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齐长庆传

齐长庆传

作者:高齐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48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4.8(6.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齐长庆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682078
  • 条形码:9787512682078 ; 978-7-5126-8207-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齐长庆传 本书特色

齐长庆同志不仅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也是一个平常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面对故里,面对家事,他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挣扎。从齐长庆同志的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科学追求,到天伦之乐、叶落归根,这本书既记录了齐长庆同志的风雨人生,也从侧面刻画了时代变迁中的危机与生机。作者以客观平实、审视思考的眼光,在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的立场上书写齐长庆同志的经历,使作品更具有宏阔视角;同时以翔实丰富的细节,从复杂严峻的科学探索的广阔背景中刻画出了一个立体又真实的科学家形象。

齐长庆传 内容简介

齐长庆先生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创者, 兽医科学家、发明家。他研究的“天坛株”痘苗毒种, 为中国预防和消灭天花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本书全面、客观记录了齐长庆先生为科学事业坚持不懈奋斗的一生。齐长庆同志不仅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科学事业的拓荒者, 也是一个平常人, 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本书从齐长庆同志的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科学追求到天伦之乐、落叶归根, 所记录的既是齐长庆同志的风雨人生, 也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进步。

齐长庆传 目录

序言
**章 求学之路
满族家庭
八旗没落
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
陆军兽医学校
家事变迁

第二章 就职中央防疫处
校长举荐
管理实验动物
第三科痘苗股
负责马匹免疫
研制纯痘苗
痘苗股负责人

第三章 创建“天坛株”和“北京株”
东渡日本
“天坛株”
“北京株”
“北京株”的发展

第四章 创办蒙绥防疫处
筹建蒙防
调研工作
代理处长
发现牛羊疫病原
署长视察

第五章 辗转抗日
撤至长沙
恢复蒙防建制
梦断香港
返回故里
点滴家事
痴心不改
日本投降

第六章 西北任职
一个烂摊子
独辟蹊径
西北安家
又遇困难
兰州解放
接受军管
家人变故

第七章 建设一所科技机构
新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
总体设计师
高级人才靠引进
技术骨干靠培养
生物制品理念
规划兰州所的科研生产方向
中国**部实验动物规程
劫后重生

