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赵勇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7.2(3.8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616443
  • 条形码:9787548616443 ; 978-7-5486-16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上海新江湾城开发的前世今生,上海城市发展东北角大支点的建树,尽在《浦江一湾》。《浦江一湾》是作者首次以见证人和参与者身份,讲述了原江湾机场前世今生的故事。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浦江一湾”新江湾城9.45平方公里开发的前世今生的故事。特别是近20多年来,新江湾城的规划建设,就一直处在上海建设全球城市进程的重要语境中,渐次展示了对上海城市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的呼应和引领,成为了上海创新铸就卓越之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作为新江湾城20年发展历程中唯*的自始至终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讲述了如何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前瞻思考和正确领导下,以城市更新为“支点”,以建设世界一流,面向“21世纪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为目标,努力建设承载上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形态优化的功能,承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资源均衡配置的空间需求,承载人民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期许,形成面向国际以生态为特色的一流品质居住区、以科创为引擎的产业功能区、以多元为形态的综合性城区的范例。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目录

序??言…………谭企坤 001

引??子…………001

寻梦

**章??从殷行镇到江湾机场

1. 殷行镇的盛衰…………011

2. 不能不提及的《大上海计划》…………014

3. 日军在远东*大的军用机场…………018

4. 传奇飞行员邢海帆…………020

5. 与江湾机场有关的那些事…………024

第二章??筹建新江湾城

1. 上海是真的“赚”了…………028

2. 上海四大跨世纪居住小区的缘起…………033

3. 成立新江湾城开发有限公司和开发领导小组…………035

4. *初的“筹建五人组”…………039

5. 从广中路 517 弄 1 号到闸殷路 180 号…………042

6. 围绕土地做足、做好文章…………050

7. 开始有了许多个“**”…………054

8. 时代花园创下了两个之“*”…………057

9.《人民日报》专版介绍新江湾城…………061

第三章??新江湾城的建留之争

1. 一个引起激烈争议的话题…………067

2. 李钦栋,一个当地居民的担忧…………069

3. 一群专家学者发出《倡议书》…………075

4. 一次系统、全面的“本底调查”…………082

5. 专家对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建议…………087

6. 不仅仅是上海第 100 个街道的揭牌…………092 筑梦

**章??亮出**张生态“名片”

1.“8.8”带来的新启迪…………096

2. 新江湾城建设指挥部应运而生…………098

3. 生态性居住区开发拉开序幕…………104

4.“江湾绿心”先期受到保护…………107

5. 对话“生态展示馆”…………110

6. 向外界宣示一个决心…………117

第二章??绘制新一轮科学规划蓝图

1. 记录曾经有过的种种思考…………121

2.“水为骨、地放‘荒’”的图景描绘…………126

3. 先睹为快之后的极目远望…………131

4. 从区域、城市、国际三个层面思考…………133

5. 把握文化、生态、智力和经济资源…………135

第三章??打造*有亮点的市政建设工程

1. 连通公共资源服务渠道…………137

2. 市政配套工程是“开路先锋”…………140

3. 形成“三纵七横”网络状水系…………142

4. 精心呵护“城市绿肺”…………147

第四章??推出*有品质的公建配套设施

1. 提升公共资源服务品质…………150

2. 一个被投射以“智慧之光”的新校区…………152

3. 一座校企共建的爱心助学连心桥…………156

4. 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极限运动公园…………159

5. 时间轴上的文体卫中心及其他…………164

6. 环环相扣的“三个生活圈”…………169

第五章??筑就*有温度的精品住区

1. 精细化开发理念与管理思路…………172

2. **块土地的招拍挂…………174

3. 一号作品引领精品开发…………175

第六章??踏着*坚实的步伐前进

1. 走出去,学习先进、对标一流…………182

2. 建一流城区必塑一流团队…………185

3.“虚拟组织结构”的运用实践…………190

4. 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192

5. 培育劳模、青年创新团队…………196

第七章??“沪上新景点”姿容初现

1.“绿色生态港、国际智慧城”初现…………201

2. 形成“大地产、小房产”开发模式…………204

3. 架构“五个统一”开发总体框架…………207

4. 在完美的总结中再出发…………210

追梦

**章??“第三代国际社区”的全面打造

1. 国际社区的由来和发展…………214

2. 新江湾城居民话说“国际社区”…………216

3.“国际社区”的另类“居民”…………221

4. 确保社区安全性、归属感和活力源…………224

第二章??创建产城融合的繁荣社区

1. 点燃城区发展新引擎…………226

2. 有一个新生代高科技园区叫“湾谷”…………229

3. 回答“‘湾谷’是什么”的追问…………234

4. 看上海的 CID 怎么造…………235

第三章??湾谷故事

1.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揭牌…………237

2. 南部知识商务区的耐克故事…………242

3. 就在身边的“城投宽庭”…………245

圆梦

**章??展现新江湾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说说“新江湾城十年地王史”…………254

2. 值得一读的“新江湾造城记”…………261

3. 请听一个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口述…………267

第二章??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1.“生态绿宝石”璀璨夺目…………278

2. 不断体现民生意蕴…………283

3. 实现资金集约利用的效益*大化…………284

第三章??持续打造“创新、人文、生态之城”

