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作者:修新羽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2.1(4.9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525159
  • 条形码:9787516525159 ; 978-7-5165-2515-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本书特色

我不认为我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在一千年,除非逃离这颗脆弱的星球。我们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终盯着自己的脚。 ——―著名科学家 斯蒂芬·霍金 我们的生存义务不只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整个宇宙——古老而广袤的宇宙——我们的生长之地。 ——著名科学家 卡尔·萨根 人类的价值在于:我们明知命运不可抗拒,死亡必定是*后的胜利者,却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专心致志地创造着美丽的生活。 ——著名科幻作家 刘慈欣 对人类来说,科学之翼和人文之翼是缺一不可的。 ——著名科幻作家 王晋康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内容简介

《寻找特洛伊》是北京科协举办的第七届“光年奖”获奖作品精选集,包含11篇优秀科幻故事,作品多涉及太空探索类主题。其中,《特洛伊》描写了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其中的情节设定包含了“机器人三定律”、深空探索、地球人的危机与救赎等多个科幻经典母题,情节曲折动人、视野开阔深邃,是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小说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幻创作未来的方向。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目录

星团放逐…文\王宗穆

墓志铭…文\杨晚晴

上帝之手…文\王 元

我们无法恋爱的理由…文\亦落芩

分手信…文\铁与锈

特洛伊…文\修新羽

桥…文\刘 啸

蜇 伏…文\修新羽

传送机事故报告…文\海 獭

疯狂、苦味与蜜糖…文\钟推移

明暗之间…文\张 芋


展开全部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节选

星团放逐 文 王宗穆 一 当外星飞船突然出现的新闻传到伦道夫耳中的时候,他刚刚从塞维利亚坐火车回到里斯本,是在出站时,从身旁的一位安保员口中听到的:“难以置信!这居然是真的!外星人!外星人!噢上帝啊!” 伦道夫从不看新闻,自从十六岁进入大学以来,他就卸载了所有移动设备中的新闻时事类软件,发誓再也不关心那些无聊的世俗事务,全身心投入到恒星物理的研究中。对这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他完全没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容易被阴谋论煽动的乌合之众,宁可相信媒体的满篇胡诌也不愿相信科学家口中的一个词。 伦道夫瘦小的身躯艰难地拖着行李,离开了车站。几小时前,这座城市发生了一场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还是让车站停运了两个小时。此时车站外人满为患,挤都挤不动。他叫了一辆出租车,示意司机打开后备厢,好让他放入行李。但司机似乎心不在焉,停下车就原地发起了呆。伦道夫打开前车门,这才发现司机原来是在听广播。 “能请您开一下后备厢吗?”伦道夫没好气地说。 司机眼神无光地点了点头,打开了后备厢。伦道夫摇着头,拖着行李来到后备厢,这时,身边跑过了几个神色慌张的人,他们似乎十分兴奋,却又十分紧张,甚至恐惧——那种眼神是伦道夫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他终于感觉到了有什么不对劲,看了那几个人的背影几秒,然后疑惑地坐进了车里。 直到此时,广播中的声音才真正经过他的耳朵进入大脑:“这真的太惊人了,老天!哦,朋友们,你们绝对不会相信我看到了什么!那根本就不能叫飞船,简直就是上帝的指挥棒!外星舰队正在以和黄道面成二十度夹角的方向向我们驶来,各位,现在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它们了!” 伦道夫看了一下电台频率,发现是那个很有名的新闻电台。此时,他终于从他那闭塞的信息环境中摆脱了出来,重新成了太空时代的一位合格公民。 “发生什么了?”他焦急地问司机。 “你居然不知道?外星人来了!” 