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9.3(7.5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38032
  • 条形码:9787559838032 ; 978-7-5598-380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本书特色

1. 海内外学者云集,收录*作为二十世纪西方世界知名的中国现代作家和知识分子,林语堂在诠释中国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往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本书收录的十一篇论文,作者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能够从不同视角观察林语堂的著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为林语堂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材料。新研究成果。 2. 引用大量文献材料,保证学术性与权威性。书中各篇论文援引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当时各国的新闻报道、林语堂在各刊物发表的文章及林语堂的日记等,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思想的碰撞。 3. 内容丰富,涉及多个主题。书中收录的论文切入点各不相同,涉及历史、文学、语言学、翻译及美食等多个主题。虽为学术论文,但行文通俗易懂,叙事流畅清晰,保证内容严谨的同时亦有很强的可读性。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林语堂的中英文双语创作为现代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份独特而厚重的跨文化遗产。本书收录了钱锁桥、周质平、陈子善等十余位中国及靠前上的林语堂研究专家的评论文章,从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翻译乃至美食等角度,对林语堂的生平及其著述进行了精彩而专业的评论。全书共分为四章,章着重考察林语堂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目前的独特地位 ;第二章着重探讨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实践;第三章集中讨论林语堂穿梭于中西之间的跨文化实践;第四章集中阐释林语堂在美国的著述。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目录

引言 西式普适性和中国特性:作为跨文化批评家的林语堂

**章 传统与宗教:异类的知识旅程

在革命与怀旧之间:林语堂的思想与风格

林语堂对传统的独特运用

“一捆矛盾”:林语堂的基督教情结

第二章 语言与法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与政治

林语堂与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

林语堂与胡适日记中的平社

第三章 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之旅

林语堂之于“批评之批评的批评”:跨越中美的“自我表现”论

合作者或食人者?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蒙田的角色

《吾国与吾民》的起源和反响

第四章 在美国阐释中国和中国人

他的国家和他的语言:林语堂及他对中国事物的诠释

中国“茶花”美国开:林语堂跨文化重塑“杜十娘”的动因与策略

林语堂烹饪美食学的多重世界



展开全部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节选

研究林语堂的跨文化实践需有一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聚集一起,从不同角度共同切磋。这本批评集汇聚了这样一群学者,首次对林语堂跨越中美的文学实践所留给我们的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审视,应该说代表了林语堂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钱锁桥 林语堂所建构之中国文化生动、自由、豁达,无论以英文还是中文呈现,*终都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它巧妙地颠覆了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尤其是关于“中国文化”的陈词滥调。——罗福林 林语堂坚信,“僵化”的文学规则桎梏伤害“性灵”,不管这些规则是由传统经典确定还是遵循现代科学主义原则。我们可以欣赏经典作品,但把经典当作教条,则差矣,因为不要忘了,我们永远是在当下阅读经典。——苏迪然 林语堂担当的角色是文化之间的中介和译者:他虽然代表的是一种外国文化,但同时又能以一种为美国读者所熟悉和理解的方式介绍中国。换句话说,林语堂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了共通点。——韩明愈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编者: 钱锁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博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汉学讲座教授。专治中西文学文化研究,编著中、英文作品多部,包括《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