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西方人文素描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4.0(4.9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方人文素描 版权信息

西方人文素描 本书特色

我想让这本书成为一张文化地图,像为淘金者所提供的地图那样。我读了许多并不值得一读的书,更懂得这样一张地图的价值,我想把这些发现分享出去。 我不拘泥于伟大而有影响力的作品,也讨论了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应受到关注的作家作品,如比尔·布莱森,他没有极力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但他的作品能帮助我们获得广泛的知识。我还讨论了被大家遗忘的那些作家。 我们追随自己任性的心灵、内心的声音,寻求享受与快乐。大多数好书都能给我们乐趣,如荷马、狄更斯、托尔斯泰、梭罗的作品。文学的乐趣不同于其他乐趣,无从取代。 ——作者

西方人文素描 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目的是讨论西方经典著作。从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科学等方面分类介绍。 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结合作家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基本理念,以及作品主题、自传他传,将作家作品的理性、精神、情感相融合,并作出价值判断,给出阅读建议。趣味与实用并重。 涉及以百计的作家作品,信息量极大,行文简洁、诙谐、轻松而深刻。

西方人文素描 目录

**章  哲学


一﹑叔本华 / 2


二﹑克尔凯郭尔 / 6


三﹑尼采 / 7


四﹑爱默生 / 11


五﹑梭罗 / 12


六﹑卡莱尔 / 16


七﹑王尔德 / 18


八﹑穆勒 / 20


九﹑莱奥帕尔迪 / 23


十﹑奥尔特加 / 24


十一﹑霍弗 / 25


十二﹑古代哲学家 / 27


十三﹑蒙田 / 30


十四﹑笛卡儿和帕斯卡 / 31


十五﹑其他法国哲学家 / 33


十六﹑培根 / 35


十七﹑其他英国哲学家 / 36


十八﹑利希滕贝格﹑康德和黑格尔 / 37


十九﹑魏宁格和斯宾格勒 / 39



第二章  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 / 44


二﹑荣格 / 49


三﹑阿德勒 / 52


四﹑其他心理学家 / 54


五﹑文学与艺术的心理解释 / 59



第三章  文学


一﹑卡夫卡 / 64


二﹑普鲁斯特 / 69


三﹑乔伊斯 / 73


四﹑纪德 / 77


五﹑曼、黑塞和歌德 / 81


六﹑托尔斯泰 / 83


七﹑陀思妥耶夫斯基 / 85


八﹑契诃夫 / 88


九、其他俄国作家 / 90


十﹑易卜生 / 92


十一、莎士比亚 / 93


十二、其他英国作家 / 95


十三、怪物 / 98


十四、简·奥斯汀 / 99


十五、狄更斯 / 102


十六、哈代 / 104


十七、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 106


十八、康拉德 / 108


十九、鲁德亚德·吉卜林 / 109


二十、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 116


二十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 118


二十二﹑萧伯纳和韦尔斯 / 121


二十三、切斯特顿和贝洛克 / 123


二十四、伊夫林·沃和格雷厄姆·格林 / 124


二十五、萨默塞特·毛姆 / 126


二十六、伍德豪斯和克里斯蒂 / 127


二十七﹑阿纳托尔·法朗士 / 129


二十八﹑莫泊桑 / 132


二十九﹑福楼拜 / 133


三十﹑其他法国作家 / 135


三十一、三位西班牙作家 / 137


三十二、华盛顿·欧文 / 138


三十三、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 139


三十四、霍桑 / 140


三十五、朗费罗 / 141


三十六、坡 / 143


三十七、惠特曼 / 147


三十八、梅尔维尔 / 149


三十九、马克·吐温 / 151


四十、亨利·亚当斯 / 154


四十一、亨利·詹姆斯 / 155


四十二、杰克·伦敦 / 156


四十三、海明威 / 157


四十四、托马斯·沃尔夫 / 160


四十五、福克纳 / 161


四十六、弗兰纳里·奥康纳 / 162


四十七、洛夫克拉夫特 / 163


四十八、邓萨尼和托尔金等 / 166


四十九、克拉克和海莱茵 / 169


五十、亚瑟·梅琴和阿尔杰侬·布莱克伍德 / 170


五十一、塞林格和约翰·威廉姆斯 / 171


五十二、美国批评家 / 173


五十三、昆德拉等 / 176