伦道夫感到难以置信,一时间大脑陷入了停滞状态。接着,就像上天想挽救他天才的脑袋一般,他的一位好友打来了电话。 “喂,你在哪呢?”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沙哑的男人声音。 “我刚度假回来,正要回家,不过我现在在思考是否还要回去。” “回什么呀回!赶紧到我们这边来!” “好……好!”伦道夫被对方凶恶的口气吓蒙了,顺从地答应了下来,“但是你们在哪?” “还能在哪?你以为你接的是哪里的电话?” 伦道夫这才发现,电话的来源居然是位于月球的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去你们……那里干什么?” “干什么?你觉得我们能干什么?” “难道是去研究外……外星人?但是我是研究恒星物理和疏散星团方向的啊,而且……” “我说老兄,你不会到现在都没看新闻吧?”电话那头的男人见伦道夫结结巴巴,长叹了一口气,“你真不像是太空时代的人。人类都开始殖民太阳系了,你居然还停留在嬉皮士的时代!” “我,我是没看……我现在脑袋都要炸了!”伦道夫没有说谎,此时他双手紧攥着头发,满脸通红,看上去马上就要疯了。 “总之,我这里不能没有你这位大科学家帮忙。赶快去*近的电梯,务必在四天之内到达JRT!离你*近的应该在佛得角,总之,赶紧的!” 电话被挂断了。伦道夫额头布满了汗珠,还没完全从刚才的混乱中缓过来。“那个混球,为什么偏偏是他。”他这么嘟囔了一句。 然后,他用仍然有些发颤的声音对身旁的司机说道:“去机场。” . 所谓的电梯,指的是人类建造的六架巨型的太空电梯。自从三十年前,新一代的高强度碳合金以及更高效的物理-化学组合推进器问世以来,一度停滞不前的航天技术又一次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宇航技术开始了全面民用化。人类社会中再一次出现了冷战时期那样的乐观精神,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登上其他行星的表面。尽管完全采用核动力进行推进暂时仍然无法做到,但一切的确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经过了近百年的对太空技术的怀疑之后,人们终于看到了曙光,一切迹象都表明,*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仅仅二十年时间,人们便建设了庞大的近地轨道运输系统。并在月球、火星和木卫三上建设了颇具规模的基地群。其中,位于月球和火星的基地群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承载人口的能力,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向地球居民们开放。 月球基地群虽然受制于月球的环境,规模远没有火星基地群大,但作为*早建设的基地群,凭借着其靠近地球的优势,成了常住人口*多的外星居住区。从地球表面出发,*快两天时间即可到达。这里汇集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机构,例如欧洲月基天文台(ELO),东亚行星科学与天体物理中心(EPAC),以及各国自己独立的月基实验室。*后,这里还有人类建设的*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直接依托月球环形山建设的口径达一千一百米的央斯基望远镜(JRT)。 在接到好友电话后,伦道夫立刻乘坐飞机前往位于西非佛得角的三号太空电梯,并在第二天乘坐电梯进入了近地轨道的换乘中心。在这里,挤满了打算前往火星和木卫三看热闹的人们。显然,人们都想更快、更近地看到那些太阳系外的来客。伦道夫成功买到了一张前往月球的票——幸好大多数人想前往的是火星和木星,他才不至于被困在这个狭窄又拥挤的是非之地。他马不停蹄,立刻乘坐时间*近的一艘飞船,前往位于雨海边缘的央斯基望远镜。 经过了一光秒距离的长途跋涉后,憔悴的伦道夫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当他晃悠悠地走出飞船后,立刻迎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哈哈!老伙计,你终于来了!” 一个黄皮肤的彪形大汉从他的背后蹿出来搂住了他,两只粗壮的胳膊像钳子一样狠狠夹住了瘦小的伦道夫,顿时让他呼吸困难起来,他的两脚腾空而起,失去了支撑,脖子几乎承载着全身的重量。在被大汉抱到半空左右甩了甩后,伦道夫才挣扎着挣脱了他的魔爪,狼狈地趴在地上,满脸通红地大口喘着气。 “你还是那么弱,不行啊。”大汉笑嘻嘻地说。 “混蛋!跟你说多少次了,我受不了这个……”伦道夫捂着脖子。 “我这不是高兴嘛。”大汉走上前,一把扶起了他,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来了,事情就好办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里?你不是研究射电天文方向的吧?而且对太阳系内的东西真的有必要用这么大的家伙吗?”