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25cm 页数: 217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6.8(7.2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232457
  • 条形码:9787567232457 ; 978-7-5672-324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新成就 ; 它是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献资料的编年集成, 是从事20世纪中国音乐史研究, 尤其是中国音乐心理学史研究**的工具书。内容包括: 中国音乐改良说 ; 音乐教育论 ; 音乐与教育等。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目录

中国音乐改良说
音乐教育论
论音乐之感动力
音乐与教育
论音乐感人之理
音乐在美术上之地位及其价值
音乐与诗歌之关系
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
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
音乐才性论(节选)
说美意识的性质
音乐心理论
《艺术学纲要》(节选)
关于音乐的哲学知识
音乐会的功用
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欧洲音乐进化论》自序
第七章艺术教育与哲学(节选自《艺术教育学》)
声音心理学
音乐之“非听官”的影响(音乐心理研究之一)
音乐与人类进化之关系
音乐的欣赏法
音乐的表情
什么是音乐
音乐的欣赏
乐话
论诗艺和乐艺的独立生命
论音乐的功能
音乐在人生中的位置
谈谈音响的颜色
展开全部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第一卷) 节选

  《20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卷)》:  美术者,所以发挥吾人之性灵,激刺吾人之感官,而并能高尚吾人之志趣者也。是故美术发达之国家,其政治必修明、其文化必进步、其人民之知识道德亦必优美而高尚,如古代之希腊、意大利,其明证也。然美术之种类不一,据现在科学家之分类,有空间之美,有时间之美。空间之美以“形状”为要素;时间之美,以“音响”为要素;前者依共存而成,后者依连续而成。前者如绘图、雕刻、建筑、庭园、服饰之类,而其重者为绘画、雕刻;后者如音乐、诗歌之类,而其重者为音乐。至于演剧一事,乃并合时间、空间之美术而成者,分析之,仍为时空两种之美术耳。夫美术虽有时空之区分,而却有共同类似之性质。以二种各自“发达之次序”言之,则此二种美术初为“模仿”的,次则“表现”的,再进则为“理想”的矣。“模仿”者,纯以仿效为事者也。如初习音乐者,不知音律之高低,但知为同一鼓奏之形式已耳。稍进而知音律之高低矣,乃就其所熟谙之曲谱,披之于管弦,是为“表现”的。迨心手相应,声律已谐,此时虽不拘于按谱鼓曲,而自有得心应手之妙,声律相应之巧,即神游八极、志放六合,不惟无丝毫之障碍,直能显现理想之真际,所谓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志在高山、抑在流水者此也,是之谓“理想”的。普通之美术家纯为“表现”的或仅为“模仿”的。至“理想”的美术家,不惟旷世一遇,既遇之,亦非肉眼俗耳所能以赏鉴者,此师旷所以不再,而伯牙所以碎琴也。自“构造之方法”言之,则此二种美术于“调和”“统一”“繁复”“配合”“比例”五种皆不可缺一焉。盖单纯不足以为美,故繁复尚焉,所谓独弦而不能听也,必合五声八音十二律而音乐始成。而此五声八音十二律,非仅杂为一团,各不相谋,即足以言乐也。又必如所谓翕如纯、如皦、如绎,八音克谐,勿相夺伦者而后可,此固非调和及统一之作用不能如是也。至若抑扬疾徐、轻浊高下,尤须有适当之配合,匀称之比例,过扬则散、过抑则郁、过疾则躁、过徐则慢、过轻则锐、过浊则钝、过高则急、过下则缓。故古者礼乐必待百年而后兴,盖恐制作失宜,贻误后进,非细故也。  美术既有时空之区分,则决不能无异同之可言。前言空间之美,以形状为要素,而吾人所以能观察形状者,由于吾人之有目。时间之美,以音响为要素,而吾人所以能感受音响者,由于吾人之有耳。夫耳目者,本吾人感官之*高者,而为一切知识所从入之门户也。且百闻不如一见。闻之于人者,不能无疑,视之明,始了然于心矣。然此乃对于一切普通知识为然也,至若对于美术之赏鉴,窃以为目之作用不如耳者远甚。何以明其然也?耳之感声也以耳鼓,耳鼓为薄膜,能随声浪之大小,而生相应之振动。目之感色也为网膜,网膜为平面,难摄物体之各部,而成真确之印象。是故明明一平面之画图,而俨若真实之人物。仅仅一角形之残像,而认为方形之立体。此虽为美术及科学家所利用以发达其技能及知识,而严格论之,直幻境耳。耳之感觉也则不然,苟非生而聋者,或患耳病者,决不至闻雷霆而不惊,抑或闻蚁斗而疑牛。若再稍具有音乐之素养,则声音之清浊高下、轻重疾徐,必能顷刻立辨,分析毫芒,此固吾人所公认者也。然此犹就美术之赏鉴方面言者也,若就其“表现理想”方面言之,则时间之美术实较空间者为便而且确。何者?无论何种高明之雕刻家或图画家,决不能随时随地,徒手而画一风景、刻一模型,而音乐家却有天然之声带以代器乐,纵不弹琴,亦可长啸,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情幽者,未常不以此也。若遇精良之乐器,则思想情绪之发表,更为透彻矣。然所谓精良之乐器,非谓其制造巧妙,装饰华丽,乃谓质朴之丝竹乐器,如中国琴箫。音声平和而调达,品奏时容易表现品奏者之真精神,非若钢琴之类,本已构造精巧,即稍通音乐之人奏之亦可成声饫人听闻。然遇良工奏之,其精深之技术,高尚之精神,大半为此人工过施之乐器所掩,而无表现之余地,且反受乐器之限制,虽欲表现而不能,此风琴西琴所以谓外国钢琴为极不完全之乐器,意者或即因此也。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