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作者:张小玉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1.3(5.3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328085
  • 条形码:9787571328085 ; 978-7-5713-2808-5
  • 装帧:128g哑粉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本书特色

金灿灿、黄澄澄、艺术气息满满的《向日葵》是出现在各类艺术场合的常客,事实上,梵高笔下那土黄土黄、又土又黄,一看就接地气的土豆,也有着深刻的意义——这位大画家把目光聚焦在餐桌上,用他的画笔反映了当时欧洲普通人的生活。同样的,一代长卷、绝世佳作《清明上河图》也是北宋时期中国普通人生活的缩影,里面不但有外卖小哥出没于饭店取餐,还能看到当时流行的瓦舍演出,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生活的乐趣。事实上,每幅画作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我们这本书就通过这样的解读,让读者从“人生”“物语”“习俗”三个维度了解不同时期中西方人们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说,“从具象的画面中观察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想象他们的对话和心理。于是,那些过去的人就都动起来了,那些凝固的生活画面也都活过来了”。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你更多有意思的体验。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内容简介

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名画都反映了作品诞生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景。本书从中外名画出发,讲解名画背后有关人们生活的各种故事。从总体来看,本书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讲“人生”,包括“生当作人杰”“男人的香气”“贵妇之争,还是贵妇之累”“作戏金丝雀”四章,对比了东西方人们日常生活;二是讲“物语”,包括“品质品的傲慢与偏见”“洋货的魅力”两章,讲解了人们对待高阶产品、外来文化的态度;三是讲“习俗”,包括“春节驱邪考”“江户一日闲”两章,分别讲解了中国春节贺岁传统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分析了因传统观念不同而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目录

生当作人杰?

——生而为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饮食篇:果腹之食

○ 凡·高《吃土豆的人》

○ 土豆:食物的鄙视链

○ 荷兰土豆文化:现实主义之光

○ 凡·高与“土豆农”

娱乐篇:闲适之乐

○ 北宋外卖小哥

○ 平民娱乐指南:看演出

○ 为何瓦舍演出在宋代盛行?

男人的香气

——弥漫在东西方男人身上的香各是什么味道?

饮食篇:宴会上的香

○ 香料,来自东方的奢侈品

○ 有圣洁之气的香料

○ 香料,欲望之物

娱乐篇:席间一缕香

○ 古人香

○ 焚香、祭祀与辟邪

○ 焚香,养生之举

○ 焚香,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化

贵妇之争,还是贵妇之累?

——有钱有闲的女人,能玩出什么花样?

饮食篇:茶歇之争

○ 不吃茶?浑身难受

○ 贵妇们,战斗吧!

○ 为什么是茶?

娱乐篇:才女之争

○ “蓝袜”女

○ 才女的无奈

做戏金丝雀

——西方“茶花女”们的人生是喜是悲?

饮食篇:喝酒,卖酒

○ 女人与酒

○ 嗨,喝酒吗?

娱乐篇:歌舞升平

○ 来呀,造作呀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奢侈品的“傲慢与偏见”

——我们对那些追求“奢侈”的女子的误解

饮食篇:奢侈地吃吃吃!

○ 一场宴会,有多奢侈?

○ 你犯了奢侈罪!

娱乐篇:奢侈地买买买!

○ 明代妇女的“雅好”与“俗好”

○ 为什么明代女人爱买奢侈品?

洋货的魅力

——几百年前的欧美刮过的“中国风”

饮食篇:美国人吃中餐

○《杂碎》

○ 炒杂碎

○ “网红”餐厅

○ 紫砂壶

○ 为何爱紫砂?

娱乐篇:法国人迷中国风

○ 路易十四与康熙帝

○ 风靡全法的“中国风”

○ 中国风流行的历史缘由

春节驱邪考

——古代中国人有哪些神秘有趣的贺岁仪式?

饮食篇: 饮屠苏酒小考

○ 为何除夕要饮屠苏酒?

娱乐篇:童嬉!

○ 傩戏小考

○ 傩戏:中国孩子的“万圣”狂欢

江户一日闲

——如何一日看尽江户人的喜怒哀乐?

