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作者:舒国滢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536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64.8(6.0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40653
  • 条形码:9787559840653 ; 978-7-5598-406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本书特色

1. 作者权威:著名法学教授、我国法哲学大师舒国滢代表作 2. 内容深刻:内容严谨、雄辩地展现了法哲学思想的体系和精华,是对法哲学重大命题的思辨。 3. 可读性强:适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为读者带来阅读的畅快和乐趣 4. 经典再现:本书是经典著作的再版,上一版上市十年,受到法学界的一致赞许。本版本进行了修订及注释,对问题背景及发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讲解。 5. 广受欢迎:入选多所高校法学院学生必读书目。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法律哲学专著。本书共有8章、64个命题,每章又由8个命题以及命题展开的内容构成。其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哲思性强。 作者分别探讨了世界、理论与逻辑,宣示一种逻辑进路的哲学立场;法学、法哲学与法教义学的关系;法、存在、行为与规范;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关系,力图证明法律规则是“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证成规范”;法律体系、结构与效力的概念及关系;规范承受者对法律的服从、抵抗;价值多元、普遍共识与论证;时间、历史、人与法治等问题。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目录

一、世界、理论与逻辑

命题 1 这个世界是由理论表述的

命题 2 所有表述这个世界的理论都是不完全的

命题 3 表述世界的理论之间是相互竞争的

命题 4 相互竞争的理论并非不存在基本的约定

命题 5 这些理论约定的基础就是人类思想所共有的逻辑

命题 6 承认这些逻辑的认识论根据在于人类的理性

命题 7 人类的理性是不证自明的

命题 8 理性的毁灭是一切理论的*终毁灭

二、法学、法哲学与法教义学

命题 9 法学是充满理论争议的学问,但也有自己的理论约定

命题 10 法教义学确定法学的基质和问学方式

命题 11 法教义学沉默之处,便有法哲学

命题 12 法哲学的目的在于使法学思想在逻辑上得以清晰

命题 13 法哲学的使命不是改造世界,而是认识世界

命题 14 法哲学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反思、解释和批判

命题 15 法哲学是多元的,但不必然是混乱的

命题 16 法哲学的命运不是死亡,而是再生

三、法、存在、行为与规范

命题 17 法作为非物理存在,是由人类创设或约定的

命题 18 人类创设或约定法,在于规制人的行为

命题 19 法对人类行为的规制具有规范性

命题 20 行为规制的规范性可以通过人类行为的逻辑加以辨识

命题 21 人类行为与其应归结的后果之关系不能看作是因果关系

命题 22 在逻辑结构上,法律规则乃行为规则与裁判规则的结合

命题 23 若无裁判规则,法就失去其所应有的本性

命题 24 无论行为规则,还是裁判规则,都是通过语言建构的

四、概念、规则和原则

命题 25 从语言上看,法是由法律概念构成的体系

命题 26 法律概念是对经验生活素材的提炼和抽象

命题 27 法律概念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

命题 28 没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无以构成,但法律概念本身不能说明法律规则的性质

命题 29 法律规则排除任何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合法律性判断,并由此成为刚性的独断理由来源

命题 30 法律原则并不是行为规范,不直接构成行为理由

命题 31 法律原则可以用作裁判规则,但必须具备条件

命题 32 法律原则的适用不是“非此即彼”的

五、体系、结构与效力

命题 33 凡法律规范均构成体系,并在法律体系结构中有效

命题 34 离开法律原则,无从认识法律体系的结构

命题 35 法律体系结构诸关系通过法条加以展开

命题 36 法律体系的运行功能在于规范内部统一和因应外部变化

命题 37 法律体系是动态的

命题 38 法律体系的效力不能由法律体系本身证明,它的效力基础在体系外部

命题 39 法律体系是经赋予并确认有效的

命题 40 法律体系是制度化的,依靠制度化运作

六、服从、抵抗与宪法权威

命题 41 法律体系在形式上要求规范承受者个人或集体遵行和服从

命题 42 规范承受者个人或集体自愿遵行和服从法律,必然来自自我的内心认同

命题 43 基于自我的内心信念,规范承受者个人或集体,也可能抵抗法或法律体系的效力

命题 44 规范承受者个人或集体抵抗法律体系的效力必然首先表现为对制度化力量的抵抗

命题 45 对制度化力量的抵抗将会造成法律体系的“合法律性危机”

命题 46 尊重宪法权威是避免“合法律性危机”的必要条件

命题 47 宪法权威的失落,意味着整个法律体系的解体或崩溃

命题 48 重建宪法权威,有赖于整合规范承受者个人或集体的法律确信,并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

七、价值多元、普遍共识与论证

命题 49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每个人对于法或法律体系,均持有各自不同的主观价值判断

命题 50 对于法或法律体系持各自不同的主观价值判断,必然造成价值判断上的争议和冲突

命题 51 即使有统一的法或法律体系,仍会存在个人或集体的实践差异

命题 52 解决价值判断上的争议和冲突,应首先寻求具有可公度性的评价法律的标准

命题 53 寻求具有可公度性的评价法律的标准,必须通过“公共领域”的理性论辩

命题 54 理性论辩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论证规则

命题 55 理性论辩的目的在于使听众信服并形成共识

命题 56 不通过理性论辩,无以证成对法或法律体系的反驳或质疑

八、时间、历史、人与法治

命题 57 一切法律均处于一定的时间结构之中

命题 58 法律的历史并非空洞的时间序列

命题 59 因为有了人,法律的历史才不是空洞的

命题 60 法律是人的造物,人也被法律塑造

命题 61 不同时代的法律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类形象

命题 62 人治是理想的,但未必是现实的

命题 63 法治不是完美社会的完美原则,但无法治则无完美的社会

命题 64 世界的未来尚未可知,法治的使命尚未完成

参考文献 496

一、外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含汉译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节选

法哲学是有诱惑性的,不是因为它的平实朴素,而是因为其所 讨论主题的严肃性与深刻性。本书作者同样本着学科专业主义的规 准和诫命从事写作,当然,这个诱因也必定是来自专业内部的,即 源自约翰·奥斯丁及其后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之提问方式、论述方 式所构成的挑战。毫无疑问,当今几乎所有从事法哲学研究的人似 乎都必须在下面这些人,即汉斯·凯尔森、赫伯特·哈特、罗纳 德·德沃金、约翰·罗尔斯、约瑟夫·拉兹、尤尔根·哈贝马斯以 及罗伯特·阿列克西等所限定的问题域中来寻找各自的立场、进路 和方法。本书的写作显然受到了上述诸位法学巨擘之思想的激励, 故而试图将他们的问题串连在一起,间或予以回应与解答。

法哲学沉思录(增订注释版) 作者简介

舒国滢,湖北随州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美学、法学方法论。著有《在法律的边缘》《法哲学:立场与方法》《法哲学沉思录》,译有《法律智慧警句集》《法律论证理论》《论题学与法学》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