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环境与人生

作者:刘向前,著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境与人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415019
  • 条形码:9787568415019 ; 978-7-5684-1501-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境与人生 本书特色

《环境与人生》作为大学生“人生”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立足于高校,以环境与育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探讨了环境因素影响的自发性与育人的自觉性的关系,探讨在时代发展中如何优化环境以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更是探讨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如何参与创设更优的教育环境助力自身的成长,为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基础。

环境与人生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马克思主义承认环境对人的强大影响,也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本书立足高校,以环境与育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探讨了环境因素影响的自发性与育人的自觉性的关系,探讨在时代发展中如何优化环境以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更是探讨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如何参与创设更优的教育环境助力自身的成长,为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基础。本书分为八章,从论述环境育人开始,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本,再从涵育良好品行、树立网络思维、发挥先锋作用、培育健康心态、激发感恩品质、抒写家国情怀等几个方面论述环境育人的具体实施。

环境与人生 目录

**章 学校即社会——环境与人生导论 一、环境育人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环境育人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环境育人思想 二、德育环境思想 (一)德育环境类型 (二)德育环境思想简述 (三)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作用 三、高校育人环境 (一)高校环境育人理论基础 (二)高校育人环境作用分析 (三)高校学习型公寓建设 第二章 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一、服务育人环境 (一)服务育人概念及相关理论 (二)高校服务育人实践历程 (三)建设高校服务育人环境 二、提高服务能力 (一)服务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服务对象的常见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服务能力 三、在服务中成长 (一)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二)转变学生工作服务理念 (三)学生服务工作现存问题 (四)搭建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 第三章 以文化人——涵育良好品行 一、文化育人环境 (一)文化育人环境建设理论阐述 (二)文化育人环境的结构 (三)文化育人环境建设的时代召唤 二、推进文化教育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二)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三)发挥高校文化教育功能 三、涵育良好的品行 (一)大学生良好品行的内涵 (二)大学生良好品行的化育 (三)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四)重视潜移默化作用 第四章 以网为器——树立网络思维 一、网络育人环境 (一)网络育人环境界定及理论 (二)网络育人的表现形式及变化 (三)网络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二、优化网络环境 (一)网络育人积极发展 (二)发挥社会引导作用 (三)完善网络育人机制 三、提升网络素养 (一)实现网络文化教育功能 (二)提升网络素养自我教育 (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四)树立学生网络道德示范 (五)优化网络素养培育环境 第五章 以德润行——发挥先锋作用 一、组织育人环境 (一)组织育人环境的基本内涵 (二)组织育人环境的现状分析 (三)组织育人环境的建设路径 二、发挥“三自”育人功能 (一)“三自”育人的作用 (二)“三自”育人的目标 (三)“三自”育人的实现途径 三、勇担先锋责任 (一)大学精神的先锋作用 (二)大学文化的先锋示范 (三)学生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四)团学组织的先锋作用 第六章 以爱为冕一一培育健康心态 一、心理育人环境 (一)校园心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心理环境的育人功能 (三)校园优良心理环境的建构策略 二、走进内心深处 (一)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三)高校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方式 三、培育健康心态 (一)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提高校园心理环境的硬实力 (三)增强校园心理环境的软实力 第七章 以情暖心一一激发感恩品质 一、资助育人环境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内涵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二、实施精准资助 (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概念与意义 (二)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建构 (三)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应用 三、传递励志感恩 (一)感恩意识淡漠的表现方式 (二)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对策 (三)“一元钱”工程感恩教育实践 第八章 行是知之始——抒写家国情怀 一、实践育人环境 (一)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研究现状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优化 二、打造实践熔炉 (一)采用弹性学分制 (二)建构高质量教师队伍 (三)强化校企合作制 (四)加强科技创新活动 (五)创建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机制 三、书写人生华章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