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夏日踟躇

作者:李渝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21cm 页数: 371页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19.1(3.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夏日踟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93001
  • 条形码:9787510893001 ; 978-7-5108-9300-1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夏日踟躇 本书特色

☆ 王德威曾与台湾麦田出版社合作编选华语书系“当代小说家”,推出骆以军、黄锦树等作者。同样源自此书系的《夏日踟躇》,收录数篇被许多论者认为和白先勇《台北人》并立的“温州街的故事”,也有“时报文学奖”作品《江行初雪》,是一部李渝的短篇精选集。 ☆ 李渝师从美国学者高居翰,研究艺术史,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文学创作,让“古典与现代”这两种要素在她笔下获得渡引,进而新生;李渝也因此成功地从现代主义创作者之林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镇”。 ☆ 深受鲁迅、沈从文影响的李渝,将艺术与历史结合,黄昏光影、江河暗流,对照着知识分子的落难迁徙、寻常百姓的痛楚创伤。视觉意象绵密的文字同时蕴含深层的历史文本,呈现学者郑颖所述的,“在近乎山水画的静谧远景下,看见暗藏其中的‘历史轮回却无声的暴力与卑微’”。

夏日踟躇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渝的短篇小说集, 收入了李渝创作的十余则短篇小说。包括: 《号手》《踟躇之谷》《无岸之河》《寻找新娘》《江行初雪》《当海洋接触城市》《八杰公司》等。

夏日踟躇 目录

1  序 论 无岸之河的渡引者——李渝的小说美学

31  号 手

43  无岸之河

89  踟躇之谷

113 寻找新娘

129 寻找新娘(二写)