伦道夫咧着嘴说。 “特殊情况。那些飞船发出了很强的射电辐射,而且恰好我们所处的位置正对着舰队的方向,所以我们这帮人就全都跑到这里来观摩学习了。地方不够,我们一来,搞中性氢巡天项目的那拨人就都被挤跑了。” “这个望远镜*重要的项目不就是中性氢巡天吗?” “对,但外星人更厉害,所以他们也得让道。时间很紧迫,马上月球正面就不对着那儿了。你知道,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不管面对哪个方向,观测窗口都只有几天。” 两人穿过停机坪,走进望远镜观测基地的大厅,这里极其嘈杂,一些科学家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大汉没有走向他们,示意伦道夫向左边走。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下,两人边走边跳,来到了远离大厅的一间小屋子。密闭门上,写着一行字:陈帆博士行星科学组——这里就是大汉的临时办公室。进屋后,伦道夫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里比他想象的要宽阔,一扇巨大的密闭落地窗位于门的对面,可以看到外边灰色而明亮的月球表面。远处,环形山的山峰反射着明亮的阳光,如同剑锋一般。 大汉关上了门,嘈杂声瞬间消失了。 “好了,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了。”陈帆笑嘻嘻地说。 伦道夫皱了皱眉,打量着他说:“你能不能不要笑得那么猥琐。” “不开玩笑了。过来,我给你看一些东西。” 陈帆熟练地在IDL的命令行模式中输入着指令,不断地调取着服务器中的数据,并进行着各种拟合。不一会儿,各式各样的数据图表一个一个蹦了出来。 “看看这儿,看这个能谱。”陈帆指着一个图说。 “我的上帝!这真的不是仪器故障吗?!” “不是。这就是真实情况。”陈帆眯着眼道,“说说你都看出什么了吧。” “好吧。”伦道夫轻抚了一下额头,深呼吸了一口,说,“如果这些数据的置信度足够高,那就说明,整个太阳系,已经完全笼罩在了极强的射电辐射之中,各个方向的强度都超过了常见的点源射电暴的水平。” “好。你再看看这个。” 陈帆又从电脑桌面点开了一个文件。伦道夫凑上前,发现是外星飞船的光学影像,这是伦道夫**次看到它们。屏幕里,一簇细长的、粗细不一的黄白色光滑物体平行紧凑在一起,斜着看上去就像输电线的剖面一样。与其说它们是飞船,不如说是一根根竹竿,被用看不到的细线捆在了一块。陈帆放大了一下图像,其中一根较粗的竹竿便占据了整个屏幕。飞船表面的光滑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足球鞋底般密密麻麻的纹理。 “看看这些皱纹,简直就跟老奶奶的皮肤一样。”陈帆说。 “分辨率这么高!”伦道夫惊叹道。 “那当然!这是我偷偷用‘大炮’拍的。” “你们的那台施密特望远镜吗?竟然效果这么好……” “这图我不打算给外边那些人,就咱们私下看一看。”陈帆神秘兮兮地说。 “为什么?” “因为那些人的思路已经跑偏了。” “什么意思?” 陈帆指着门外鼎沸的吵闹声:“你觉得他们在嚷嚷什么?讨论飞船的结构细节吗?不,他们是在争论应该如何欢迎我们的外星朋友。” “这根本不是重点吧!这些难道不应该是政府部门考虑的事情吗?” “是啊,你看,咱们这种人,一旦聚集起来的数量太多,往往就会变得比普通大众还笨,很容易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 “看来你还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伦道夫揶揄道。 “当然。” “行了,别说废话了,为什么要叫我?我都说了,我的研究方向不对路。” “因为我有一个关于外星飞船的试探性观点,只敢跟你讨论。” “你当你是爱因斯坦吗①?说。” “我仔细分析了光学波段的数据,”陈帆说道,“这些飞船,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大,我算了一下,单艘飞船的体积足足有十个地球那么大,舰队的总质量达到了木星的两倍。从光谱数据上看,组成成分似乎是硅酸盐。很奇怪对吧?还有更奇怪的,这些东西,怎么看都没有推进装置,似乎完全是自己滑进太阳系的!好,那我们就假设它的确没有推进装置,这样就可以直接计算它的飞行轨迹,你猜怎么着?还记得你读博士的时候你跟你导师研究的东西吗?” “当然记得,我们当时研究的是NGC 2682星团。” ......

半马人座科幻书系:寻找特洛伊 作者简介

修新羽 科幻创作新星,青岛人,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作品散见于《萌芽》《科幻世界》《解放军文艺》等。曾获第13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3年度《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死于荣耀之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