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作者:黄书孟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54.4(7.8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13813
  • 条形码:9787308213813 ; 978-7-308-2138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黄书孟与浙江大学情感深厚,原系毕业杭州大学政治系1962级本科生,浙江大学社科系1978级研究生,曾任原浙江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四校合并后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曾经四校合并前的三个大学都有工作、学习关系。他又曾任浙江省政协常委、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本书为学校档案馆组织的浙江大学老领导口述历史之一种,黄书孟充满感情地追述了自己爱党爱国、为浙江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峥嵘往事,见证了浙江大学尤其是四校合并以来的发展历程。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黄书孟与浙江大学情感深厚,原系毕业杭州大学政治系1962级本科生,浙江大学社科系1978级研究生,曾任原浙江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四校合并后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曾经四校合并前的三个大学都有工作、学习关系。他又曾任浙江省政协常委、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本书为学校档案馆组织的浙江大学老领导口述历史之一种,黄书孟充满感情地追述了自己爱党爱国、为浙江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峥嵘往事,见证了浙江大学尤其是四校合并以来的发展历程。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目录

**章 我的家世
我的家乡
我的家庭
三父四母
我的老娘亲
附:慈母仙逝
太阳月亮
附:《世纪仲华》
——写在前面的话
儿时记忆
第二章 我的中小学
鹁鸽楼小学
转学杭州
保送十二中
报考上海电影学校
直升高中部
身无分文
初当小干部
勤工助学
大炼钢铁
除四害
“反右”运动
高考抉择
第三章 就读杭大
大学生活
“四清”运动
接受毛主席检阅
“文革”大串连
毕业分配
“方向性错误”
五次同学聚会
第四章 成家立业
我的婚礼
任教大洲中学
喜得二子
调往衢化中学
梦中恸哭周总理
第五章 攻读研究生
考研之路
只争朝夕
吃粮大户
家人团聚
常想一二
入党无门
第六章 选择杭师院
一片沼泽地
教学相长
夙愿实现
职称晋升
我与马云
一流师院
难舍杭师院
刘英事迹报告会
第七章 供职浙医大
奉调浙医大
光荣任务
不辱使命
一把大火
“211工程”评审
宏伟蓝图
方式方法
第八章 加盟新浙大
合并节点
重返母校
愚人愚见
寿星脑袋
感人捐赠
险入虎口
主持轶事
良师金庸
拜谒马克思墓
瞻仰巴黎公社社员墙
重定校庆日
五年省政协
十年省参事
十五年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三度出任省委督导组组长
附录
一、八十感怀
二、友人李晓军赠诗
三、瞬间永恒——照片集锦
后记
展开全部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节选

我的家乡 公元1940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日),我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县鹁鸽楼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莱芜,汉时设县,因先秦时这里曾建过牟国、赢邑,素称“嬴牟故地”,别称“钢城”。县城距泰山90华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莱芜战役”就发生在这里。20世纪60年代,莱芜成为中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黄金蜜桃之乡。 凡是看过电影《红日》的人可能还记得,该片有一首主题歌,名曰《谁不说俺家乡好》。歌中唱道: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 解放军是俺的亲骨肉 鱼水难分一家人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看好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依儿哟 歌中所唱的那个“俺家乡”就是我的老家莱芜县! 鹁鸽楼村,在莱芜县城西南30华里处,距泰山70华里,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黄姓建村。 我们这个村庄,三面环山,一边是岭。村南是海拔577米的云台山,曾是佛教圣地,后败落。云台山之阴,有一大块开阔地,我们的村庄就建在这块小平原上。村东是小黄山,西为杏山,北为北岭,三面环山一面为岭,俨然是一个小盆地。牛泉河由东往西穿村而过,至杏山山脚向北流去,直入牟汶河。说她“山清水秀,环境幽雅”,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这个村庄,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花生、地瓜等农作物,山上种满了苹果、梨、山楂、大核桃、花红、柿子、花椒等经济作物。 每到清明前后,山上的果树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学校老师就会让我们带上干粮和水,排着整齐的队伍到云台山脚下的果树林里去“看花”,别提有多高兴了!到了杭州读书才知道,城里人文气,把“看花”叫“春游”、“踏青”,我们把“春游”、“踏青”直咕隆通地叫“看花”! 鹁鸽楼村是莱芜县地下党的发源地。莱芜县1931年建党时,**、第二、第三个党员都是我们村的;年底成立中共莱芜县委时,首任县委书记刘仲莹、首任县委组织部部长黄仲华,也都是鹁鸽楼村的;县委成立会议就是在我们村南云台山上的和尚洞里召开的。所以,当时国民党称我们村为“小苏区”、“赤匪窝点”。 我们这个村庄共有400余户人家,人口2000人左右,是一个自然行政村。鹁鸽楼这个小村庄,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喝小米粥、啃地瓜长大——是我永远的眷恋! 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黄诗兴,生于1898年。因为家庭贫困,他没有读过一天书,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我父亲个子不高,清瘦单薄。他除了种自己家里的地以外,农忙时还给人家打短工。他还有一门手艺,会织布。母亲会纺纱,父亲会织布,织布卖布,养家糊口。每年到冬天,地里除了麦苗外,没有什么庄稼。北方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野外根本无法劳动。我们家的后院很大,就在后院挖一个大地窖,冬天的时候,把织布机放进去,上边用木头、高梁秆和上盖上个顶,旁边开个小门,人可以进出。窖子冬暖夏凉,冬天父亲就在里边织布,我们小孩就钻到里边取暖。父亲织布的时候,他的头随着梭子来回的嘀嗒声摇晃着,一边织布一边哼小曲,但我从来没有听清他唱的是什么。 父亲兄弟二人,弟弟黄诗起(参加革命时改名黄仲华)1931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莱芜县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2年,叔父介绍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是红军时期的老党员。 父亲一生两次来过天堂杭州。**次,是1954年4月送我来杭州;第二次,是1962年我考大学的那一年,还去叔父当年工作的温州住了一段时间。高考结束,我送他回老家。 1970年,父亲因病去世,享年72岁。当时,我在浙江省衢县大洲中学当老师。生我养我的父亲,一辈子没有得到我的一点好处,没有花过我一分钱,我未能对他老人家尽一点孝心。父亲病重还能讲话的时候,母亲对他说:“你病得不轻,叫书孟回来吧?”父亲说:“不用,叫他回来干什么?他又不会看病,他也没有钱,别叫他回来。”后来,父亲病情加重,已经不能说话了,母亲再问他:“要不要叫书孟回来见一面?” P3-5

云卷云舒:黄书孟口述自传 作者简介

黄书孟,男,汉族,1942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1984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原浙江大学社科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毕业,研究生文化,教授。曾任原浙江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