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291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55.4(7.2折) 定价  ¥7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44136
  • 条形码:9787020144136 ; 978-7-02-01441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本书特色

一、经典足本,畅行多年 1. 《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分别为《惶惑》、《偷生》、《饥荒》。**、二部于1944—1946年完成并结集出版,第三部1940年代后期在美期间完成,1950年始曾连载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刊,但只有20段,到第87段之后就中断了,*后的13段的原稿也在“文革”中被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他没有完成这部作品。1979至198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排印的《四世同堂》即为87段本。 1981年前后,翻译家马小弥女士仿照老舍的文笔,又从英文版〔在美期间,老舍曾协助美国翻译家艾达?普鲁伊特(Ida Pruitt)女士将《四世同堂》全书缩译成英文出版,书名The Yellow Storm,为完整的100段〕转译了*后13段内容,发表于《十月》1982年第2期。这样就找齐了老舍在《序》中所说的100段。译文由资深语言学家吴晓玲先生*后审定。因译者与老舍先生接触较多,文学修养也好,译者和审定者又都力求接近老舍的风格,因此发表后受到老舍先生夫人胡絜青女士和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称赞,也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者好评。1983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世同堂》的“补篇”,即此13段内容。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老舍文集》第6卷及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合订本时都收入了这13段译文,这就是足本《四世同堂》。1999和2013年两版《老舍全集》也是以足本形式收入全文,用的也都是马小弥的译文。 需要特别向读者朋友们说明的是,后13段马小弥老师译文部分著作权人仅授权我社一家出版,其他用到这些译文的《四世同堂》均属侵权。 二、精良底本,专业注释 此次出版,我们以整理完善的新版《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初版本、原发报刊及手稿进行了校订。 作品在保留作者个人注释的基础上,又约请资深专家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简注,以方便读者快速进入作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标准定本,口碑之选 《四世同堂》多年来一直为我社一家出版,2017年虽进入公版,但仍以我社版本为佳,因为这是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版本,也是经老舍先生子女认可的版本,比之“缩写本”、“转译本”等版本,在编辑、校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版本价值更高。 老舍先生女儿舒济:外社如出版《四世同堂》等老舍作品,均应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为标准本,否则贻误读者。 目前,市场上的《四世同堂》基本上呈现为两种版本类型:一种为“足本”,一种为根据英文缩写版重新译成中文或径直根据中文本缩写的缩印本。缩印本虽然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梗概,但是删减掉好多血肉,已不能称为“正宗”的《四世同堂》。 需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正宗”版《四世同堂》体量比较大,约90万字,多分上下两册。对于希望读完整版的读者或要求读“整本书”的青少年朋友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下册版《四世同堂》是您的理想之选。 四、收录名画家丁聪精美插图24幅,著作权人仅授权人文社一家出版 本版收入了名画家、插图家丁聪先生特为《四世同堂》绘制的插图24幅,以让读者获得双重美感享受。插图惟妙惟肖,与原著融合无间,为读者所喜爱。这批插图著作权人也仅授权我社一家出版,其他用到这些插图的《四世同堂》均属侵权。 五、装帧典雅,印制精美 此版封面由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家、曾数次获得国家书籍装帧设计大奖的刘静先生设计,视觉冲击力强,又厚重典雅,意味深厚。正文用纸为70克胶版纸,印刷效果颇佳。 六、荣誉出品,助力高考 近些年《四世同堂》被北京市及全国很多省区市列入高考语文考查名著。青少年关乎整个国家未来,我们主张,学生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版本问题,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版本,可为读者朋友们放心之选。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内容简介