五十四、中东及印度诗人 / 178


五十五、洛尔卡 / 180


五十六、佩索阿 / 182


五十七、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 184


五十八、古代作家 / 186



第四章  历史


一﹑通史 / 190


二、布克哈特 / 191


三﹑赫伊津哈 / 193


四﹑汤因比 / 197


五﹑古代历史 / 199


六﹑中世纪史 / 207


七、文艺复兴史 / 209


八﹑美国历史 / 211


九﹑拿破仑和希特勒 / 218


十﹑凯杜里等 / 221


十一﹑高依坦和格伦那宝姆 / 222


十二﹑凯南 / 224


十三、约翰·卢卡奇 / 226


十四、其他当代历史学家 / 228


十五、旅行文学 / 234


十六﹑传记和自传 / 236



第五章  综合


一﹑罗斯金 / 242


二﹑贝伦森 / 245


三﹑其他艺术史作家 / 247


四﹑托克维尔 / 250


五﹑索尔仁尼琴 / 251


六﹑布鲁姆和埃德蒙森 / 253


七﹑马修·阿诺德 / 255


八﹑马克斯·韦伯 / 256


九﹑索尔斯坦·凡勃伦 / 257


十﹑莫里斯和洛伦茨 / 259


十一、理查德·费曼 / 262


十二﹑托夫勒 / 263


十三﹑理斯曼 / 264


十四﹑菲利普·霍华德 / 265


十五、劳伦斯·凡·德·普司特 / 266


十六﹑弗雷泽等 / 269


十七﹑禅文学 / 271


十八、西藏的智慧 / 274


十九﹑芭蕉 / 276


二十﹑约瑟夫·坎贝尔 / 276


二十一﹑洛夫乔伊、库恩和科学历史 / 278



第六章  科学


一、生物学 / 282


二、 医学 / 286


三、 物理学 / 288


四、化学 / 291


五、科学概论 / 293


六、科学社团 / 295


七、商业和经济学 / 298



附录


批评和辩护 / 303


读者简评 / 308



展开全部

西方人文素描 节选

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跟叔本华一样,也是在黑格尔的影响下逐渐成熟的。叔本华对黑格尔充满敌意并试图忽略他,但克尔凯郭尔却认真对待黑格尔,他大量采用黑格尔的术语,并花了很多时间答复黑格尔的论证。黑格尔致力于研究形而上、逻辑和历史;他很少注意个人,也很少注意伦理。克尔凯郭尔却坚持认为个人是*基本的重点所在,他的著作以宗教和伦理为中心内容,他为了孤独的个人而写作。叔本华是无神论者,克尔凯郭尔则笃信基督教。克尔凯郭尔在对宗教的热忱中融入幽默感。在所有的哲学家中,克尔凯郭尔*富有幽默感;在这方面,他可与卡夫卡媲美。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克尔凯郭尔幽默和诗意的一面,那你就应该去读《这样或者那样》(Either/Or)的前几页。 沃尔特·劳瑞(Walter Lowrie)写了两部克尔凯郭尔传,一部短,一部长。长的那部堪称所有传记作品中的*佳之作,实际上,在迄今为止所出版的各类书籍中也堪称上乘。这部传记从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中引用了很多段落,简直可以认为是克尔凯郭尔本人所作。对克尔凯郭尔感兴趣的读者应该从读这本传记开始。相比较而言,克尔凯郭尔本人的有些著作倒稍嫌枯燥、抽象和黑格尔化了。也可以从另一本书开始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即由霍华德(Howard)和艾德纳·洪(Edna Hong)编辑的选集《本质克尔凯郭尔》(The Essential Kierkegaard)。 在克尔凯郭尔的所有著作中,我个人的*爱是他的《日记》(Journals,简缩本)、《观点》(The Point of View)、《当今时代》(The Present Age)和《进攻基督教世界》(Attack on Christendom)。克尔凯郭尔能够表现出*深沉的严肃感,这在他的《进攻基督教世界》一书中得到了证明。《进攻基督教世界》在修辞方面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这里我试举一例:“像现在这样介入对上帝的公开崇拜是一个罪行,一个严重的罪行,因为现行的崇拜方式距离真正的神圣崇拜实为遥不可及。”《进攻基督教世界》语言清晰、易读易懂。这本书唯一的弱点是篇幅过长,需要节略。 卡夫卡 卡夫卡(Kafka)的作品无疑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但不能毫无保留地称之为“经典”。卡夫卡的小说大部分都未完成,也许是因为卡夫卡找不到绝望的死胡同的出口,也许是因为卡夫卡认为它们不值得完成。卡夫卡告诉一位熟人说:“我的涂鸦,仅仅[是]我个人恐惧的幽灵……没有任何意义。”在遗嘱中,卡夫卡要求销毁他大部分作品。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犹太社区。布拉格当时被捷克人、德国人和犹太人占据。 在他著名的《致父亲的信》(Letter to His Father)中,卡夫卡写道:“您从您的扶手椅上统治世界。您的想法一贯正确,所有其他人的都是疯狂的胡思乱想……您可以批判捷克人,然后批判德国人,然后批判犹太人……直到除了您以外别无他人可供批判。”