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作者:杨昌鸣等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0.3(7.2折) 定价  ¥6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版权信息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我国古人科技和艺术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其传承发展至今,却面临日渐消亡的危险境地。本项目是在我国大力开展非物质保护工作的背景下,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保护传统建筑的核心内容,虽然传统建筑的许多做法已经失传,但有很多传统建筑类型的营造技术和工艺仍在中国各地沿用,并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传承下来,成为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营造技艺的系统整理和记录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辑已出版 10 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二辑共 10 个项目,使这套书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建筑营造技艺和传统文化,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深化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填补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领域的学术空白,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物质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内容简介

本丛书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涵盖全国各地、各民族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类型及营造技艺流派,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填补了建筑营造研究领域的空白,将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 本书从侗族木构建筑的历史入手,在分析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的基础上,对侗族传统村寨的聚落空间构成、木构建筑的类型和结构、民居的构架设计原理以及营造技艺等进行了介绍。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还选取了侗族鼓楼、风雨桥、禾仓这三个典型类型,对其具体的建筑技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此外,书中也简略介绍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相关文化习俗,可以从不同侧面丰富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理解。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目录

**章 侗族传统建筑的分布概况与环境影响
**节 侗族传统建筑的分布概况
第二节 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第三节 社会环境及其影响

第二章 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构架设计原理
**节 结构体系
第二节 构架设计原理

第三章 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类型、工匠、材料与工具
**节 建筑类型
第二节 建造者和设计者——木匠与掌墨师
第三节 常用建筑材料
第四节 常用工具

第四章 侗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节 民居的平面与构架
第二节 民居的营造工序
第三节 民居的营造习俗与仪式

第五章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
**节 鼓楼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 鼓楼的装饰技艺
第三节 鼓楼的营造流程
第四节 鼓楼的营造习俗与仪式

第六章 侗族风雨桥营造技艺
**节 风雨桥的构架
第二节 风雨桥的设计
第三节 风雨桥的用料经验
第四节 风雨桥的营造流程
第五节 风雨桥的营造仪式

第七章 侗族禾仓营造技艺
**节 禾仓的类型和主要构件
第二节 禾仓的营造流程

结语 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作者简介

刘托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艺美术馆原常务副馆长,博士生导师。参与了《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学大系》等大型国家重点项目的撰写工作,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数十篇有关传统建筑方面的专业论文。 杨昌鸣等编著: 杨昌鸣,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建筑研究工作,曾多次参加中国传统村落评审及现场督察。出版和发表有《伊斯兰建筑》(译著)、《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侗寨建筑》、《云南傣族寺院与佛塔》、《泸沽湖畔洛水村》等论著。 陈筱,浙江大学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学学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4至2016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至2014年参与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先后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湖南坪坦河流域和广西三江流域的侗族村落开展建筑人类学调查。已在《城市规划》《文物》《建筑创作》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乔迅翔,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主持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基于传统营造技艺抢救整理的我国穿斗架分类区系与传承研究”“南方土司建筑研究”等,已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宋代官式建筑营造及其技术》获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出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