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中 图 价:¥26.0(6.2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210138
  • 条形码:9787570210138 ; 978-7-5702-101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本书特色

周国平30年教育小语。 在论教育的名言中,我特别喜欢这一句俏皮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起,剩下的才是教育。 那么,那个剩下的配称之为教育的东西是什么呢?依我看,就是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对知识充满兴趣,第二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在知识面前拥有自由。 ——周国平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内容简介

周国平30年的经典教育小语。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到底教的是什么?培育的又是什么?作者从“教育必须回归人性”的角度——关注“人”的本质、孩子的阅读与成长、好奇心、素质教育、生命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剖析教育的本质,以及现实教育的各种怪像和弊端。 或许如作者所言:教育的本意是唤醒灵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目录

**辑让教育回归人性
教育的七条箴言 / 003
向教育争自由 / 008
教育小论 / 010
教育小语 / 013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 016
教育的目的 / 018
漫谈教育 / 031
儿童教育五题 / 042
谈谈幼儿教育 / 046
第二辑阅读与成长 / 051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 053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 056
读永恒的书 / 058
书中的育儿世界 / 060
青春期的阅读 / 063
让穷孩子们仰望星空 / 065
阅读小语 / 067
阅读与成长 / 071
直接向大师学习 / 095
第三辑神圣的好奇心 / 119
智慧和童心 / 121
孩子的独立精神 / 123
拯救童年 / 124
孩子的心智 / 127
神圣的好奇心 / 130
思考比知道重要 / 133
儿童与哲学 / 135
圣诞老人 / 137
孩子比大人幽默 / 141
第四辑对父母们说 / 143
何必名校 / 145
发现的时代 / 148
父母们的眼神 / 155
怎样做父母 / 157
让家长们结束恐慌 / 159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 162
对父母们说 / 167
做父母的*高境界 / 170
当孩子思考人生难题 / 172
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 174
面对应试教育的方略 / 176
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 / 178
兴趣为王 / 182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 184
第五辑人生成功的真谛 / 187
成功的真谛 / 189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 191
快乐工作的能力 / 194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197
青年与幸福 / 199
第六辑生命教育 / 219
尊重生命是*基本的觉悟 / 221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 223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 226
生命教育八题 / 22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233
第七辑剩下的才是教育 / 235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 237
尼采反对“扩招” / 239
剩下的才是教育 / 242
功利化教育与其中的学生 / 245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 248
人文精神与教育 / 251
第八辑道德的教育 / 271
这个世界会好吗? / 273
道德的根本 / 275
**重要的是做人 / 284
展开全部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节选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一个五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后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他心中顿时充满惊奇:没有一只手去拨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从这个时刻起,他相信事物中一定藏着某种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面对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伟大的创造之路往往始于童年的某个时刻,不但科学家如此,其他领域的精神创造者很可能也是如此。1997年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是一位大剧作家,他从小就喜欢和两个弟弟一起演戏给别的孩子看,不过当时他并不把这看作戏剧,而只是当作游戏。正是根据亲身经历,对于“究竟是谁发明了戏剧”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是儿童发明的,没有游戏就不会有戏剧,剧作家和演员不过是把儿童的游戏当作职业干的人而已。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 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些诺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性质,1986年化学奖得主波拉尼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和小说家一样,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用自己讲的故事来为看似杂乱的事物寻找一种联系,为原因不明的现象提供一种解释。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譬如说,自然科学是针对自然界的问题讲故事,社会科学是针对社会的问题讲故事,文学艺术是针对人生的问题讲故事,宗教和哲学是针对终极问题讲故事。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让教育回归人性(升级版)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1945年生于上海,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幸福的哲学》《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