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赵泽州集(全2册)

赵泽州集(全2册)

作者:赵泽州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6cm 页数: 2册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赵泽州集(全2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113485
  • 条形码:9787203113485 ; 978-7-203-11348-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赵泽州集(全2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近20年来一点小小的收获。这本集子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兴趣、爱好、追求和取向。同时,这本集子也是作者的书法观、文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综合体现。文集包括散文、杂文、随笔、诗歌和日记等若干体裁,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实事求是精神的自由展现。

赵泽州集(全2册) 内容简介

  赵泽州先生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书法家,泽州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晋城市首批”优秀文艺人才”。文章散见于《太行文学》《太行日报》《太行晚报》《吐月》《泽州新闻》等报刊。《赵泽州集(套装共2册)》是他的作品集,上卷收录了他创作的散文、随笔、诗歌等作品,行文流畅,文风隽永;下卷是他的书法作品,俊朗清逸,有艺术价值。

赵泽州集(全2册) 目录

文集
**辑 情愫悠长
旧年忆事
书缘情深
静寂的年
看电影
**故乡
母亲生病的日子
陪父亲下棋
天无绝人之路
“铁骨铮铮”何所惧
一只麻雀的遭遇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
“欢欢”的命运
我的女儿
女儿和猫
女儿和兔子
狗的“功过是非”
如此“世故”猫
陪女儿逛一中
208班趣闻回忆录
迎新街纪事
雪儿满天飞
第七天
轻轻地呼唤
我爱我家
玄轩铭
从“吸烟有害健康”说开去
农村·父亲·方言
小议拓展训练
九三情缘
教师节随想
“圪闷驴”和“日母球”
谈年龄少长的差异
书房被占领
我的抗疫日记
我拍书法讲座视频
第二辑 行万里路
赴中央社院学习始末
迷人的哈尔滨
内蒙古采风杂记
北京之行
泰山印象记
游晋祠
初识愚公山
陵川游记
井冈山精神的光芒深深地吸引着我
奇遇厦门
第三辑 杯倾半甲子
酒,可以帮助我什么?
啖酒漫谈
我于歌唱的无奈
2015年元旦纪事
四十限酒书
第四辑 高山仰止
戊戌飞雪思东坡
我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悼念启功先生
纪念张颔先生
正月初一夜重读《瓜饭集》
读《金庸传》
呜呼,祖德先生!
石渠阁推荐书目
——《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作文杂谈》笔记
听单霁翔先生讲故宫
我与邱振中先生的某种关联
记尹怀庭教授
周俊杰先生印象
读《静里乾坤》
人艺俱老诗书山斗
——拜读李慧英先生《半坡集》
访贾大一先生
贾大一先生当选省文联副主席
文学创作笔会所见
——聂尔、张暄、任慧文三位作家讲学纪实
读袁崇虎先生《“音乐书法”质疑》有感
《赢在字词》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辑 石渠阁谈艺
书法十七讲
试论当代书法流派的发展及其内在动因
当代传统书法批判与现代变革
时代要求之下学习书法的方法
谈书法创作中的繁简字使用等问题
对李小龙精神的再解读
笔中情
我们的钢笔哪儿去了?
谈所谓“艺术签名”
一个异常惭愧的遗憾
迎乙未年写春联纪事
迎丁酉写春联“不能承受之重”
《晋城书法二十年》后记
“游戏”文字
中国象棋与围棋之比较
论书诗二首
人之于愚钝
胡传海《书法清口》笔记
后记

书法集
行草唐王勃《滕王阁序》直幅
行草唐杜甫《望岳》方幅
行草“松竹桃李”联等直幅
草书唐李白《送友人》直幅
草书唐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直幅
行书施璋《太原赋》(节录)方幅
草书唐裴迪《白石滩》、李白《铜官山醉后绝句》直幅
行书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直幅
行书《玄轩铭》(节录)团扇
节临唐小楷《灵飞经》方幅
行草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直幅
行书“万里九天”对联
草书唐宋之问《途中寒食》直幅
行书“家藏人在”对联
草书清郑燮诗直幅
隶书毛泽东《沁园春·雪》直幅
行书赵爱萍《与诸子赴梨花诗会》直幅
隶书唐王之涣《凉州词》横幅
行书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横幅
节临元鲜于枢草书直幅
节临明文徽明行书直幅
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横幅
行书横幅(明德唯馨)
行书横幅(书酒相寿)
行书方幅(佛)
行书直幅(神农炎帝诗七首)
草书唐王维《鸟鸣涧》横幅
行书横幅(淡泊明志)
隶书“劝君子在”联直幅
草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节录》直幅
行书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句直幅
篆书“斗酒炉香”对联
行书唐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直幅
行书“定慧金石”对联
行书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横幅
行书“汉家老氏”对联
行书“楼高池小”联等直幅
行书施暄《太原赋》(节录)横幅
行书自作诗直幅
行书自作诗《忆昔年临徐渭帖杜诗有感》直幅
行书“野外花开”对联
行书李慧英《为武汉加油》斗方
节临北宋苏洵行书尺牍
行书“廉正松竹”对联
篆刻印屏《飞鸿朱迹》直幅
后记
展开全部

