞天、奢香夫人博物馆等旅游基因正熠熠生辉。但就目前而言,大方旅游景点的开发推广仍以百里杜鹃为核心,区域内旅游资源集群优势还未得到发挥,且旅游配套服务也亟待完善,后续保持稳健增长取决于各旅游景点的集成式开发,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在拓展新客源的同时,吸引老客回流。在此前提下,作为毕节地区旅游中转枢纽的大方县,亟须打造一个“城市会客厅”和“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慕俄格古城顺德广场综合体项目,集旅游服务功能及商业城市配套功能为一体,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