145 江行初雪

175 当海洋接触城市

191 八杰公司

221 夜煦——一个爱情故事

259 夜 琴

291 菩提树

321 朵 云

341 夏日 一街的木棉花

351 李渝创作·评论·翻译年表


展开全部

夏日踟躇 节选

穿行过跑道上飘流着的雾水,缓缓地停下了速度,飞机六点五十分抵达郊区机场。学习美术史的我,**次来到以古寺闻名的中国浔县。 我从小窗望出去,在逐渐停转的螺旋桨外,初冬的芦花已经落去白絮,一大片光秃而笔直的枝干,矗立在不远处的江边。 各位旅客请稍等,机场人员正在准备扶梯。 梳着两条及肩的辫子,穿着白衬衫蓝裙子的空中服务员,站在走道的尽头,用北京腔的普通话说。 我把安全带解开,深深地嘘了一口气,本应该轻松下来的心情,因为接近了目的地,倒反而紧张起来。 我把装满照相器材的袋子背在肩后,和其他乘客耐心地站在狭窄的走道上,一步步向舱门走去。 从未见过面的表姨,不知道会不会来机场接我。 一阵冷风迎面袭来;我拉紧围巾,扯高大衣的领口,跨上伸展在我眼前的铁梯。 负责接待我的是中国旅行社的老朱,一位年纪不过五十岁的瘦高男子,穿了件袖口起白的蓝色夹里人民装,领口的扣子敞着,露出里边白色的衬衫,说话的时候,前面一排黄牙说出了抽烟过多的习惯。但是他的人很爽快,颇令我想起书上看到过的,忠心耿耿的党书记或是基层干部之类的人物。 我们到达立群饭店时,营业时间还没开始。老朱按了几下侧门的电铃。片刻工夫,一个剪着平头的青年开了门。看见了我们,他三两快步迎上来,从老朱手中接过为我提着的旅行箱。 “县委办公室昨天已经关照过了。”他露着和气而礼貌的笑容。 我们随他从侧门进入。一小片庭园,种植着忍冬、杜鹃,和水松,除了白垩墙下的萱草已经枯黄以外,冬日仍旧保持了不落叶的滋润。穿过梅瓣形的拱门,一长排松树的后面,排列着廊似的客厢,雕花木窗规则地连接着,楠木的色质沉积成郁闷的酱红色。 叫小陈的旅舍服务员用钥匙打开厢底一间房门的时候,我几乎以为紫云纱、檀香几这一类古典小说里的家具会出现在眼前呢。 里面放着的是比意料还要简单的木桌和木床,然而看来以前却必定是某绅宦人家的房邸。 “早晚会有人来灌热水瓶。三餐由食堂供应。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给我。”老朱爽快地露着黄牙说。 “时间紧凑,我们下午就开始参观,你这会先休息休息。” 站在房门口,他转身重新握住我的手:“欢迎你回来,多看看,各方面都在进步。” 他在本已有力的手劲中又加上了几分力,好像要我肯定后面一句话的分量。 日程排得果真紧凑。不过三四个小时,竟能一连参观了托儿所、托儿所旁的老人院,还有一个纺织印染厂。大概是希望在三天半的逗留中,尽量使我对浔县有个全面的印象吧。总是先到一个地方,听取了负责干部的简报,再走马似的绕一圈。至于究竟看到了些什么,我也不大清楚了。倒是一切安排都显得秩序井然,老朱似乎处处都流露着胸有成竹的信心。 然而此行我来并非为了老人院或托儿所;在纺织厂飞转的线轴之间,我一直惦记着的,是玄江寺里的那尊菩萨。 放在博物院档案室的抽屉里,放大图片的右上角,这样用精细的小字打着: 观世音菩萨·六世纪?头高三十二公分·水成岩·玄江寺·中国浔县。 标签说明没什么奇特的地方,档案室几百张图片大概都这么记录着,可是当我翻到这一张时,珂罗版的黑白光面纸隐约闪现了一片金光;或许是午后的阳光正好从天窗斜过,照到了它上面吧,然而这一片光却使我禁不住停下了手指。 追随六世纪风格的躯体在肩的部分已经略微浑圆起来。菩萨左手做着施愿印,右手做着施无畏印。素净的佛袍折成均匀而修长的线条,从双肩滑落到膝的周围,变化成上下波动的皱褶,像泉水一样地起伏着,呈托在莲花座的上面。 这行云流水似的身体上,菩萨合着眼,狭长的睫缝里隐现了低垂的目光。鼻线顺眉窝直雕而下,在鼻底掀起珠形的双翼。嘴的造型整洁而柔韧,似笑非笑之间,游走得如同蚕丝一样的轮廓,灵秀地在嘴角扯动了起来。 早期南北朝的肃穆已经软化,盛唐的丰腴还没有进袭,庄严里糅合着人情。十三个世纪的时光像一只温柔的手,把如曾有过的锐角都搓抚了去,让眉目在水成岩的粗朴的质理中,透露着时间的悠长。 揉含着悲伤的微笑,与其说是笑容,不如说是在天上守望着人世间的动静生灭,来去是非,心里发起悲怜,于是不得不脱离本尊诸佛们的寂然世界,降生到凡世,共分众生的困难,超度世间的苦厄,在笑容后面牵动的,其实是悲哀和怜悯的意思。 这样的笑,当天窗那一格阳光斜闪过我手中的图片时,竟也扯动了我心里的什么丝丝络络。 不知怎么的,这慈悲而凄苦的笑容以后就再也拂去不了。 在博物馆收藏着的每尊佛像的脸上,我开始看到玄江菩萨的笑容;从郁暗的展览室回到研究室,每拿起一张图片,迎来的是玄江菩萨;掠起一手水,端起一杯茶,在折波中看见的是玄江菩萨;迎面走来的路人中,车窗玻璃上飞逝的景物中,午夜的黑暗里,都现出了菩萨。

夏日踟躇 作者简介

李渝(1944—2014),生于重庆。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中国艺术史硕士、博士。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驻校作家、台湾大学“白先勇文学讲座”客座教授。 1983 年获“时报文学奖”甄选小说首奖,2014 年获“金鼎奖”图书类出版奖文学图书奖并入围“台北书展大奖”小说类。 著有小说集《温州街的故事》《应答的乡岸》《夏日踟躇》《贤明时代》《九重葛与美少年》、长篇小说《金丝猿的故事》、小说与艺术评论《族群意识与卓越风格》《行动中的艺术家》《拾花入梦记》、画家评传《任伯年》,并有译作《现代画是什么?》《中国绘画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