饮食篇:日式食物美学

○ 食量少:洗练之美

○ 饮食精:极致之美

○ 食原味:朴素之美

○ 食随四季:时序之美

娱乐篇:歌舞伎演出与花火大会

○ 看场歌舞伎

○ 女形

○ 花火大会

○ 夏季物语诗

○ 去烟火气

后记


展开全部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节选

这是小玉第三本写艺术的书。前两本,更像是传统的艺术评论,从技法到美学,从艺术品到艺术史。但这一本,已经开始运用一种陌生化手法,将名画放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去书写了。但这种历史又无关宏大的视角,而是继续沿用作者擅长的“烟火气”视角,把名画背后涉及到的故事抽丝剥茧合盘托出。看起来是在说画,但已经关注到了人和大时代。让人欣慰的是,小玉在这本书中不止照顾到了西方绘画作品,还涉猎了中国画与日本绘画,这就让小小一本书浓缩了一个大世界的人和事儿。虽然并非面面俱到,但每个主题都非常抓人,短句式的题目带着一丝淡而隽永的气质,引入了一种哲学式思考。每篇的内容都是结合着绘画作品的具体细节,引出关于荷兰与中国平民、巴黎风俗业女子、英国和罗马贵妇、日本歌舞伎等众多人群的喜乐故事。随意挑出一篇读完,就是一个酣畅淋漓的故事,不必勾连。其中女性的题材有更多涉猎,这也是作者女性身份的一种侧重思考吧。人和物浓缩成画,他们的生活也就有了诗意。整本书带着一种新的艺术和历史写作方式,贡献了一种新知,这也是当代青年作家理解艺术和历史的新气象吧。 ——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 刘金柱 让艺术回到人间。这是一本从社会文本透视中外艺术史的佳作,通过经典作品衣食住行的细节分析,给出了何种人类生活方式被艺术家关注到的理由。全书语气非常轻松,但是对艺术表达方式拥有一种独特深刻的洞察力。 ——北大社会学博士 纪录片《屈原》、电影《清风万里》导演 周翼虎 对于我这种理工科直男来说,“艺术”“名画”这种词属于看到一眼就马上劝退的,所以当我看到小玉同学的这本书书名时,满脑子都在漂着几个字“你不配看”“你不配看”。我鼓足勇气翻开了书,梵高的那副《吃土豆的人》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特别是配上小玉特别有生活气息的文字,让我不用去仰视那些名画,而是去平视它们,体会画作背后的故事。 这本书在我在书架上,被我果断的放到了“育儿工具书”里,为啥是工具书呢?因为以前我总是认真的跟我 12 岁的女儿说“你要加强艺术修养”,她总会怼我一句“你也就知道《清明上河图》吧”。而现在看完小玉的书,我就迫不及待的跟她说:“来来来,你猜猜这幅土豆是谁画的?” 当然,这本书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太短了,居然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太不过瘾了。 ——得到 App 联合创始人 快刀青衣 本书遴选东西方名画名作,以画面故事为基点,延伸了很多知识点。作者行文简洁,视野开阔,阅读此书,犹如在分享一场艺术的盛筵! ——今日美术馆图书出版总监 赵小平 艺术是什么?可以是美术馆里的收藏品,也可以是平凡人的日常起居;可以是教科书里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张小玉的新书又一次让我看到了艺术迷人的样子。 ——艺术杂志《布林客BLINK》主编 苏也 这本书很有意思,语言很平易,也很幽默,却在这种流畅的叙述中能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很多画作我们光看名儿就能在眼前闪现出它的影像来,甚至很多细节我们也了解,但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还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作者总有奇妙的角度来解析画作,这大概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 ——读者 可可 张小玉上一套书我就很喜欢,这本书延续了她自己的风格。行文简洁不啰嗦,但是该说到的点一个也不少。这本书是可以让人浸入式阅读的,从头到尾一直看完都不会觉得累,看完觉得那些趣味都刻在脑海里了,而不是看过即忘。比如原本我并不觉得梵高画的土豆有多么高深,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土豆也土得那么可爱。 ——艺术图书爱好者 小妍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作者简介

张小玉,原名朱宇聪,艺术硕士,作家,高校教师,青年学者,艺术收藏家。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特邀讲解。知乎、抖音、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作者,得到人文艺术专家团成员。著有《名画中的彩蛋》《艺术笔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