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系统理论与方法

系统理论与方法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26cm 页数: 320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系统理论与方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659305
  • 条形码:9787560659305 ; 978-7-5606-593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系统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系统理论的基础知识、系统建模与模型化的基本技术以及系统分析、评价、决策的常用方法, 其中, 系统研究方法部分重点介绍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理想点法、主成分分析法、群体决策等众多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系统理论与系统思维的实践应用。“理论一模型一方法”的组织形式很好地展示了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体系。

系统理论与方法 目录

第1章 系统的概述 1 1.1 系统的定义 1 1.1.1 系统概念的形成 1 1.1.2 系统的结构 7 1.1.3 系统的功能 14 1.1.4 系统的功效 15 1.1.5 系统的环境 17 1.1.6 系统的分类 18 1.2 系统的性质 20 1.2.1 系统的共性 20 1.2.2 系统的特性 21 课后习题 23 参考文献23 第2章 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 24 2.1 系统理论及案例 24 2.2 霍尔方法论 26 2.2.1 时间维度 26 2.2.2 逻辑维度 27 2.2.3 知识维度31 2.3 切克兰德方法论 32 2.3.1 软系统方法论的轮廓 32 2.3.2 软系统方法论的特点 33 2.4 综合集成方法论 34 2.4.1 综合集成方法论的产生 34 2.4.2 综合集成方法论的步骤 34 2.5 WSR方法论 35 2.5.1 WSR系统方法的内容及工作程序 36 2.5.1 应用WSR的案例分析39 课后习题 41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 43 3.1 系统模型概述 43 3.1.1 系统模型的定义 43 3.1.2 模型的特征 43 3.1.3 模型的分类 44 3.1.4 模型的作用和局限性 45 3.2 系统分析概述 45 3.2.1 系统分析的定义45 3.2.2 系统分析的构成要素46 3.2.3 系统分析的原则与程序48 3.3 系统目标分析49 3.3.1 系统目标的分类50 3.3.2 目标集的确定50 3.3.3 目标冲突和利害冲突 51 3.4 系统结构分析 52 3.4.1 系统结构分析的基本思想 52 3.4.2 系统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52 3.4.3 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53 3.5 系统结构模型 55 3.5.1 系统结构模型概述 55 3.5.2 递阶结构模型的建立 60 3.5.3 结构模型化技术64 3.5.4 系统结构模型缺陷与系统工程研究新方法 68 课后习题 70 参考文献 71 第4章 系统动力学方法 72 4.1 系统动力学基本知识 72 4.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72 4.1.2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73 4.1.3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73 4.1.4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74 4.2 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 75 4.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75 4.2.2 动态问题与反馈观点 76 4.2.3 系统动力学的结构模式 77 4.2.4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77 4.3 Vensim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79 4.3.1 动态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结构 79 4.3.2 Vensim建模步骤 80 4.3.3 Vensim软件绘制存量流量图 80 4.3.4 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回路图 81 4.3.5 一阶与二阶系统的Vensim软件实现84 4.4 Vensim软件案例应用 90 课后习题 96 参考文献 97 第5章 灰色系统 98 5.1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 98 5.1.1 灰色关联因素和关联算子集 99 5.1.2 灰色关联公理与灰色关联度 100 5.1.3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举例 106 5.2 灰色系统预测 107 5.3 灰色系统模型108 5.3.1 GM(1,1)模型 108 5.3.2 残差GM(1,1)模型 110 课后习题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6章 模糊分析方法 115 6.1 模糊概述 115 6.1.1 模糊理论基本概念 116 6.1.2 模糊理论的应用 116 6.2 模糊集合知识 116 6.3 模糊综合评判 119 6.4 模式识别 124 6.5 模糊聚类分析 125 6.5.1 数据预处理 125 6.5.2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 126 6.5.3 模糊*大支撑树聚类方法 129 6.5.4 *佳阈值的确定 131 课后习题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7章 系统评价理论 134 7.1 系统评价概述 134 7.1.1 系统评价的定义 134 7.1.2 系统评价的类型 135 