1. 全力打造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289

2. 不断完善卓越全球城市功能要素配置…………292

3. 不断推进高价值区段产业功能布局…………295

4. 不断促进国际化、内涵式、可持续发展…………296

尾??声…………299

后??记…………305


展开全部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节选

引??子 2017 年 11 月 6 日,清晨。 太阳刚刚升起,淡淡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消散,原市建设党委书记李春涛就从家里动身了。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习惯于早睡早起的缘故,尽管他已年近 80,但睡眠一直都还好,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了生活规律。今天,他之所以早起,是想早一点赶到新江湾城,参加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老领导参观新江湾城活动。 这是后来老领导李春涛对我讲的。 我提出要去接他,他坚决拒绝了。他说,若是说好让小车来接,就得在家坐等,坐等是一种煎熬,一会儿看钟,一会儿看表,得不停地估摸着小车什么时候到,还不如自在一点,早点出门,反正自己的腿脚还利索,那就利利索索地往新江湾城去。或许是一直都在关注新江湾城,他对新江湾城地区的交通太熟悉了。他说不像刚刚开发那阵,交通布局没有完善,进出的确不太方便。 新江湾城是上海中心城区*大规模的可供集中开发利用的土地,四至范围东起闸殷路、西达逸仙路、南至政立路、北抵军工路,总面积达 9.45 平方公里。原先作为江湾空军机场,可以无须公共交通,但是,随着一个以多元为形态的综合性城区的形成,公共交通布局的日渐完善也就成为新江湾城建设中的题中之义。 我曾经是他的属下,在他担任上海市建设党委书记时,我还是一名年轻的工会干部。一晃,都已经 20 多年了。 我没有想到市建委老领导对于这次活动会这样上心。 清波路 58 号,这是一栋由上海城投——新江湾人自己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办公大楼,一栋外观漂亮、富有特色风格的建筑。李春涛赶到时,才刚刚 9 点多一点,说好的活动时间是 10 点,他原以为自己来得早了,想不到却是“莫道君行早”,该来的差不多都来了,包括原市建设党委副书记陈策、市建设党委秘书长严鸿华、市建委纪委书记徐海峰等。 这次活动,我在 8 月间就开始筹划了。 其实,城投集团 2017 年就想总结一下新江湾城开发的历程,毕竟 20 年了,已经名声在外。不只在上海,就是在全国,新江湾城也是一个土地开发的范例。 牵头总结的事情*终落到了周浩身上,不仅因为他现在是城投集团的副总经理,也因为他与新江湾城有缘,早在 20 年前,他为开发新江湾城来到城投,也是*早的一个开拓者。周浩把任务布置给城投集团下属的置地(集团)公司,然后,置地(集团)公司搭建了一个班子,花了大心血,*后,由胡剑虹博士主笔,撰写了一篇《呈现区域规划建设新范例,承载上海城市发展新梦想——新江湾城“21 世纪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市”规划与建设二十年(1997—2017)成果总结报告》。我是目前在新江湾城这片土地上的唯一一个自始至终见证新江湾城变迁与发展的人,从新江湾城开发 5 人小组到上海城投置地(集团)公司人事总监、工会主席和纪委书记,我始终没有离开新江湾城一步,我应该是被征求意见的一员吧。但是,一个人的经历以及视野毕竟有限,我懂得“兼听则明”的道理,因此提了一个建议:何不把市建委老领导们也请过来一起征求呢? “这是一个绝好的主意!”童素正**个表示支持,“这是好事情,市建委老领导一定开心。”她在担任市城投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时,是我的直接领导,那时,我兼任过城投总公司工会副主席。果然不出她所料,她在市建委老干部活动时讲起此事,老领导们的情绪十分热烈,谁都想参与这个活动,都想看看曾经为之呕心沥血、倾力而为的新江湾城。这让童素正很是兴奋,她向他们保证,此事就由她来落实。此时,正是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举办这样一次活动,真是一桩好事情、一桩有意义的事情! 城投集团的现任领导也特别重视,专门听取意见,提出要求,并明确由集团分管副总经理具体负责。此事既然是我提出来的,自然也该由我去具体操办。事实也是,我受命承担了选择日期、排定内容、安排接送等一应任务。 20 年后再在新江湾城相聚,一见面,李春涛就感慨万千:“我们的建委干部真好,20 年了,还想到让我们这些老同志回来看看。”陈策、严鸿华和徐海峰等也有同感…… 大家一起来到了四楼接待室,城投集团副总经理陆建成十分热情地向各位老领导汇报新江湾城的开发情况。 回来看看,与新江湾城发展息息相关的两个仪式是不能不提的—— **个仪式是《江湾机场原址部分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协议》签署仪式。1996 年 5 月 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和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分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在人民大道 200 号市政府三楼会议厅,签署了《江湾机场原址部分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协议》。