赵泽州集(全2册) 节选

  《赵泽州集(套装共2册)》:  旧年忆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出生在山西省泽州县的南部山区——柳树口镇柳树口村。父亲在晋城市钢铁厂上班,母亲在镇中心卫生院当医生,有两个姐姐。父亲是入赘母亲家的,继外祖母长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小的时候,继外祖母还健在,看养过我几年。  母亲在镇卫生院有一间单人宿舍,容不下我们一家人,就在离医院不远处找了两间民房,等于是租赁,住了整整11年,临走也没有付过房租。农村人的纯朴,在农村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母亲一贯的作风是不亏待别人。除了母亲和邻居阿姨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外,平常我们在一些物资上可以义务性地贴补他们一些,比如:我家曾拉过一车煤,除留足自家的用度外,剩下的就分给他们家和他们的众多家亲戚;有亲戚朋友送糕点、饼干、罐头、小米、蔬菜、豆腐等至少也要分一半给他(她)们。  那是个极为平常的院落,院墙是用不规则石块砌成的,没有大门。堂屋房一共有五间,我们占了靠西的两间。我们的厨房则是父亲在紧靠西边窗户三四平米的地方临时搭建的,主要用于夏天,一到冬天厨房就转移到屋内。冬天,我们在屋里生两笼没有烟筒的煤火,一笼是炕火用于取暖,一笼做饭。我们一家五口人就住在这不足30平米的两间房里,母亲、二姐、我睡炕,继外祖母、大姐睡炕对面的木床。父亲回来则住医院的宿舍。一进门,正对面摆了一张旧式方桌,没有太师椅或官帽椅,桌子左边是高约70公分的面缸,缸上用厚约1.5公分的圆铁板盖着,缸和方桌相差20公分。小时候,我就坐在面缸上面写作业,时间久了,成了近视眼。后面的长条桌上放着体积像电视机一样大的收音机,在没有电视的时代,收音机居然可以做得那样大,能收好多电台,每天下午6:30的“小喇叭”讲的小故事是我*爱听的。可惜,那时候老鼠太多,从后面进去把线路咬断了,父亲多次尝试修理,终究没修好。收音机左边,是我的小木箱,里面放满了连环画。门对面的墙上贴着毛泽东同志的大幅画像。左边的墙上是几张年画。桌子右下方有一只小铁桶,里面放着鸡蛋。东边紧挨方桌的是父亲自己焊制的小铁桌、小铁椅,然后是外面木头里面钢结构的厨柜。再往门口走,就是水缸了。房顶中央用一米长的粗铁丝挂着一个竹制的马头篮,里面放满了火烧和炕黄的馍馍。时间过去20多年了,这里已被翻修的新房替代,但那屋里的布局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经久不衰,清晰可见。  按理,我们姐弟三人应该随母亲姓“连”,的确,我们也姓过“连”,但时间却过于短暂。父亲在为大姐刻手章时,不慎刻成了自己的姓。后来,不知不觉,我们姐弟三人仿佛一夜之间都姓了“赵”。但宽容、开明的母亲对此并没有觉得损失了什么,没有提出丝毫质疑,我们仍然而且永远是母亲的孩子。我觉得,父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和我们“暂居”在一起,貌合神离的。母亲是我们一家人的主心骨,父亲甘愿处于被动地位,但他心里却一直牵挂着祖母,好像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家,他对自己的弟弟(我的叔叔)比对我们姐弟三人还要亲近。十几年来,我始终理解不了。但父亲是祖母三个儿子中*孝顺的一个。在祖母去世的前一年,父亲带领我们一家人回他的老家过年,平时异常节俭的他,为了祖母高兴,为了衣锦还乡般风风光光过年,破例置办了丰盛的年货。其中,*突出的是买了种类繁多的烟花,而在我们家过年,烟花几乎是不买的,只是零星买些鞭炮就足够了。我在吃一个枣花馍的时候,祖母看见后对屋子里的其他人说:“快给他掰开,看吃独了!”这是唯一留在我记忆深处,祖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或许是好的。我的叔叔见我置若罔闻就骂我不懂事,年少不谙世事的我则用同样性质的话语回敬了他。父亲看见后,满脸愠色意欲发作,被母亲拦了下来。祖母没有看养过我,自然亲情淡薄。第二年的7月,祖母去世了。父亲在祖母棺椁前大声痛哭,哭声震天。  ……

赵泽州集(全2册) 作者简介

  赵泽州,原名赵俊峰,字子瞰,斋号玄轩、石渠阁,别署飞鸿、山中隐者等。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泽州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三级美术师,供职于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泽州县文物局)、泽州县文化馆,九三学社泽州支社委员。历任干事、文秘、会计、业务主任、讲师、村委主任、通讯组长、,统计员、文化站长、教师、副科长等职,晋城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泽州县第五届、六届政协委员。”2018年结业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五期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民主党派中青年艺术家研修班”。  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山西书画院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晋城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晋城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晋城市职工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九三学社晋城诗书画院秘书长,泽州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先后当选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五批“四个一批”人才,“三晋英才”首批“青年优秀久才”,由共晋城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晋‘城市首批“高层次人才”,晋城市首批“优秀文艺人才”,士大“泽州英才”。文章散见于《太行文学》《太行日报》《犬行晚报》《吐月》《泽州新闻》等报刊。曾获晋城市“我与图书馆”征文二等奖,“山西兰花杯”“辉煌七十、筑梦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优秀奖,晋城市“迎接十八大读子本好书”征文优秀奖。著有。《赵泽州集书法集》《赵泽州集·文集》,主编有《晋城市首届硬笔书法作品展》,编撰有《普城书法二十年》,完成个人电脑字库——“赵俊峰钢笔行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