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山印记(第1辑)

环山印记(第1辑)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00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山印记(第1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839217
  • 条形码:9787517839217 ; 978-7-5178-392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山印记(第1辑) 内容简介

  《环山印记(第1辑)》一书内涵丰富、脉络清晰、史料详实、叙事客观,是一本足可流传后世的乡土历史教科书。  《环山印记(第1辑)》记载了环山人民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环山人民的精神追求,是全乡人民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环山印记(第1辑) 目录

环山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环山乡三大文化体系挖掘及体现
**篇章 环山乡传统文化
环山大村(集镇)历史文化源流
环山十二景诗
千年古杏鸳鸯双锚
清官与桥
环山刘显庙的故事
“茶盐古道”与1926年的“营阵”
环山昔日的厅堂
环山集镇现存古建筑简介
清廉正直叶右丞
两袖清风叶御史
方氏叔侄双武举
义声载道
菩萨心肠的阿贞姑娘
“传奇账桌”方春山
拳拳爱国心
裘志良投笔从戎
历史文化挖掘者裘本洪
环山方言撷录

第二篇章 环山乡红色文化
革命老区乡——环山的红色印记
谭启龙在杨树井边宣传抗日讲话
环山水利史
环四“知青井”

第三篇章 环山乡产业文化
“一枝铜花”曾绚烂环山
转型发展的“环山样板”
第四篇章剡溪漫笔
流觞曲水候军坞
四世同堂
剡溪谣
杭州赋
富春江赋
老屋留记
“我们值得更好!”
那个朝代
墓地阳光
我们去飞
展开全部

环山印记(第1辑) 节选

  《环山印记(第1辑)》:  环山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裘申富/文  环山村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至今村东高山上还遗存着成片“周田”,可以想见,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随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逐渐从高山移居平地,在狮子山脚避水地带造屋聚居,营田耕耘,形成环山村落。特别是北宋末年绍兴云门裘氏十三世孙讳崇“乐富春山水,徙居环山”,子孙繁衍,形成大族,环山村随之成为从富春江边的中埠到双林、陆墓及剡溪两边各个小村落的中心。宋以前的乡、村行政区划名称现无从考证。  北宋时期富春县已改为富阳县,凡县以下的行政建制为乡、里制,富阳县下设十乡,二十七里。环山属于惠政乡,庆护里。当时惠政乡下辖仪凤里(今之上官乡)、庆善里(今之龙门镇)、庆护里(今之环山乡)。  南宋时期改里为村,以村统里,富阳县划成十乡,二十七村,七十二里;不久仍复为乡、村制。环山仍属惠政乡,庆护村。  元至正十六年(1356),宋之乡、村改为都、图。惠政乡改为惠政都,辖仪凤图、庆善图、庆护图(环山)。  明代推行乡、村(坊)制。富阳县仍设十乡、二十七村。当时惠政仍复名,下辖太平村(今之春江街道太平村)、庆护村(环山)、庆善村(龙门)、仪凤村(上官)。  清康熙十年(1671),富阳县改设六区,七十五庄。环山属正南区,庆护十庄、十一庄。宣统二年(1910),富阳县设一城十三乡,环山仍为惠政乡。  民国初年仍沿袭清制。民国十七年(1928)推行街、村制,县城为街,村落为村,村以下划闾、邻。十户为邻,五邻为间。富阳县设一千七百十二间,八千五百零五邻。民国十八年(1929),规定县以下设区,区以下为村。当时环山属场口区,环山村。村以下划里、邻,并改五户为邻。民国十九年(1930)改村里制为乡、镇制。凡满一百户以上的街市设镇,农村一百户以上的村落为乡。富阳县划为十一镇,一百十一乡。环山称环翠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并编乡、镇。乡镇以下废邻、间为保、甲制。以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富阳县并编为四镇,四十二乡,四百五十五保,四千四百四十七甲,环翠乡改为庆护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富阳县并编为二十三乡,乡、镇以下仍为保、甲制,但改为十五户为甲,十五甲为保。环山仍为庆护乡,但包括龙门、上官。民国三十七年(1948)11月,成立场口区署,庆护乡改名剡源乡。环山属剡源乡,归属场口区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1950年3月建区、镇、乡政权,富阳县划为六个区,即城区、青云区、大源区、太平区、场口区、窈口区。下设四个镇,即城关镇、大源镇、场口镇、龙门镇,五十六个乡。场口区辖场口镇、龙门镇、环山乡、善政乡、常安乡、图山乡、东梓乡、桐州乡、新浦乡、王州乡、马山乡。环山属环山乡,并把场口镇的陆墓村、马山乡的双林村划归环山乡所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富阳县划为一镇(富阳镇),十八乡。环山乡与龙门乡合并为友谊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友谊乡改制为友谊人民公社。1960年1月,富阳、新登、桐庐三县合并为桐庐县,公社规模随之变动,富阳原二十三个公社合并为八个公社。友谊、场口、王州、新桐、常安、东图六个公社合并为场口人民公社。友谊公社改为友谊管理区,管理区下设大队(即村)。1961年12月,富阳从桐庐县拆出,复为富阳县,撤新登县并入富阳县。全县设五个区,即新登、龙羊、青云、大源、场口区,三十七个公社,环山、龙门仍为友谊公社,属场口区。1962年1月友谊公社仍拆分为环山公社、龙门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撤销,恢复乡、镇建制。乡、镇以下设行政村。全县设五个区,五十二个乡镇。环山人民公社改制为环山乡,下设从中埠到陆墓共十九个行政村。1992年5月撤区、并乡、扩镇,富阳县撤销五个区,并为十四个镇,十一个乡,环山仍为环山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富阳县于1994.年撤县建市,富阳县改设为富阳市,自秦皇朝时设置的富阳(春)县,从此成为历史。2007年10月富阳市下文调整行政村规模,环山乡原十九个行政村调整为七个行政村:中埠、陈家畈、下坞合并为中埠村;浦西、柏树下、芳泉、西山合并为中兴村;袁家、诸佳坞、枫树湾合并为诸佳坞村;环三、西岸、假山合并为环三村;环四、新畈、双林、陆墓合并为环联村;环一、环二村按原规模不变。  2015年2月,浙江省政府下文撤销富阳市,并入杭州市改设为“杭州市富阳区”。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