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作者:池上裕子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43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8.2(4.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4453
  • 条形码:9787549634453 ; 978-7-5496-3445-3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本书特色

【关于本书】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七卷,讲述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明朝万历年间。 日本史学家池上裕子的经典力作,从民众的视角看战国英雄 战国史名家池上裕子曾凭借《战国时代社会构造的研究》一书获角川源义奖,在国/内外读者群体中都享有极高声誉,尤其重视对战国时代民众与农村生活的研究,对英雄人物则常有不同于定论的评价。 以人物命运沉浮串联起时代发展脉络,一部宏伟的安土桃山时代史 聚焦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以详实的史料为底,集中描写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代霸主相继掌权的过程,既表现英雄人物真实的一面,也着眼于无名众生的悲欢,勾勒出这个时代不同势力、团体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云图,以生动而冷静的笔法描摹众生相。 从“战国时代”看中日异同,打破定势思维与偏见 自当年明月的“村战”论之后,读者对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规模常抱有类似误解,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将跟随史学威权的笔触,打开视野,重新认识东洋邻邦的历史真相。 【关于“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文版)共十卷。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郑重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名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国/内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颇具风格。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内容简介

  这是乱世的尾声,也是两百年和平盛世的先声。自应仁之乱以来,日本列岛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一百年,伴随着无数旧事物的毁灭,新事物诞生,社会发生转型,无数英雄崛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继掌权,规定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

织田信长率先兴兵统一天下,建设都市、颁布重商政策,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丰臣秀吉取而代之,建立关白政权,实行检地与土地改革,但仅为一代之主;乱世终结于德川家康之手,江户幕府成立,太平盛世到来。同时,民众结成团体反抗威权,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暗中左右着历史的走向。

本卷立足于一个世界格局日益动荡、不同文化圈交往频繁的时代,以靠前视野解读三代霸主的行为逻辑,力图还原真实的人物性格,并剖析日本列岛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性。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目录