根据协议,上海市人民政府收回江湾机场原址中 9000 亩土地的使用权,由市建设委员会负责支付空军后勤部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费 30 亿元人民币,并牵头进行综合开发。协议约定,空军后勤部在 1996 年 9 月 1 日向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移交 2000 亩即可开发土地,并在 1997 年 5 月 1 日前拆除其余收回土地上的全部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收回的土地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由军事用地调整为民用建设用地。出席仪式的甲方代表是空军后勤部副部长雷国保,甲方上级主管单位代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吴光宇,乙方代表是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谭企坤,乙方上级主管单位代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夏克强。 第二个仪式是江湾机场原址 9000 亩土地交接暨上海市新江湾城开发办公室、新江湾城开发有限公司揭牌仪式。1997 年 4 月 30 日,江湾机场原址 9000 亩土地交接暨上海市新江湾城开发办公室、新江湾城开发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广电大厦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祥明、黄跃金,市建设党委书记李春涛、副书记陈策,市建委副主任谭企坤、市建设党委秘书长严鸿华、空军后勤部副部长雷国保等 84 位来宾出席。 提到这两个与新江湾城的诞生与发展息息相关的仪式,自然就不能不提另一个人——谭企坤。 “老谭怎么没来?”李春涛顿时感到奇怪,问童素正。 我所得知的一个信息是:谭企坤去了国外,不过,即将回国。后来才知道,这是误传,说不清楚是从哪里得来的信息。“那就等他回国后,再请他来新江湾城看看。”李春涛他们当时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上海城投以及置地集团领导们也做出了这样的允诺,而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我更是这样希望着。因为在新江湾城的发展历程中,谭企坤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决策者,也是见证人之一。 谭企坤终于被请来了,在时隔两个多月以后,以请上海城投老领导参观新江湾城的名义把他请来的,他在担任市建委副主任一职时,兼任过上海城投集团前身——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的总经理。 那天,一同前来的还有原城投集团副总经理何大伟,原城投集团总经济师费力夫,原城投集团财务部总经理王岚,原新江湾城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刘建士等。 前后两次活动安排的是同样的,看新江湾城的三张“名片”。**张“名片”是生态“名片”——生态展示馆,第二张“名片”是精品住宅——首府,第三张“名片”是科技园区——湾谷。 对于前后两次活动,我后来特地制作了两册限量版的影集——《喜迎十九大,金秋看江湾——市建委老领导参观新江湾城》和《二十年后,再聚江湾——市城投老领导参观新江湾城》。我在两册影集的序言中,都简要地记下了当时的场景。在《二十年后,再聚江湾——市城投老领导参观新江湾城》序言中,我是这样记录的—— 2018 年 1 月 17 日,寒冬凛冽,晨雾蒙蒙。新江湾城, 一座承载上海新梦想的新城区,迎来了曾经为之呕心沥血、 倾力而为的上海市城投总公司的老领导们。从 1996 年的军 用机场用地到 2017 年的第三代国际社区,20 年,新江湾 城的成功凝聚着各级领导、广大建设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岁月如梭,时光易逝,深耕 20 年,把她从“昨天”的 沉睡中唤醒,换来“今天”的精彩。 精彩 20 年,谨以此册留下我们美好的回忆。 新江湾城始终是一座承载着上海梦想的新城区,两册 限量版的影集给活动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让 新江湾城的 20 年建设经历成为更多人的共同回忆呢? 我为之怦然心动。

浦江一弯 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

赵勇。1958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96年由市政府机关下海去新江湾城,参与江湾机场的开发建设,在这块土地上深耕22年。曾任新江湾城开发公司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纪委书记。2011年被评为杨浦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