第八章 灭天花——传奇“天坛株”
“天坛株”的守护神
普种“天坛株”天花疫苗
销毁“天坛株”
全世界消灭天花
“天坛株”的科研价值
警惕用天花作生物武器

第九章 为霞尚满天
家事国事
灵魂栖所
齐氏物语
天伦之乐
佳士有约
叶落归根
后记
展开全部

齐长庆传 节选

  《齐长庆传》:  满族家庭  1896年12月26日,丙申年冬月甘二,朔风凛冽、草木萧瑟,成瑞的小儿子呱呱坠地。成瑞,祖姓喜塔腊氏,隶属于满八旗的镶黄旗,世授武职,13岁入职武行,武艺精湛,擅长马术,曾任咸丰帝神机营左哨马队教习、营总,因家中排行第二,帝呼其“马成二”,后以积功升任正阳门城门领,钦授蓝翎正四品,钦赐夫人领正四品夫人衔,后又特赐二品顶戴和花翎。不久,成瑞的族谱里,新添了一个喜兴的名字:长庆。  长庆5岁那年,母亲送他到学生铺读书,只不过读了本三字经。学生铺里除了教授“人之初,性本善”之外,还设有售卖糖豆、果品的零食摊。年幼的他禁不住这些甜蜜蜜的诱惑,用母亲给的买早点的钱,全部换了零食吃,同时还换来了甜蜜的痛苦:胃病。治疗了小半年,他的胃病才完全治愈。后来,母亲依旧锲而不舍地送他去拔贡连先生的书馆,又读了一年书。  1900年庚子之变后,北京有了学堂,于是1904年(光绪三十年),母亲将他送到老君堂的北京第六初小继续读书。  长庆8岁时,父亲已经奉旨,照领全俸,在家养老。平日里,父亲总板着一张威严的面孔和一副审慎的态度,绝不允许五个儿子在学业上稍有懈怠。儿子们均不敢在父亲面前有任何张八样儿,个个谨言慎行,按说老幺儿子长庆或许是个例外,然而父母也未曾偏疼偏爱过他。  长庆11岁那年,家人呼唤父亲吃饭,这才发觉他老人家已然在睡梦中悄然离世。毫无心理准备的一大家子人,顿时失魂落魄、慌了手脚。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陡然落在了母亲和大哥的肩上。  父亲突然故去,家里的生活日渐拮据,母亲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朝廷发放的那点父亲微薄的抚恤金,她也愈发强势,不顾家人的怨言,一股脑儿地把属于各家名下的金银首饰和值钱物件,归拢于自己手头,统一存放、统一管理,以备万一。  即便家中经济趋紧,母亲却从未闪过停歇孩子们学业的念头,她捧着喜塔腊氏的衣钵,执拗地督促几个儿子要学业有成。那时北京的学堂还是以读经为主,那些所谓的国文不过是改头换面的八股文,备科教材也大多是科举时代的内容。高等小学的校长多是翰林、进士,或者举人出身,而教师也多为秀才出身,教学内容还是原先换汤不换药的忠君爱国之说。  说实话,长庆对四书五经毫无兴趣。教书先生也毫不留情地告知其母:“朽木不可雕也!”  这句话激得劳心劳力培养儿子的母亲火气直蹿脑顶,急赤白脸地吼道:“你是想学那些败家子儿吗?成天提搂着鸟笼子过活,*后没吃没喝没人样吗?”  受到斥责的长庆,心里会小声儿咕哝:“科举都废除了!”  母亲仿佛能听到似的,立马眼睛一睖,音调尖锐:“人活着,得有心气儿!”  母亲的尖声怒骂冲入耳鼓,可他的脑袋里飘荡的却是那些骑着高头骏马,潇洒自如地挥舞马鞭的八旗男儿。  但很快,升腾的仰慕之情又被这些人的现实光景打了折扣:  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连口饭都混不饱,他们之前沉迷于踢球、斗蟋蟀、玩鸟、抽烟、喝酒、赌博、掷骰子、摸骨牌,终日无所事事,*终都走上了祸福自成的道路……  回过神来,他的眼睛迎面撞上了母亲犀利的眼神,在一股看不见的狂风席卷之下,他忙不迭地跑回书桌旁,不情愿地捡起令他生厌的书卷,一边安慰自己:“忍忍就好了,忍忍就好了!”一边扯着嗓子不知所云地念诵起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平抚母亲的暴怒,平息先生的断言,也平静自己的天地。  彼时疾言厉色的母亲瞅着不成器的小儿子,不无困惑地跟家人念叨:“先生总说长庆朽木不可雕也,可初小学制五年,这孩子只念了三年,报考了北京**高小,录取了150人,他排名第四,跳级念了高小,怎么就成了块朽木呢?唉,别怨我嘴毒,总呲嘚儿你们,不求你们拔尖儿,只求你们将来都能堂堂正正地养活自己个儿。”  八旗没落  “长庆15岁了,老大不小了,不能总在家闲待着,得为将来做打算!”母亲忧心忡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4岁的长庆高小毕业。在新旧制度的历史巨变中,失势的八旗子弟已经走向没落,那些没有文化,没有手艺,又无正业的八旗子弟,顿时落入饥寒交迫的窘境之中,有的旗人开始明里暗里的典当祖传物件,即便光景好些的,也不外乎是当警察、做小贩,或者依靠儿女的赡养过活,很多八旗子弟不得不为混饱肚子,拉下脸面,干起了拉洋车和卖苦力的行当。  长庆还记得父亲成瑞曾经说过:“咱们家是皇上亲自统领的镶黄旗,在满族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八旗原本骁勇善战,可后来怎么就不成了?满族人进北京后,皇上把海子(北京南郊南苑)开辟成了一块皇家猎苑。  ……

齐长庆传 作者简介

高齐 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文学学士。 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曾就职于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科技处,现从事多领域文字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