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作者:李大龙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202006
  • 条形码:9787522202006 ; 978-7-5222-020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中国边疆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出版的纪念性论文集 本书是有关治边思想研究的论文集,汇集了从先秦到明清历代关于治边思想的研究文章,作者都是边疆研究的专业学者,通过他们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加深关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的认识,为当今加强边疆治理、处理民族关系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一书聚焦中国历代政权治理边疆的主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从历时性的视野,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治边思想的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是一部比较系统地认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治边思想历史脉络和演变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共收录论文26篇,涉及自先秦到明清时期有关中国边疆治理思想的研究文章,梳理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治理边疆中运用的治边思想及其发展变化轨迹,总结了历代治边思想的利弊得失,对当前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所选文章均先后发表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发表年代为2002年以后。作者均为边疆研究的专业学者,且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边疆研究的杂志,它对稿件的选择、审核标准比较严格,因此文章总体的学术水平较高,是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符合学术规范要求,对学术问题的把握、对政策的掌握都具有较高的水准。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目录

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
“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
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
试论秦汉“边郡”的概念、范围与特征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三传合一体例与两汉边疆民族思想
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王符的治边思想
守在四夷:北魏北部边疆经略方针及其思想源泉
高闾的务边思想及策略
高闾民族观述论
高欢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极边”“次边”与宋朝边疆思想探析
宋太宗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对宋初疆域形成的影响
元朝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
略论明代士人的疆域观-一以章潢《图书编》为主要依据
明代“土流参治”再研究
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
论雍正时期鄂尔泰苗疆治理思想的演变——以黔东南为例
清代中国与邻国“疆界观”的碰撞、交融刍议
——以中国、越南、朝鲜等国的“疆界观”及影响为中心
试论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边疆救荒实践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节选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古代边疆是一个含混及地域范围不甚明确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清代中叶以前,版图意义上的中国历史疆域尚未正式形成,仍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其次,古人多以“华夷”不同文化的差异、区域经济开发的强弱等作为划分核心地区与边疆的分野,主要为少数民族居住、经济明显落后于核心地区且距离较远的偏僻之地,通常被认为是边疆甚至徼外,如现今贵州、云南乃至两广地区,在封建时代较长的时期被认为是边疆或“蛮夷”之地。其三,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统一王朝或局部政权)的疆土范围,不同时期不仅有盈缩改变的情形,而且这些政治实体与邻国或其他政治势力之间通常也存在犬牙交错的情形,因双方拉锯争夺或长期对峙而产生较大的缓冲地带。这些邻近对方的区域甚至控制权经常转移的缓冲地带,通常也被视为边疆。其四,在统一王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对边疆及徼外诸族实行“来则纳之,去则不追”,以及重赏朝贡者以收羁縻之效的政策,致使封建王朝名义上的臣属者遍布边陲甚至疆土以外的地区,“边疆”的远端已达何处,有时连封建统治者自己也搞不清楚。  关于中国古代的治边观念,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历代王朝与局部政权之相关人物(包括*高统治者、重臣与边吏、封建思想家等)对古代“边疆”的看法及其对当时诸政治实体“边疆”范围的界定;上述人物在管辖和处理边疆事务方面(包括对边疆、边疆特点一类问题的研究)的认识与观念;与边疆相关的对古代国家、诸政治实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观念;对与边疆相关的“华夷”关系及对“蛮夷”治策的认识与观念;对与边疆相关的经济开发、资源获取、通道修建、信息传播、商贸往来、人口迁徙等问题的认识与观念;对与边疆相关的封建文化传播问题的认识与观念;对中央政府与边疆的关系、中央统治机构与边疆基层的关系的认识与观念;对边吏的选用与监督、边疆驻军的派遣与管理等的认识与观念;对中央与边疆相关机构的设置、管理的认识与观念,等等。概括言之,中国古代的治边观念,大体上包括古代边疆观、古代治边观以及对其他边疆有关问题的认识观等三个主要的部分。  由此看来,对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方面涉及古代的思想史、观念史、制度史、边疆史、民族史、外交史、军事史、教育史、经济发展史、交通史、商贸史、人口史、环境史、生态史、历史地理等学科,以及当代的外交关系、国界问题、民族关系、跨境民族、多国经济合作、边疆经济开发、边疆人口问题、边疆资源环境、边疆敏感问题等诸多方面,情况十分复杂,研究难度也相当大。  对近年我国在古代治边观念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做简要回顾。毋庸赘言,古代治边观念,是形成古代治边思想的基础,也是历代制定治边方略及采取治边具体措施的主要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代治边观念应属于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范畴。令人遗憾的是,迄今国内出版的多种“中国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一类的著作,并无阐述古代治边观念或治边思想的专门章节,仅有少数著作提到个别王朝的治边思想。①说明长期以来思想史学界对古代治边观念及治边思想的研究十分薄弱,这可能与我国研究古代思想史偏重对哲学史的探讨有关。民族史学界对古代“治夷”思想做过大量研究,如在封建统治之羁縻思想、和亲思想等方面,研究成果迭出,硕果累累。近年一些学者积极思考,开始从过去关注较多的“治夷”思想延伸到治边思想。②但也应指出,过去多数人的研究,对古代“治夷”思想与治边思想并未明确划分,甚至误认为古代“治夷”即治边,“治夷”思想即治边思想。  对古代治边观念与治边思想做过较多研究的,主要是边疆史地方面的学者。如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论历代边疆政策的诸文大都有研究治边观念或治边思想的内容,其中《我国古代治边思想初探》一文着力探讨古代的治边思想。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有“隋唐王朝的怀柔思想与治边措施”“明朝的治边思想及评议”“中国古代传统治边思想论”等章节。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以五篇“综论”,阐述秦汉至隋代、唐宋、元朝、明朝、清朝治理西南边疆的思想与治策。  ……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李大龙,男,196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疆域理论,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一百四十余篇。    刘清涛,男,198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和疆域理论,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