一、经典足本,畅行多年 1. 《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分别为《惶惑》、《偷生》、《饥荒》。、二部于1944—1946年完成并结集出版,第三部1940年代后期在美期间完成,1950年始曾连载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刊,但只有20段,到第87段之后就中断了,很后的13段的原稿也在“”中被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他没有完成这部作品。1979至198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排印的《四世同堂》即为87段本。 1981年前后,翻译家马小弥女士仿照老舍的文笔,又从英文版〔在美期间,老舍曾协助美国翻译家艾达?普鲁伊特(Ida Pruitt)女士将《四世同堂》全书缩译成英文出版,书名The Yellow Storm,为完整的100段〕转译了很后13段内容,发表于《十月》1982年第2期。这样就找齐了老舍在《序》中所说的100段。译文由资深语言学家吴晓玲先生很后审定。因译者与老舍先生接触较多,文学修养也好,译者和审定者又都力求接近老舍的风格,因此发表后受到老舍先生夫人胡絜青女士和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称赞,也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者好评。1983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世同堂》的“补篇”,即此13段内容。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老舍文集》第6卷及19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合订本时都收入了这13段译文,这就是足本《四世同堂》。1999和2013年两版《老舍全集》也是以足本形式收入全文,用的也都是马小弥的译文。 需要特别向读者朋友们说明的是,后13段马小弥老师译文部分著作权人仅授权我社一家出版,其他用到这些译文的《四世同堂》均属侵权。 二、精良底本,专业注释 此次出版,我们以整理完善的新版《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很初版本、原发报刊及手稿进行了校订。 作品在保留作者个人注释的基础上,又约请资深专家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简注,以方便读者快速进入作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标准定本,口碑之选 《四世同堂》多年来一直为我社一家出版,2017年虽进入公版,但仍以我社版本为佳,因为这是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版本,也是经老舍先生子女认可的版本,比之“缩写本”、“转译本”等版本,在编辑、校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版本价值更高。 老舍先生女儿舒济:外社如出版《四世同堂》等老舍作品,均应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为标准本,否则贻误读者。 目前,市场上的《四世同堂》基本上呈现为两种版本类型:一种为“足本”,一种为根据英文缩写版重新译成中文或径直根据中文本缩写的缩印本。缩印本虽然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梗概,但是删减掉好多血肉,已不能称为“正宗”的《四世同堂》。 需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正宗”版《四世同堂》体量比较大,约90万字,多分上下两册。对于希望读完整版的读者或要求读“整本书”的青少年朋友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下册版《四世同堂》是您的理想之选。 四、收录名画家丁聪精美插图24幅,著作权人仅授权人文社一家出版 本版收入了名画家、插图家丁聪先生特为《四世同堂》绘制的插图24幅,以让读者获得双重美感享受。插图惟妙惟肖,与原著融合无间,为读者所喜爱。这批插图著作权人也仅授权我社一家出版,其他用到这些插图的《四世同堂》均属侵权。 五、装帧典雅,印制精美 此版封面由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家、曾数次获得国家书籍装帧设计大奖的刘静先生设计,视觉冲击力强,又厚重典雅,意味深厚。正文用纸为70克胶版纸,印刷效果颇佳。 六、荣誉出品,助力高考 近些年《四世同堂》被北京市及全国很多省区市列入高考语文考查名著。青少年关乎整个国家未来,我们主张,学生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版本问题,我社为品牌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版本,可为读者朋友们放心之选。 ★ 民族的屈辱,民族的涅槃,常读常新的不朽抗战史诗! ★ 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及“百年百种很好中国文学图书” ★ 经典足本,精编精校 ★ 北京市及多省市高考语文考查名著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建议阅读图书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印制精美,随文配名画家丁聪先生插图24幅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zui长的一部,也是写作时间zui长、花费精力zui大、完成过程zui艰难的一部作品。 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作品也通过传神的描绘,对老中国的“国民性”及封建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束缚进行了透剔的反思,意蕴极其丰厚。 《四世同堂》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结构宏大,书写从容,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表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全面成熟,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高峰。 媒体及专业机构推荐: 1949年曾在美国出版缩译本,书名为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zui多的小说之一,也是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zui很好的小说之一”。 1999年列入《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1999年列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发起选出的“百年百种很好中国文学图书”书单。 2015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百种经典抗战图书”。 2016年被北京市教委列入北京市高考语文科目考查名著书单。 2017年列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内外阅读建议书目 名人推荐: 我自己很好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很长的,可能也是优选的一本书。 ——老舍 老舍《四世同堂》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在平和的自然状态中,呈现出正的力量,表现出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屈,由此突出了邪不压正的观念。 ——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孔庆东 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老舍以大师的眼光,给我以启迪。 ——法国有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 像《四世同堂》这样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饱含怒、愤、傲、烈之情抒写而成的被征服者的愤史,在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可说是部。 ——有名学者、老舍研究专家吴小美 专业书评节选: 小说家的老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很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和对于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独特道路的探索。他由上述两个方面,拓展了进步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传统。作为小说家,老舍的贡献是如此独特、不可替代,以至任何一部对于老舍的文学成就缺乏充分估价的文学史著作,都不能指望得到学术界的承认;而如果从现代文学的形象画廊中摘下属于老舍的艺术形象,整个现代文学都将因之而黯然失色。 老舍及其艺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很杰出的市民诗人,是中国市民阶层很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这不仅是指,他的艺术世界几乎包罗了市民阶生活的一切方面,显示出他对这一阶层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经由对自己的独特对象——市民社会,而且是北京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于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四世同堂》从书名到整个艺术构思,都清楚地表达出对于保守苟安的生活理想的批判态度。 ——选自赵园《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文学评论》,1982年第2期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目录

