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作者:陶一桃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733459
  • 条形码:9787550733459 ; 978-7-5507-3345-9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本书特色

??相关研究专著较少,创新性较强。 ??学术出版物、金融专业领域研究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金融机构在我国反洗钱中的核心地位,梳理了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相关国内外文献,借鉴风险偏好理论分析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运用约束激励机制,参考国际反洗钱规则、标准和我国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反洗钱工作实践等多种因素,基于实践以寿险类金融机构为例,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了有效性作用机制模型。实践已证明该模型找准了金融机构有效性作用机制当中风险与控制两个基本方面相互作用的逻辑内涵,符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定位和方向,模型的进一步实操性探索正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反洗钱处主持开展,为持续评价和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和理论支撑。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目录

目录

**章 国内外反洗钱的基本经验 1

**节 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3

国际洗钱形势 5

国内洗钱形势 7

反洗钱的历史总结 8

反洗钱有效性成为关注重点 13

第二节 有效性作用机制不明 14

“风险为本”难以落实 14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不明 18

缺乏一套以提升有效性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反洗钱体系 20

第三节 有效性命题及其分析 20

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20

有效性是反洗钱的核心目标 24

第四节 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 27

研究重点 27

研究难点 27

研究创新点 27

第二章 反洗钱是在斗争中进步的 29

**节 洗钱活动及其特征 30

什么是洗钱 30

金融业洗钱活动特征 32

第二节 反洗钱与反洗钱研究 34

反洗钱国际规则体系 35

对反洗钱研究的回顾 47

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的一般性说明 5

第三节 将风险偏好理论引入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 57

第四节 局限和启示 61

第三章 对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61

**节 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64

反洗钱有效性与“风险为本” 65

反洗钱有效性与风险评估 80

反洗钱有效性与实现路径 95

第二节 基于风险偏好理论分析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 96



展开全部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节选

跋 今年10 月底,我应邀去深圳参加由平安集团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反洗钱论坛”,论坛上收获丰硕,正如预期,而期间有缘结识深圳大学的陶一桃教授更是一件幸事。会议缝隙,我们就实践中如何有效解决一些常见的管理矛盾进行了交流,沟通虽短,但她信手拈来的几个经她手处理过的案例,其方式和方法、结果和效果,令人大为敬佩。陶教授曾兼任校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所以时不时须直面一些颇为棘手的人和事,而她在处理过程中,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失温度,既惩前毖后,又治病救人,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法理情有机平衡并发挥到极致,此等水准,我只能感叹:难怪有“领导艺术”而不是“领导技术”一说!现实中,我们的领导干部即便做不到都能如此,若多能如此,又何来那么多的极端事件呢?!更让我习惯性地产生联想的是:处理反洗钱监管和反洗钱义务履行这一对矛盾时,如何化解双边反向或双边同向极端化、教条化、机械化的倾向?是否也可以找到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兼顾的均衡点呢?很快,我就有了继续深入探讨这个难题的机会,那就是陶教授邀我为其博士生孟元和她合著的新书《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作序或写跋,基于前述经历和感受,我欣然允诺。 一拿到书稿,我就用“私房”读书法快速通览了两遍,然后合上书,尝试用三句话提炼并勾勒出本书的重点和亮点: ◇旗帜鲜明的观点——“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 ◇理论和实践嫁接式创新在反洗钱领域的融合体现——风险偏好理论引入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与将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导入义务主体洗钱风险及反洗钱有效性评估; ◇匹配保险机构的实用型“反洗钱有效性一体化”工具包——“两大系统 + 三大模块 + 十四项功能”。 再具体展开,“ 新、全、实”三个字是我对这本书的“点睛”之感。 说它“新”,**当属“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这一观点更加清晰地点出了反洗钱的角色定位和应有价值。 现实中,基于自身立场的态度和做法的绝对化、极端化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如监管方认为对所有类型的洗钱行为就应该零容忍,就必须斩草除根;而对应的义务主体,要么停留在口头重视,内心轻视甚至无视,持“纵使你能罚到我,罚款也只是我收益的九牛一毛,无所谓,奈我何”想法者,并不鲜见;要么就是走极端去风险化,关停并转,“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了事。