**章天下布武

**节信长上洛

第二节将军与信长

——打错算盘的双头政治

第三节反信长同盟的结成与解体


第二章信长与都市、流通

**节长岛、长筱、越前攻略

第二节修筑安土城

第三节使用金银的经济


第三章遭遇挫折的人间之神

**节濑户内海势力集结

第二节本能寺之变

第三节天下人的构想


第四章关白政权成立

**节天下布武路线的转换

第二节就任关白

第三节总无事令与平定战


第五章检地与刀狩

**节重新研究太阁检地

第二节刀狩令与海盗停止令

第三节身份法令与基督教禁止令


第六章村落社会

**节村落自治与领主

第二节百姓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农道与兵道


第七章丰臣秀吉的重商政策与都市发展

**节对流通和贸易的促进和掌控

第二节创造新的都市空间

第三节豪商的活跃与町人自治


第八章出兵朝鲜与政权动摇

**节丰臣秀吉的外交政策

第二节侵略战争的强制实行与破产

第三节丰臣政权的末路


第九章江户幕府成立

**节关原合战

第二节征夷大将军的政权

第三节大坂之阵


结束语

展开全部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节选

前言 本卷记述从永禄十一年(1568)织田信长抵京,到庆长二十年(1615,元和元年)大坂夏之阵丰臣家灭亡,其间大约五十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织田信长因本能寺之变覆灭;丰臣秀吉官至关白,统一天下;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启江户幕府。本卷将以这三个人的事迹为中心,尽可能详尽地论述他们统一天下、完成霸业的全过程。另外,对他们为何能实现霸权、社会如何变化等问题,也尽可能加以探讨。 象征这五十年的关键词是“天下统一”,给人的印象也是一个实现了“和平”的时代。但实际上,这个时代与之前上百年同样,也是一个充满长期战争和大量杀戮的时代。几十万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疯狂的杀戮甚至波及朝鲜半岛。但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只要中央政权能统一国家,统治范围能延伸到国内的每个角落,就是好政权,就值得评价,所以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把结束战乱、统一国家的这三个人尊奉为英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胜利者的思维去评价历史。我们甚至把他们看作进步与正义的化身,轻视并认为与他们敌对的一方是误判历史潮流的愚者。奋起抵抗但以失败告终的一揆众、被侵略者残杀的大量朝鲜人、血染战场的众多士兵等,在此期间,到底有多少人命丧黄泉?别忘了所谓的英雄是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掌握了权力,不要丢失被统治者的视角——笔者希望用这种基本观点来看这个时代。 但是,仅仅列举英雄的残虐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的出现,给处于转折点的社会指出了明确的进步方向,大大改变了社会体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影响延续至今日的社会。如此壮举何以成为可能,他们又做了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重新探讨的问题。 有一首从江户时代流传至今的狂歌说:“织田捣年糕,羽柴团年糕,德川坐着吃年糕”,形象地表现了他们三人的所作所为。在众多战国大名中,织田信长是*初明确提出统一天下的目标、*早付诸实践并向着目标一路迈进的大名。他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政策被丰臣秀吉继承,秀吉是信长政策*忠实的继承人。德川家康几乎全面继承了秀吉所创造的基本统治制度,到了晚年则专注于设计能让德川政权长期维持的政治体制。笔者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织田信长在他统一天下的政权构想中,*初的目标是掌握流通和都市(长远目标是掌握外贸和外交权)。不可否认,早已有人指出并高度评价过这种掌握在推进统一大业时的巨大作用,是先见之明。但是也仅仅到此为止。这是因为受到了这样一种观点的局限,即将这个时代置于近世中央集权封建制(幕藩制)社会的形成期。从这一观点出发,强大且专制的统一政权为何能成立、封建制的各种关系又如何形成等问题被作为探讨研究的核心,而探讨时的关键词则是“检地”(土地丈量)和以“石高制”为基础的“知行制”。这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但因为过于重视这些关键词,流通问题就被放到了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封建制和石高制以农民自给自足的经济为基础,所以一般认为掌握权力的一方肯定会采取政策维持这一经济基础,并想方设法把流通控制在为石高制服务的范围内。 但是,笔者并不认为从织田信长到德川家康的掌权者都是如此。笔者认为他们采取了促进流通和贸易、扩大商人活动范围的政策。这不仅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财政基础和军事力量,其本身就是一项与石高制并立的、国策级别的政策,是政权构想的重要支柱。只有这样认为,我们才能超越一直以来从政策层面上评价信长政权的做法,将信长与秀吉所发动的战争、以安土城为代表的城池和城下町建设、关所撤销、乐市政策、秀吉强烈的独占贸易志向和征服大明计划以及外交政策都放到一条一贯的主线上加以说明。 这是因为,在平定国内各种势力的过程中,他们与贸易商人、贸易商品、传教士、基督教徒等人和事物的接触增多,敏感地意识到了国际关系的问题。他们认识到,统一政权的构想不可能回避与国内流通问题直接相关的贸易和外交问题。室町幕府主导的名为日明贸易的国际关系已经破裂,君临东亚世界的大明势力已经开始衰落。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势力已经开始进入亚洲,他们以强大的国家政权为后台,在亚洲建立殖民地,排挤一直以来主宰中继贸易的倭寇和琉球,掌握了主导权,在日本的贸易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为了将来以武力征服日本,热衷于传播基督教和扩大基督教势力范围的传教士们登陆日本,大量招募信徒。 传统的以中国、天竺(印度)和日本为中心的世界观开始崩溃,以佛教和儒教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也受到冲击。在对抗新出现的世界、新出现的宗教和思想的同时,正视大明开始衰落的现实,日本必须摸索自己今后在东亚世界的位置,并构筑新的外交战略。秀吉通过捏造自己是“日轮之子”来主张自己的正统性,同时从神道教中寻找日本的独特性,向世界主张日本与儒教的中国、佛教的印度、基督教的其他国家不同,是一个独特的“神国”。这是一个国际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统一政权的特性和政策,甚至对国家意识也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战国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7) 作者简介

池上裕子,1947年生,毕业于新潟大学人文学部经济学科,现为成蹊大学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中世史。主要著作及论文有《战国时代社会构造的研究》(校仓书房,获角川赏)、《大名领国制与庄园》(《讲座日本庄园史4》,吉川弘文馆)、《战国的群像》(集英社版《日本的历史10》)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