卡夫卡可以感觉到对犹太社区的那股强烈的敌意:“反犹太主义[将]控制群众。”卡夫卡在希特勒上台之前死亡,但他的预言成真了。他的三姐妹在大屠杀中死亡。 卡夫卡的历史环境影响了他的工作,但他的性情可能对他工作影响更多。 卡夫卡害怕生活,总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身材魁梧、大大咧咧的商人,他并不喜欢他的儿子这个细腻、认真的知识分子。卡夫卡永远不能让他的父亲满意,或者变得像他的父亲,于是他内心充满内疚: 根据你明确表达的看法,我在很多场合下都应该遭鞭笞,但你*终高抬贵手,宽恕了我,[我]渐渐累积了一种巨大的罪恶感。每次我该受责备时,都因你的恩惠而被原谅。 卡夫卡与几个女人有暧昧关系,甚至到了订婚的地步,但他缺乏自信,又对文学尽心尽力,*终无法“纵身一跃”。作决定时他总犹豫不决,如果他终于下定决心,很快就会心生疑惑而要重新思量。卡夫卡写道:“说到犹豫不决,现在有些事情我都知道,事实上,我对其他的一无所知。”卡夫卡恐惧生活,无法放松,这让他夜不能寐,遭受严重的失眠之苦。 他在41岁时死于结核病。 正如其他作家一样,对于卡夫卡来说,文学世界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在“真实世界”里他总感觉不自在。他告诉自己的母亲:“当然,你们对我而言都是陌生人。”卡夫卡对于文学的热情耗尽他在“真实世界”所有的精力和天赋,使他创作出了将狂野的幻想和生动的现实融为一体,优雅简洁,无比幽默的作品。卡夫卡没有试图创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或陈述哲理思辨,他不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古典传统的一分子。他是反英雄传统的一部分,是幽默超现实传统,果戈理(Gogol)的“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鳄鱼”传统的一部分。 卡夫卡厌恶颓废派和虚无主义,喜欢积极肯定的文学。在他所喜欢的作家中有斯特林堡(Strindberg)和契诃夫(Chekhov)。他曾写道:“我非常喜欢契诃夫,有时相当疯狂。”卡夫卡爱好传记和自传,尤其喜欢本·富兰克林(Ben Franklin)的自传。 卡夫卡获得法律学位后,在一家政府保险公司找了一份工作,该公司隶属于奥匈帝国官僚机构。他每年给老板写一份长长的报告。他将这份报告视为一项文学工作,还给他的朋友们分发复本。有一次,他的老板正在表扬他和一位同事时,卡夫卡突然想到这一幕所隐匿的文学潜能,于是开始大笑。 卡夫卡在布拉格文学界有几个朋友,所以能出版一些早期短篇故事。他很引以为豪的**个故事《审判》(The Judgment)是他一夜之间没睡觉一气呵成的。卡夫卡不是一位提前规划写作,然后加工润色的工匠,他用瞬间灵感创作,他的写作不假思索,自然而然。他曾说:“灵感来时,我恐惧而非向往。”1915年1月20日,卡夫卡在其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条:“写作结束。何时再来呢?” 完成《审判》之后,卡夫卡试图写部小说。他的朋友麦克斯·布洛德(Max Brod)说:“卡夫卡如痴如醉整晚整晚地写作一部以美国为背景的小说。”卡夫卡的三部小说中,《美国》(Amerika)是*现实主义的小说,它与其他小说*大同小异,也*少有卡夫卡风格。《美国》受到《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的影响,该书是卡夫卡改善《大卫·科波菲尔》,使其现代化的尝试。 卡夫卡的第二部小说《审判》是他的小说中写得*完整、*受欢迎的。该书写于卡夫卡努力要结婚,努力要离开父母,而*终皆以失败告终的时候。谁能忘却著名的大教堂一幕呢? 大教堂里现在一片寂静!然而K.得要打破这片沉寂,因为他不想留下来,如果在某一个小时内不管周围的情况只管布道是这位牧师的义务,那就让他做吧,没有K.的支持他能将其进行下去,正如K.的出席也没有起到其该有的效果一样。所以,他开始慢慢移动,沿着座位踮着脚探着路直到走到宽敞的中间走道,他继续轻轻地前进,只是他*轻的脚步在石板上弄出叮叮叮的噪音,回旋在拱形屋顶和布道堂内,回声微弱却连续不断,变化多端却规律进行。K.边走着边觉得有点绝望,在空无一人的中间走道自己是个孤独的身影,也许牧师的目光正尾随着他呢。大教堂的宽敞震撼了他,这近乎达到了人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他几乎走到排座*后,就要来到门前的空地了,这时他听到牧师提高了嗓门。他声音洪亮,受过良好训练。这个声音竟响彻整个教堂!但这不是众人集会的布道,他说的话清晰明辨,字字在耳,他大声叫道:“约瑟夫·K.!” 卡夫卡*后的也是*长的长篇小说《城堡》(The Castle)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创作的,书中白雪皑皑的景色没有一丝绿色生机。卡夫卡没有完成这部小说,他也不希望小说得以出版。那他为什么写呢?有人猜测他完全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而为之,出于要释放内心而为之。尽管《城堡》不是一本令人愉悦的书,但读者会喜欢卡夫卡的文笔,会觉得卡夫卡疯狂的幻想很有趣。 卡夫卡的*佳短篇小说和他的长篇不相上下,但短篇的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地阅读卡夫卡的短篇。