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出版社:其他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版权信息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从大众传播与民俗文化的互动关联入手,全面梳理民俗文化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的话语体系构建和存在形态。内容共有四章: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的互动,媒介传播语境下民俗文化的话语体系构建,民俗文化传播机制的传承与创新,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价值趋向。本书特色是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播机制、生存状态、价值趋向,不仅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目录

绪论

**章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的互动
**节 传统社会中民俗文化的生存和传播
第二节 媒介社会与民俗文化传播介质新变
第三节 现代媒介传播对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节 历史话语与现实话语的交汇和融合
第二节 本体话语与传播话语的转换和重构
第三节 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共存和互动
第四节 民族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契合和统

第三章 民俗文化传播机制的传承与创新
**节 传统社会民俗文化的传播机制与民俗生活
第二节 民俗文化传播流程的新变与当代民俗生活
第三节 传播环境的变迁与民俗文化的自我救赎

第四章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价值的当代性
**节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媒介传播与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第四节 民俗文化与国家主流价值观念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节选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二)建构平台的互渗性  大众传播的媒介多种多样,除了互联网络,还有电视、广播、书籍、报刊、电影等。在后传媒时代,各种传播媒介交相渗透,在民俗文化的传播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相声为例,相声是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以滑稽的对话、说唱、笑话等引起观众发笑,同时又寓庄于谐,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但往往又有一些粗鄙不堪的内容和语言。新中国成立后,以侯宝林为代表的相声大家针对相声中的粗俗内容和语言进行改革,提升了相声的品位,拓宽了受众群体,使相声艺术迅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世纪之交,侯宝林、马三立、马季等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逝世,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以往,人们可以从舞台、电视上,或者从无线广播里欣赏相声,但受到时空的限制比较大,需要按时收看或者收听。现如今,从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如喜马拉雅、相声胡同,就可以随时随地收听,相声表演不再一定要直面观众,离开了舞台和观众的互动,仅仅有声的传递仍然能满足听众的需求,更有一部分听众,离开了相声无法人眠。相声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在德云社现场听相声,可以在电视节目上观看相声表演,还可以在收音机和手机上听相声。各平台之间并行不悖,互相影响渗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而且一定程度上多元构建了相声的传播模式。  有声平台打破了时空的桎梏,解放了受众的双手和眼睛,碎片化程度更高,深度探寻受众的心理需求与情感认知,成为传统媒介变革的突破口,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的报告,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4.25亿人,2019年大约4.89亿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5.42亿人。”喜马拉雅,作为全国领先的音频平台,“2019年10月17日,喜马拉雅宣布其用户数突破6亿大关,活跃用户的人均日收听时间超170分钟,音频市场开始进入深耕阶段”。被业内人士称为线上音频领域“国家队”的“云听”客户端,也是适应广播听众向声音用户转变的趋势,推进广播转型升级的产物。更加发人深思的是,“云听”众多内容中*受欢迎的是有声书,而高居有声书排行榜首位的是网络小说《斗罗大陆》,收听量以千万人次计。这部由笔名为“唐家三少”的著名网络小说家创作的穿越玄幻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唐三克服种种困难,苦心修炼为神,铲除斗罗大陆上的邪恶,*终成为*强者的故事。两者的合作共赢,体现了网络平台与广播资源融合的趋势。《斗罗大陆》的传播不限于网络和文字,还有纸质图书、动漫和游戏,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这部经典的玄幻网络小说的传播模式,意味着不同传播媒介的交相网织、互为渗透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再以唐七公子的网络玄幻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它讲述的是上古神话的世界里,青丘帝姬白浅与九重天太子夜华三生三世的爱恨纠葛故事。自2008年开始从网上连载走红,收获了大量忠实粉丝,各大平台新浪读书、腾讯读书频道、红袖添香小说等均有连载。2016年11月,荣登“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网络版本的炙手可热,引起了多方媒介的关注,还间接带动了其他相关商业链。2009年1月,沈阳出版社出版了同名纸质图书,后又衍生出了纪念版、纪念画册、漫画版等;2017年1月,由杨幂、赵又廷、迪丽热巴主演的电视剧版在各大卫视播出,根据百度数据统计,东方卫视的平均收视率达到1.288;2017年8月,由刘亦菲、杨洋主演的同名电影上映,首日票房破亿。不同的媒介通过对小说的适度改编,以契合于自身的叙事和传播,在发行量和收视率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当然也给资本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

媒介传播与中国民俗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

  周忠元,男,汉族,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评论、艺术理论与批评、俗文学研究、民俗文化传播等学术领域的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多项省级社科奖。    付玲玲,女,1981年出生,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唐宋诗词和民俗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