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867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293.0(4.9折) 定价  ¥5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672505
  • 条形码:9787512672505 ; 978-7-5126-725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本书特色

《苏东坡全集》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所著诗、词、各种散文等作品的全编。作为继李白、杜甫之后成就*大、影响*深远的文学家,作为一位充满魅力,旷达、幽默、情感丰富的睿智之士,苏东坡的名字家喻户晓。由他那横溢才华结晶而成的作品集,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一块璀璨的瑰宝。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内容简介

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苏轼作品中反映的宋代社会历史,所蕴含的美好情操和非凡智慧,所创造的优美艺术形象,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体悟生命,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但苏轼的作品典故多、旨意深、文字奥,向来被认为难读难解。为使苏轼的作品能面向今天的大众,我们冒着举鼎绝膑的危险,以自己浅薄的学力,对苏轼的作品作了编、注、译的整理工作。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目录

**册 卷一 赋 卷二 五言古诗 卷三 五言古诗 卷四 五言古诗 卷五 五言古诗 卷六 五言古诗 卷七 五言古诗 卷八 五言古诗 卷九 五言古诗 卷十 七言古诗 第二册 卷十一 七言古诗 卷十二 七言古诗 卷十三 七言古诗 卷十四 古诗 卷十五 五言绝句 卷十六 七言绝句 卷十七 七言绝句 卷十八 七言绝句 卷十九 七言绝句 卷二十 五言律诗 卷二十一 七言律诗 第三册 卷二十二 七言律诗 卷二十三 七言律诗 卷二十四 七言律诗 卷二十五 七言律诗 卷二十六 佚诗 他集互见诗 残句 卷二十七 词 卷二十八 词 卷二十九 词 卷三十 词 卷三十一 论 第四册 卷三十二 论 卷三十三 论 卷三十四 论 卷三十五 书义 卷三十六 策问 卷三十七 策 卷三十八 策 卷三十九 策 卷四十 史评 卷四十一 表状 卷四十二 表状 第五册 卷四十三 奏议 卷四十四 奏议 卷四十五 奏议 卷四十六 奏议 卷四十七 奏议 卷四十八 奏议 卷四十九 奏议 卷五十 奏议 卷五十一 奏议 第六册 卷五十二 制敕 卷五十三 制救 卷五十四 内制文诏 卷五十五 内制敕书 卷五十六 内制口宣 卷五十七 口宣 卷五十八 内制批答 表本 国书 卷五十九 启 卷六十 启 卷六十一 书 卷六十二 书 第七册 卷六十三 尺牍 卷六十四 尺牍 卷六十五 尺牍 卷六十六 尺牍 卷六十七 尺牍 卷六十八 尺牍 卷六十九 尺牍 卷七十 尺牍 卷七十一 尺牍 卷七十二 尺牍 第八册 卷七十三 尺牍 卷七十四 尺牍 卷七十五 尺牍 卷七十六 尺牍 卷七十七 记 卷七十八 记 卷七十九 传 卷八十 墓志铭 卷八十一 行状 卷八十二 碑 第九册 卷八十三 说 卷八十四 铭 卷八十五 赞 卷八十六 颂 箴 偈 卷八十七 青词 朱表 疏文 斋文 卷八十八 祝文 卷八十九 祭文 哀词 卷九十 贴子辞乐语 口号 导引歌辞 卷九十一 杂著 卷九十二 杂记(人物) 第十册 卷九十三 杂记(医药) 卷九十四 序 卷九十五 题跋(杂文) 卷九十六 题跋(诗词) 卷九十七 题跋(诗词) 卷九十八 题跋(书画) 卷九十九 题跋(笔砚纸墨) 卷一百 题跋(杂类) 附录
展开全部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节选

滟滪堆赋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险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惟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兮,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 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苏东坡全集:注译本(全十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