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6cm 页数: 452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2.1(4.9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271097
  • 条形码:9787568271097 ; 978-7-5682-710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履带车辆的直线行驶、转向和垂向运动规律。针对3个方向的运动,本书相关章节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力学建模与运动特性分析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各方向运动的评价方法、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此外,本书针对履带车辆的行驶通过性能也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给出了履带车辆通过性能的分析方法。书中纳入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履带车辆研究的一些成果,更新了部分经验数据。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履带车辆设计的科技人员参考。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目录

第1章 履带装甲车辆直线行驶力学
1.1 车辆直线行驶运动学
1.1.1 履带运动学
1.1.2 车辆整体运动学
1.2 履带与地面的相互作用
1.2.1 土壤的力学特性
1.2.2 地面对车辆的作用力计算
1.2.3 履带牵引力和滑转率关系
1.2.4 挂钩牵引力
1.3 车辆直线行驶的内部损失和效率
1.3.1 车辆动力需求与供给
1.3.2 动力装置及其特性
1.3.3 动力装置的功率损失及其效率
1.3.4 传动装置的功率损失及其效率
1.3.5 履带行驶装置的功率损失及其效率
1.3.6 车辆的总效率
1.4 直线行驶时作用于车辆上的外力
1.4.1 车辆重力G
1.4.2 挂钩阻力Rg
1.4.3 地面法向反力N
1.4.4 空气阻力Rk
1.4.5 车辆行驶的地面变形阻力Rf
1.4.6 车辆牵引力F
1.5 车辆直线行驶动力学方程
1.5.1 车辆质心运动方程式
1.5.2 发动机牵引力
1.5.3 质量增加系数δ
第2章 车辆直线行驶快速性
2.1 车辆的动力性
2.1.1 牵引特性和动力特性曲线绘制
2.1.2 动力特性曲线的应用
2.1.3 改善装甲车辆动力特性的措施
2.2 车辆的起步与加速性
2.2.1 车辆的加速过程
2.2.2 加速**阶段分析
2.2.3 加速第二阶段分析
2.2.4 加速第三阶段分析
2.2.5 提高有级式机械传动车辆加速性的措施
2.3 车辆的功率利用性
2.4 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2.4.1 车辆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2.4.2 车辆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5 车辆的制动性
2.5.1 制动性及评价指标
2.5.2 制动力
2.5.3 制动距离
2.5.4 不同制动方法的制动效果分析
2.5.5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5.6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2.6 采用液力传动系统的车辆动力特性
2.6.1 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6.2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2.6.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特性
第3章 坦克的牵引计算
3.1 确定发动机的*大功率
3.2 确定坦克的传动范围
3.3 确定排挡数目及中间排挡的划分
3.3.1 按几何级数划分排挡
3.3.2 按典型阻力划分排挡
3.3.3 按每挡功率利用系数划分排挡
附录 坦克牵引计算实例
第4章 坦克转向运动学和动力学
4.1 概述
4.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4.1.2 转向性和转向性评价指标
4.1.3 履带式车辆转向的特点
4.2 转向运动学
4.2.1 履带运动学
4.2.2 整体运动学
4.3 转向动力学
4.3.1 作用在坦克上的外力
4.3.2 作用在坦克上的外力矩
4.3.3 转向阻力系数
4.3.4 转向所需牵引力和制动力
4.4 纵向力和横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转向
4.4.1 纵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转向
4.4.2 横向力作用下的坦克转向
4.4.3 离心力作用下的坦克转向
4.4.4 结论
4.5 转向阻力系数实验原理
第5章 坦克转向功率平衡和牵引计算
5.1 转向机构的分类
5.1.1 根据转向运动学系数分类
5.1.2 根据功率传递路线分类
5.1.3 按照规定转向半径数目分类
5.2 转向功率平衡方程式及转向时外阻消耗的功率
5.2.1 转向功率平衡方程式
5.2.2 外阻力消耗的功率
5.3 单功率流转向机构功率平衡和牵引计算
5.3.1 二级行星转向机构简介
5.3.2 操纵停车制动器转向
5.3.3 操纵转向制动器转向
5.3.4 具有独立式转向机构坦克的反转向
5.3.5 对二级行星转向机构的评价
5.3.6 差速式单流转向机构简介
5.3.7 对单功率流转向机构的评价
5.4 双功率流传动原理
5.4.1 概述
5.4.2 双流传动功率的分流和汇流
5.4.3 双流传动的运动学
5.4.4 直驶时两路功率的分配
5.5 液压转向双流传动功率平衡和牵引计算
5.5.1 概述
5.5.2 液压转向双流传动运动学
5.5.3 液压转向双流传动动力学
5.5.4 转向功率平衡和转向牵引计算
5.6 复合转向双流传动功率平衡和牵引计算
5.6.1 液压与机械复合转向
5.6.2 液压与液力复合转向
5.7 液压机械连续无级传动
5.7.1 液压机械连续无级传动原理
5.7.2 液压机械连续无级综合传动
第6章 车辆的平稳性
6.1 概述
6.1.1 平稳性概念
6.1.2 研究平稳性的原因
6.1.3 平稳性的研究方法
6.2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履带装甲车辆平稳性的评价指标
6.2.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6.2.2 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6.2.3 履带装甲车辆平稳性的评价指标
6.3 随机信号分析基础知识
6.3.1 随机信号分析基本概念
6.3.2 信号的谱分析
6.3.3 功率谱与概率统计特征
6.4 路面不平度统计特性
6.4.1 路面不平度概念
6.4.2 路面不平度的谱描述
6.4.3 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
6.4.4 空间频
展开全部

装甲车辆行驶原理 作者简介

胡纪滨,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车辆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奖励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无人车辆技术、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辆传动理论与技术,长期从事履带与轮式车辆总体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等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SCI/EI检索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8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