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作者:梅雨墨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35.5(4.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70.9(7.9折)定价  ¥8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233964
  • 条形码:9787514233964 ; 978-7-5142-339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初雪如初恋》《摄山钟灵秀,绵延枫叶缘》《情系上林湖》《夜雨剪春韭》《江南雾中雨》《瓦岗草木(四章)》《大漠夕阳》《冬夜围炉》《风恋之歌》《曾祖母的嫁妆》……本书收录的散文作品,每篇都有其独特魅力,是作者运用其或独到、或浓厚、或徜徉的笔尖功力,向读者展现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是一本值得收藏、具有一定收藏意义的散文作品合集。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内容简介

《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是梅雨墨主持编纂的散文集。 近几年来广大作者在西散原创平台及期刊上发表了数千篇散文,梅雨墨从中精选出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囊入此书中,并进行整理归纳,*终分为《风雅颂》《解语花》《菜根香》《纸上雪》4辑。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目录

**辑 风雅颂
古现东村的亮点
牧羊姑娘放声唱
母亲的高粱宝贝
牵着肖邦的手
飞雪千年心依旧(外一篇)
却金碑与还金亭
张掖的底色
草原深处的蒙古大帐
古窑
江上往来人
一辆红棉牌自行车
*好的报答
偶因梁燕识素心
望春花
清华荷塘满芬芳
古韵西安
永驻灵魂深处的板胡声
冬日印记
追思月亮
一场向着诗和远方的执着行走
千年极品黄鹤楼
苍苍黄岗横翠微
崖壁上的棠梨树
我的林场
我在千山万水间
别了,求天喊雷的日子
秦时明月照里耶
第二辑 解语花
墙角儿那株仙人掌
心灵深处的阴晴圆缺
饮一杯花前雨露,品一味人生禅茶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七夕
看戏
钦州湾探宝
姐姐老师
偷得浮生半日闲
百步坎:流逝的记忆
天津印象
包一顿荠菜饺子
生命里的那些树
光的启示
夜宿篁岭
校园那棵女贞树
回眸汶川
别样的山,别样的城
爆米花
父母的风雨爱情
永恒的记忆
一块上海牌手表
闪光的童心
渔趣
石狗不老
野蔷薇
一只黄色的小皮箱
悦轩学骑“马”
岁月知味
第三辑 菜根香
我的父亲
夏夜故事会
下雪的日子
清明并不雨纷纷
梦萦故乡
一碗山芋粥
一把旧菜刀
黄须杠条
忆祖母
老屋
并不是每个背影都会有归期
挂在枣树上的记忆
难忘儿时过年
家乡之路
倭瓜
弯弯村路
养猪的记忆
油端子
土路
儿时乡村家里的那炕围子画
故乡麦收,记忆深处的底片
老家的年夜饭
拾牛粪
母子
婆婆的目光
家乡那些事
腌菜
赶庙会
母亲那碗手擀豆杂面
第四辑 纸上雪
秋夜,用月光取暖(外一篇)
怀念雪
那一席月光
137度爱恋
海上天涯
四季烟柳
世间*暖是深情
那些暗香浮动的味道从未走远
芦花白,芦花美
秋殇
独坐深秋
知秋

初雪如初恋
摄山钟灵秀,绵延枫叶缘
情系上林湖
夜雨剪春韭
江南雾中雨
瓦岗草木(四章)
大漠夕阳
冬夜围炉
风恋之歌
曾祖母的嫁妆
冬记
月下婵
春天里的收获
岁月里有雨,亦有温柔
秦淮河里流淌的小花
岁末遥思
展开全部