7.1.3 系统评价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136 7.1.4 系统评价的原则 137 7.1.5 系统评价的步骤 137 7.2 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139 7.2.1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39 7.2.2 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 140 7.2.3 指标权重计算 142 7.3 系统评价方法 145 7.3.1 关联矩阵法 146 7.3.2 PATTERN法 150 课后习题 152 参考文献 154 第8章 层次分析法 155 8.1 层次分析法概述155 8.1.1 多级递阶结构 155 8.1.2 判断矩阵 156 8.1.3 权重及特征值λmax的计算 157 8.1.4 一致性检验 159 8.1.5 综合重要度的计算 160 8.1.6 举例 160 8.2 模糊AHP164 8.2.1 三角模糊数164 8.2.2 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165 8.2.3 举例166 课后习题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9章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169 9.1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 169 9.1.1 决策单元 169 9.1.2 生产可能集 170 9.1.3 生产函数与规模收益 170 9.1.4 输入与输出的可处理性 171 9.2 数据包络分析的类型 173 9.2.1 C2R模型 173 9.2.2 C2GS2模型 178 9.3 DEA方法应用的一般步骤 181 9.3.1 明确评价目的 181 9.3.2 建模与计算 181 9.3.3 结果分析 184 课后习题 184 参考文献 185 第10章 主成分分析法 186 10.1 PCA概述 186 10.2 PCA的基本原理 186 10.2.1 PCA的数学模型187 10.2.2 PCA的几何解释187 10.3 PCA的计算步骤 188 10.4 PCA在SPSS中的操作 191 课后习题 199 参考文献 200 第11章 理想点法 201 11.1 经典理想点法 201 11.1.1 基本原理 201 11.1.2 TOPSIS法计算步骤 202 11.1.3 应用实例 202 11.2 改进的TOPSIS法 206 11.2.1 改进TOPSIS法的步骤 206 11.2.2 实例分析 208 11.3 关于TOPSIS法的逆序问题 209 11.3.1 逆序产生的原因 209 11.3.2 逆序消除的方法 210 11.4 TOPSIS综合案例211 11.4.1 某公司的PCB电路板采购项目211 11.4.2 基于FAHP法的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211 11.4.3 基于FTOPSIS法的供应商排序215 课后习题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12章 系统可靠性评价 221 12.1 可靠性概论 221 12.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21 12.1.2 可靠性的特征量 222 12.2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25 12.2.1 串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225 12.2.2 表决系统和旁联系统 230 12.3 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31 12.3.1 预防性维修及维修周期231 12.3.2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可靠性分析 233 课后习题 237 参考文献 238 第13章 系统决策理论 239 13.1 系统决策概念 239 13.1.1 系统决策的概念 239 13.1.2 决策问题的描述 239 13.1.3 系统决策的分类 241 13.2 决策要素及原则 242 13.2.1 决策要素 242 13.2.2 决策原则 243 13.3 决策程序 243 13.4 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 245 13.4.1 确定型决策 245 13.4.2 不确定型决策 245 13.4.3 风险型决策 247 13.5 信息的价值 250 13.5.1 完全信息的价值 250 13.5.2 不完全信息的价值 251 13.6 对策分析 252 13.6.1 对策的要素 253 13.6.2 对策的分类 254 13.6.3 矩阵对策 254 13.7 决策的影响因素 259 课后习题 261 参考文献 262 第14章 群体决策 263 14.1 群体决策的概念和特征 263 14.1.1 群体决策问题 263 14.1.2 偏好关系和群体决策规则 264 14.1.3 群体决策的理论应用研究 265 14.2 冲突分析方法 271 14.2.1 冲突分析基本知识 271 14.2.2 简单冲突分析 274 课后习题 277 参考文献 277 第15章 多目标决策 278 15.1 基本知识 278 15.1.1 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278 15.1.2 制订多目标决策的过程 279 15.1.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五要素 280 15.2 决策方法 282 15.2.1 化多目标为单目标法 283 15.2.2 重排次序法 283 15.2.3 分层序列法 284 15.3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 分析方法 285 15.3.1 基本结构 285 15.3.2 决策矩阵的规范化 286 15.3.3 确定权的方法 287 15.4 案例分析 292 课后习题 295 参考文献 296 第16章 马尔科夫决策 297 16.1 马尔科夫链 297 16.1.1 基本理论 297 16.1.2 状态的分解及状态空间的分类 302 16.2 转移概率的极限性质 306 16.3 平稳分布 308 16.4 马尔科夫过程 310 16.5 市场份额与期望利润预测 311 课后习题 318 参考文献 320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