《变形记》(The Metamorphosis)、《女歌手约瑟芬》(Josephine the Singer)、《饥饿艺术家》(The Hunger Artist)、《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A Report to an Academy)和《地洞》(The Burrow)都值得推荐。卡夫卡的《八个八开笔记本》(Eight Octavo Notebooks)需要剪辑。这些笔记如果剪辑一下的话,会是一本质量甚佳的书。卡夫卡的有些信件也很有趣,我推荐他写给菲利斯(Felice)的信和他的一本题为《我是复活的记忆》(I Am a Memory Come Alive)的文章集。对想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卡夫卡的读者来说,有很多书可供选择。*后,我推荐布洛德的卡夫卡传记,詹诺池(Janouch)的《与卡夫卡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Kafka),以及一个小本卡通书《介绍卡夫卡》(Introducing Kafka)。 托克维尔 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论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不仅是对美国社会的研究,也是对广义的民主的研究,对广义的现代社会的研究。《论美国的民主》是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杰出的著作之一:它哲理性强、思想深刻、易懂易读。《论美国的民主》在很多方面与奥尔特加的《大众的反叛》相似,它足以和奥尔特加的著作相媲美。虽然托克维尔也像奥尔特加,对现代社会基本持批评态度,但是托克维尔的目的是理解,而不是批判,因此,他的批评里面也掺杂着赞美。假如《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用随笔形式写成,假如它被很巧妙地简缩一下,那么它会是一本更好的书,书中的某些章节读来略嫌乏味,还有的地方有重复之感。 托克维尔成熟得很快,又英年早逝。他写《论美国的民主》的时候只有20多岁,他还没完成他计划完成的关于法国革命的多卷本著作就去世了。然而,他的确完成了一部杰作:《旧制度与大革命》(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托克维尔在美国发现的许多特征,如政治和社会的平等,他在法国社会中也有所发现。 按照托克维尔的说法,平等是现代社会*基本的事实。他说,从前人们把自己看作一个阶级、一个团体或者一个帮会的成员,他们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个人,甚至连“个人”这个词都不知道。然而,现代社会实际上不存在阶级,人们不觉得自己隶属于任何人,除了他们自己,甚至连家庭也失去了重要性,只有个人意味着一切。 托克维尔说,现代社会的个人不关心过去与将来,或者宗教与文化。现代社会的个人主要关心钱财。尽管他在生活中疲于奔命,但他没有任何高尚的目标,没有雄心,也没有深刻的思想。托克维尔对西方文明的未来很是悲观,他说: 我担心人们的头脑会永久地缩进一个越来越狭窄的区域,不产生新的思想;我担心人们将劳顿于琐碎﹑孤立和毫无结果的活动之中,人类将在不断的骚动中止步不前。

西方人文素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寒哲(L. James Hammond),美国人,1961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城;198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1年与胡亚非结为夫妻。他的网站LJHammond.com被英国媒体列入最佳哲学网站排名榜中。著有《与思想家交谈》。 译者简介 胡亚非(1955—2009),女,出生于安徽合肥;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学习并获得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美国史密斯学院学习。获得研究生学位后,成为一名中文教师,执教近二十年,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努力。著有《来自两国:故事,随笔,回忆录》。2009年,不幸因病离世。她生前工作的学校设立“胡亚非奖学基金”以奖励优秀的汉语学习学生。网页:blog.sina.com.cn/yafeide。 郑伟,1981年生,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具有国家二级英语笔译翻译专业资格。现任职于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教学、英语翻译。主持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及教研项目多项,发表CN论文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