鸿烈 :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 节选

古现东村的亮点 王宗仁 不可否认,在离开故乡的这几十年里,我从来没有淡薄过怀念它的印象。相反,越是走得远,离开的时间越长,竞反而感到她一直跟随在身边。这次来到烟台,应该是第三次了吧,但确实不曾记得它怀抱的这个古现东村。不知何故**次相遇就觉得那么熟悉,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路旁那高低参差的土木结构房舍,房墙头开始泛黄的小草,特别是从屋顶飘散出来的,不知是炊烟还是工匠铺铁砧上带着火星的烟火闻着就很亲切。汽车从停放着的一堆自行车旁驶进一条窄狭的胡同,眼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街门,一辆马车停在门前。一侧的麦秸垛是一个时令消失的纽扣。村委会办公室到了,我看见一只鹰以翅膀和身躯组成十字,从远处飞翔而来,是欢迎我们吧!我立时感到离土地很近,离太阳也近了,闻到了泥土和庄稼苗的味道。 我在这个420户人家1260人口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村庄采访,接触到了村里几个带头人和他们上级的领导。非常之人的非常之功。他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古现东村遇上他们算是村庄的幸运,也是我此次采访的机缘。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就是这种难以抹掉的感觉。 “有子能文何必贵,做官致富不如贫。”这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忠在我落座后,给我说出的一副对联,当然是与古现东村有密切关联的对联。我听了好像有人给我心里点了一盏灯,眼前豁亮,灵魂都在颤动。好个何必贵,不如贫!这是对高贵与贫贱、奋斗与享乐超拔的深刻解读!我逮住这对联不放,让他再说一遍。于是他抬高嗓音又复念了两遍,声如洪钟。我细细扫瞄了一下这位村庄书记,印象是:略显方形的结实的脸盘上那双眼睛格外饱满,给人的感觉说话的声音像从眼睛里发出(后来村里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冬天的风雪越大,他说话的声音越响)。村里人都知道书记有读书的习惯,总是在随身的提兜里放上一两本书或报纸。可见知识充实了他,磨砺了他。就凭他一见面就把这副对联送给我,我便觉得他既像我曾经见过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又不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这时他指指坐在身旁的《古现东村志》执行主编徐志明说:“让我们的秀才给你讲讲这副对联吧!”老徐便讲了起来: “这副对联原是古现东村爱国志士王懿荣的家训对联,王氏家族被誉为科举之家,出过27名进士,63名举人;又是官宦世家,县令至尚书140多人,另有104人无功名记录但有官职;还是文化世家,著书立说诸多。这个家族清廉做官,倾心为民,无一个人有贪腐劣迹。” “一族廉政清纯,满村受益荣光!”王书记插话。 王氏家族给古现东村带来了宁静的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全村人弘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热爱生活,勤俭持家,村庄多次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发区和烟台市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先进称号。一个家族的家训,上升为400多人一个村庄的村魂。这个数代人的传承,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淬炼后的提纯,质的飞跃。我们这个世界有那么多色泽和光芒,岁月在时光里老去,唯有后来人不断忠诚它,信仰不变,给它淬火添彩,它才能超越生死,在纯洁中存活,亮于原色。 其间,王明忠把一本很厚的书递给我,说:“你采访需要的素材,它都会满足你。”我接过一看,是一本《古现东村志》,方志出版社出版,23万字,沉甸甸的。它是全国**批24本名村志中的一本。2016年评为全省优秀村志。我说:“这本村志对我写作当然会有很重要的帮助,但是我要的素材更多的还是活的有生命的,你们讲出来的故事都是带着土地的味道,庄稼的味道,就是有生命的!”我们都笑了! 提起村志,不能不提到执行主编徐志明。而徐志明却说,不能不提到王明忠书记,他是村志的编审,是他具有超远的眼光,我们古现东村才有了这本有特色的村志。超远眼光?何以见得? 不必说在古现东村,就是周围十里八乡的人,大家都对他投以敬佩的目光。他做事的远行目光,交友访道,不被常规束缚的言行,加深了他名声的传播。他总是干别人很少干过或干了没干好的事。对于编写这本村志,他一开始就站在高处去规划,具体负责编村志的同志拟订了一个方案,他看后不满意,明确提出:我们的村志绝不能搞成一般的大事记,而是要把古现东村*有亮点*有特色的事挖掘出来,记录在案。他再三提醒编写组:大事不一定是亮点。 好一个大事不一定是亮点!滴水中的太阳,溪流里孕蕴的波涛!谁能不愿意捧起这片阳光! 什么是东村志的亮点呢?P2-3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