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白洋淀纪事

新书--白洋淀纪事

作者:孙犁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0.3(5.2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白洋淀纪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056660
  • 条形码:9787547056660 ; 978-7-5470-566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白洋淀纪事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作家孙犁陆续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抗战时代人民生活的作品,《白洋淀纪事》精选了孙犁描写冀中平原和晋察冀边区的敌后抗战生活的四十余篇作品,是独树一帜的抗战文学,也是清新淡雅的解放区文学。 孙犁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文字把战争年代人民保家卫国的故事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荷花淀派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质朴,富有节奏感,充满诗情画意,影响深远。 孙犁的作品中没有铁与血的残酷、战争的困苦与艰难,而是用纯净、隽永的笔触来描写白洋淀水乡荷花飘香的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场景质朴、对话简单、故事平实的作品来展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新书--白洋淀纪事 内容简介

《白洋淀纪事》精选了作家孙犁描写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敌后抗战生活的作品,是抗战文学的经典作品,也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家孙犁用纯净、隽永的笔触来描写荷花飘香的白洋淀水乡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场景质朴、对话简单、故事平实的作品来展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白洋淀纪事》饱含炽热的人文情怀和深切的家国意识,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情美、人性美,畅销半个多世纪,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

新书--白洋淀纪事 目录

荷花淀
芦花荡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女人们
邢兰
战士
芦苇
走出以后
丈夫
山里的春天

“藏”
嘱咐
新安游记
光荣
浇园
采蒲台
采蒲台的苇
香菊的母亲
山地回忆
秋千
识字班
张秋阁
“帅府巡礼”
织席记
齐满花
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一别十年同口镇
诉苦翻心
相片
投宿
曹蜜田和李素忍
渔民的生活
家庭
杀楼
石猴——平分杂记
老胡的事情
吴召儿
小胜儿
正月

展开全部

新书--白洋淀纪事 节选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新书--白洋淀纪事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衡水安平人,现当代 作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作品风格清新淡雅,笔触纯净隽永。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广为流传。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