目 录

**部 惶惑

第二部 偷生

第三部 饥荒


展开全部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节选

第十四章(节选) 中秋前后是北平*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同时,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同时,以花为粮的丰台开始一挑一挑的往城里运送叶齐苞大的秋菊,而公园中的花匠,与爱美的艺菊家也准备给他们费了半年多的苦心与劳力所养成的奇葩异种开“菊展”。北平的菊种之多,式样之奇,足以甲天下。 同时,像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残败,可是荷叶还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教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今年,他由生日的前十天,已经在夜间睡得不甚安贴了。他心中很明白,有日本人占据着北平,他实在不应该盼望过生日与过节能和往年一样的热闹。虽然如此,他可是不愿意就轻易的放弃了希望。钱默吟不是被日本宪兵捉去,至今还没有消息么?谁知道能再活几天呢!那么,能够活着,还不是一件喜事吗?为什么不快快活活的过一次生日呢?这么一想,他不但希望过生日,而且切盼这一次要比过去的任何一次——不管可能与否——更加倍的热闹!说不定,这也许就是末一次了哇!况且,他准知道自己没有得罪过日本人,难道日本人——不管怎样不讲理——还不准一个老实人庆一庆七十五的寿日吗? 他决定到街上去看看。北平街市上,在秋节,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一闭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他实在没有上街去的必要。但是,他要出去,不是为看他所知道的秋节街市,而是为看看今年的街市上是否有过节的气象。假若街上照常的热闹,他便无疑的还可以快乐的过一次生日。而日本人的武力占领北平也就没什么大了不得的地方了。 到了街上,他没有闻到果子的香味,没有遇到几个手中提着或肩上担着礼物的人,没有看见多少中秋月饼。他本来走的很慢,现在完全走不上来了。他想得到,城里没有果品,是因为,城外不平安,东西都进不了城。他也知道,月饼的稀少是大家不敢过节的表示。他忽然觉得浑身有些发冷。在他心中,只要日本人不妨碍他自己的生活,他就想不起恨恶他们。对国事,正如对日本人,他总以为都离他很远,无须乎过问。他只求能平安的过日子,快乐的过生日;他觉得他既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他就应当享有这点平安与快乐的权利!现在,他看明白,日本已经不许他过节过生日!

四世同堂(上下)(丁聪插图本)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鼓书艺人》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插图者:丁聪(1916—2009),笔名小丁,生于上海。19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作品。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为《读书》杂志创作漫画。曾为鲁迅、茅盾、老舍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绘制了大量插图。著有《古趣图》《文人肖像》《丁聪老漫画》《丁聪新漫画》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