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德累斯顿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0.7(6.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德累斯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6648
  • 条形码:9787549636648 ; 978-7-5496-366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德累斯顿 本书特色

★欧洲文明之都的生与死,一本扣人心弦的战争启示录 1945年2月,盟军摧毁了被誉为“易北河上佛罗伦萨”的德累斯顿,约有25,000人丧生。同广岛和长崎一样,“德累斯顿”这个名字就此永远地与“湮灭”联系在一起。生存本能、大规模毁灭、道德争论、追忆与重建……共同构成了这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启示录。 ★二战期间盟军广受争议的轰炸行动,丘吉尔六卷本回忆录中缄口不提的事件 战争结束在即,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毁坏无数艺术珍宝,德累斯顿是合理的军事目标吗,或者此次轰炸只是战争中无理性的残忍屠戮?如果说摧毁德累斯顿是犯罪,那么谁是真正的罪犯呢?纳粹德国真的以为不必为自己的野蛮与恶行付出代价吗?德国民众只是战争罪行的受害者吗? ★从空中到地下,多视角叙事,无死角还原事件始末 从攻击计划的制定者到实施轰炸的飞行员,从大火中的幸存者到惊愕于毁灭程度的局外人,本书运用大量史料和档案,还原灾难的全过程,详述其引发的道德争论,并以欣慰的目光见证这座城市从灰烬中重生。 ★既是战争史,也是一部城市史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图书馆杂志》《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日报》《科克斯书评》一致推荐 围绕轰炸事件的前因后果,作者为德累斯顿撰写了一本独特的传记,从典雅、文明的往日辉煌,到残酷、狂热的纳粹时期,到毁灭与重建的非常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和解与复兴。 海报:

德累斯顿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德累斯顿 目录

前言时光中的城市

**部分怒火将至

**章在那天之前

第二章在州领袖的森林里

第三章理性的废黜

第四章艺术与堕落

第五章玻璃人和物理学家

第六章“小伦敦”

第七章末日的科学

第八章适宜的大气条件

第九章冲洗

第十章魔鬼不得休息

第二部分恐怖之夜

第十一章黑暗之日

第十二章警报拉响前的五分钟

第十三章坠入深渊

第十四章影与光

第十五章晚上10:03

第十六章灼伤的眼睛

第十七章午夜

第十八章第二波

第十九章在死者间

第二十章第三波

第三部分劫后余生

第二十一章亡者与梦游人

第二十二章灼热的坟墓

第二十三章恐怖的含义

第二十四章亡魂的乐曲

第二十五章反冲

第二十六章“斯大林风格”

第二十七章美好与纪念

致谢

图片来源

部分参考文献

注释

展开全部

德累斯顿 节选

1945年2月13日,离战争结束只剩数周时间的那个夜晚,796架轰炸机飞过广场,飞过了这座城市。用一位年轻亲历者的话来说,它们“打开了地狱之门”。就在那个地狱般的夜晚,估计有2.5万人丧生。 德累斯顿的故事,它的毁灭与重生,呈现出一系列可怕的莎士比亚式道德难题。如果我们承认那天晚上及其后,成千上万儿童、妇女、难民、老人遭受了巨大的苦难,那么纳粹在那里犯下的丑恶罪行会不会因此而淡化?如果我们继续深入挖掘这座城市的特殊遭遇,那么我们是否会因“沉迷”于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而忽略欧洲大陆上还有很多村庄和城镇经历过更为残酷的过往? 德累斯顿的故事既关乎死亡也关乎生命,它诉说了人类精神在*特殊的境遇下展现出的无限坚忍。明白这一点尤为重要。 这些事件已渐渐从鲜活的记忆中淡去,我们可以不被各种主张、反诉、政治宣传所蒙蔽,从更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它们。因此,以另一种形式重建德累斯顿的机会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去纪念彼时的德累斯顿人,描绘他们日常生活的图景。 近年来,这座城市的档案馆一直在尽*大努力收集证词和目击者描述。这项鼓舞人心的公共历史计划收集了许多人的声音,让许多失落的记忆重见天日。这些故事来自各种各样的市民,他们年龄各不相同,他们的叙述被记录在不同时代。有事发时尚且年幼的人讲述的故事,也有亲历那场恐怖灾难的成年人留下的日记、书信和只言片语。从德累斯顿的首席医疗官到防空管理员;从城市中被残酷迫害的犹太人到心怀羞愧而伸出援手的非犹太人;从青少年和学童们的回忆到成年市民的非凡经历:这些档案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夜晚,而且是一座非凡城市经历的非凡历史时刻。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许多故事此前从未为人知晓。 现在,是时候拨开德累斯顿那些废墟和重建的建筑,看看在被纳粹玷污之前,这座充满革新和创造精神的城市究竟有着何种韵味。是时候走上消失已久的街道,像个德累斯顿人那样凝视往来的景色。这个故事不仅讲述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毁灭,也诉说了破碎的生命在其后的新生。

德累斯顿 作者简介

辛克莱·麦凯(SINCLAIRMcKAY) 英国记者,历史作家,文学评论家,《每日电讯报》《星期日邮报》专栏作者。 麦凯长期研究英国战时档案,作品多反映英国航空兵与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的贡献。代表作为《布莱切利园的秘密生活》。 张祝馨 英国利兹大学英语文学硕士。译有《邻人》《远方的陌生人》《血与大地》《东京零年》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