这些极端化的态度和机械化的做法其实都不足取、不可行。 早在19 世纪,匈牙利裔的刑法学家冯·李斯特就通过其社会防卫理论告诉我们,犯罪是无法被消灭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大努力保护我们的社会体系少受犯罪的侵害,而一旦遭受侵害并造成损失,那就努力减损或弥补。20 世纪,新社会防卫理论的提出者和倡议者法国刑法学家马克· 安赛尔和意大利律师、刑法学家格拉马蒂卡指出,不能专靠惩罚去保护社会;社会不能以牺牲(惩罚)个人保全社会,而应既保护个人又保全社会。 众所周知,洗钱是一种典型的“系统犯罪”,反洗钱是一种基于创新理念而派生出的新的刑事政策。反洗钱的初衷绝对不是要遏制正常业务的开展,而是强调反洗钱应为业务的稳健合规开展保驾护航,是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配重。实践中的两个极端都是偏颇的,不切实际的。 类似“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的观点,在常见的宣导和培训中虽然不能说没有,但起码并不多见。我认为,这种观点今后应大力弘扬,所有相关主体,国家、机构、集体和个人皆应向心发力,趋中收敛,互为依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以取得合理均衡,达到动态中的稳态。 其次,称它“新”是因为眼下我们所能检索到的以反洗钱有效性为主题的专著寥寥无几,且基本以银行为阐释对象。我在2004 年着手写作的论文中曾提出,“有效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反洗钱机制组织框架的建立原则,所谓有效性是指有效打击本国所认定的洗钱活动;所谓合理性是指合理配置反洗钱资源”。当时我侧重的也是银行业的反洗钱有效性。2012 年,FATF 在更新40 条建议时将“风险为本”和有效性列为反洗钱的统领性原则。今天,孟元的这本新书虽以金融机构整体作为背景,但却选取了保险机构作为管中窥豹之“管”。 再则,言其“新”,是指它应时而生。今年1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 号文——《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指引》,该文明确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在2022 年底前,必须完成对自身洗钱风险的自评估。对于不少还很茫然的机构而言,这本书几乎是量体裁衣式的实操性范本,无异于“及时雨”。 除了前述三点,这本书的“新”还体现在将风险偏好理论和平衡计分卡这一管理工具引入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的构建框架。说这本书“实”,一是指资料实,亦即其分量*重的部分——保险机构洗钱风险评估及管控系统构建——非常翔实;二是指对象实,作者并非闭门造车,更非自我臆想,而是取材于极具代表性的某国有寿险公司,以其为例;三是很实用——以保险实体为对象,由上至下,从业务到管理,从制度到流程,从客户、区域到产品 与服务和渠道,进行了全维度的梳理和解析,既采纳国际标准,又兼及中国实际,所形成的成果形式——“两大系统+ 三大模块+ 十四项功能”——几乎可以直接化为模型,大多图表和工具几可“拿来即用”。 说这本书“全”,意指作者试图做一个反洗钱的全景式铺陈,以构建一个“反洗钱有效性一体化”的体系,如在时间上,有历史、现在和未来;空间上,由国际到国内;结构上,从理论梳理到实务操作;义务主体上,欲涵盖银证保等所有金融机构,等等。这是作者的努力,欲面面俱到,点线面齐全。这对一个想在*短时间内更多了解反洗钱“前世今生”的人而言,这本书倒也不失为一个“窗口”。这本书的特点、优点很明显,对于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反洗钱研究,其价值和贡献不言而喻。 起初,在快速通览了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核心内容后,我是**时间建议作者改书名的,因为我发现,现有成稿的重心和落脚点实际是寿险机构的洗钱风险评估及其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的构建,若将书名凸显于此,应能更聚焦更贴切,出版效果也会更好。试图用一顶大帽子涵盖所有,追求大而全的出发点固然好,也有破折号的小“尾巴”加注,以体现“个性”,但这种司空见惯的“经典”博士研究生论文标题,恰恰将本书*耀眼、*能体现“专精特新”的部分给“黯淡”了。在我看来,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为将这个跋写实,我与孟元有过几次接触。通过交谈,我得知他已从事反洗钱工作十多年,他是一个有目标、有经验、有理想、有追求的小伙子,而他的激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感觉,类似这样的才俊,对于中国的反洗钱大业而言,眼下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反洗钱缘何而生,其社会角色和定位到底是什么?它将向何处去,应该向何处去?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反洗钱有效性该如何测度和评价?反洗钱有边界吗?若有,在哪里?对于这些“十万个为什么”,我相信,很多反洗钱人都在孜孜以求,深入思考、实践和探究。 反洗钱的目标,以我的理解,就是要“以集体和个体勤勉尽责的反洗钱义务履行去达到防范和控制集成风险,使自身合规稳健并*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人的内心冲动和再生能力,从而达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及国家安全的目的”! 上述评点和感悟,系一家之言。有限时间内,也很难将本书读精读深,因此,匆忙写就,挂一漏万,偏颇难免。真心希望这个“跋”能对本书有所“拔”,果如此,则不负所托,既对得起作者和朋友,也对得住读者。 严立新 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 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 2021 年12 月18 日于复旦- 佳龙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研究:以寿险机构为对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孟 元:男,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6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合规及反洗钱管理工作。 陶一桃:女,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荔园领军学者。 黄 键:男,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洗钱处副处长,长期从事反洗钱理论政策研究和监管实践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