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润物之道

润物之道

作者:慕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556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润物之道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71156
  • 条形码:9787108071156 ; 978-7-108-0711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润物之道 本书特色

作为一部研究中国舞蹈创作思潮的专著,《润物之道》不仅条理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潮史,同时建构了“文化力”与中国舞蹈思潮关联研究的立论基础与原理框架。

润物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当代中国舞蹈思潮嬗变与规律,在于阐释并展望中国舞蹈发展的内外逻辑,拓展舞蹈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思维,探讨中国舞蹈如何才能跻身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在国内外产生积极的文化力。这既是一本适合于高等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舞蹈史论教材,也是一本社会科学理论的学术著作,希望能带给舞蹈学、艺术学、文化学读者一种全新的舞蹈文化理念,并对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实践和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润物之道 目录

自序 舞蹈创作中当代形象的“文化力”

导论

**节 研究的学术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章 “五四”启蒙主义思潮与中国舞蹈创作

**节 “五四”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肇始

第二节 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启蒙意义

第三节 舞蹈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与“五四”启蒙主义思潮

第二章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中国舞蹈创作

**节 新启蒙主义在舞蹈界的构成形态和范围

第二节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方法

第三节 创作主体新启蒙的过程

第四节 舞蹈文化思维力与改革开放新启蒙主义思潮

第三章 革命现实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革命现实主义的实质是革命古典主义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与“左翼”舞蹈创作的阶段性

第三节 “十七年”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实践

第四节 “文革”时期文艺思潮与革命现代舞剧样板戏

第五节 舞蹈文化凝聚力和极左破坏力与革命现实主义思潮

第四章 新现实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新现实主义思潮的实质是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方法

第三节 新现实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人

第四节 舞蹈文化和谐力与新现实主义思潮

第五章 民族国家意识下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国家”

第二节 战争时期个体创作实践: 民族主义舞蹈

第三节 新中国的民族舞蹈创作:“合”与“和”

第四节 舞蹈文化和合力与民族主义思潮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全球化”时代中国舞台民间舞创作的话语立场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古典舞创作: 古舞重建与古舞新韵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芭蕾舞创作

第四节 舞蹈文化安全力与民族主义思潮

第七章 商品逻辑:通俗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通俗舞蹈创作思潮: 遵循或迷失于商品逻辑的舞蹈

第二节 遭遇市场逻辑的舞蹈创作与演出

第三节 舞蹈文化生产力与通俗文艺思潮

第八章 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战争时期个体象征写实舞蹈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及对舞蹈界影响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方法

第四节 舞蹈文化思维力与现代主义思潮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节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及对舞蹈界影响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后现代主义者: 游移的身体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中国新生代舞蹈创作类型———舞蹈·身体·剧场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方法

第五节 舞蹈文化思维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结语 身份认同 “文化力”与中国舞蹈创作思潮

**节 中国舞蹈创作生态变迁

第二节 “当代舞”的国际语境与中国语境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舞蹈创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润物之道 作者简介

慕羽,博士,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首届国家公派留美访问学者、杜克大学美国舞蹈节艺术新闻学院舞蹈批评项目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委员会会员、美国舞蹈学协会会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013)、入围“中国z具影响力人文社科青年学者”(2015)、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西方舞蹈史”主讲教师(2020)。主要研究领域:舞蹈理论与批评,音乐剧艺术与产业。代表专著包括《中国舞蹈批评》、《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剧艺术与产业》、《音乐剧与舞蹈》、《亦文亦舞 舞在当下》、《爱上纽约 世界舞台——纽约表演艺术之旅》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舞蹈学科编委、外国舞蹈分支副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