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作者:刘晓纯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866764
  • 条形码:9787561866764 ; 978-7-5618-667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本书特色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架空线路已无法满足城市风貌的建设需求,也无法满足对于电力运输安全的要求。地下电力电缆线路相比架空线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敷设地下,不占地面空间,有利于环境美观;电力电缆线路通道,可以容纳多回线路,输送容量适应性强;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对电力设施影响小;远离交通肇事,供电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电力电缆线路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城市乃至乡村电网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为了加强电力电缆线路敷设的法律规制,保障电网稳定输送电的供电效益的实现,坚持能源安全新战略,首先,本书阐述了电力电缆线路用地原则及其企业相关职责。其次,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同时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规模扩大导致其所需的土地空间不断增加,并且实践中电力电缆线路的用地征收补偿和土地复垦纠纷多发,本书就实现空间充分的规划制度进行了分析,也剖析了电力电缆线路建设中的安全运行、安全防护、相邻关系和土地征收补偿以及复垦的相关法律制度。□后,鉴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重要工程,本书还介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法律制度。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将进行修订,本书的相关内容是根据现行条例作为依据撰写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应条款已在附录中列示。本书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既适合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和一线能源法教师学习、研究能源法律制度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作为电力企业在电力电缆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手册。本书希望引起电力电缆建设的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电力企业和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定着物权利人,对于电力电缆线路相关法律关系中权力和权利的重视,尤其是让土地权利人认识到电力电缆建设的公共服务属性及其与私权利的边界。本书的完成与出版,得益于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张盼、盖鑫蕾、张子轩、姜延顺、薛龙分别参加了本书各章的撰写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还将主要参引文献列示于各章后,也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内容简介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阐述了电力电缆线路用地原则及其企业相关职责。其次,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同时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规模扩大导致其所需的土地空间不断增加,并且实践中电力电缆线路的用地征收补偿和土地复垦纠纷多发,该书就实现空间充分的规划制度进行了分析,也剖析了电力电缆线路建设中的安全运行、安全防护、相邻关系和土地征收补偿以及复垦的相关法律制度。*后,鉴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重要工程,该书还介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法律制度。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将进行修订,该书的相关内容是根据现行条例作为依据撰写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应条款已在附录中列示。该书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既适合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和一线能源法教师学习、研究能源法律制度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作为电力企业在电力电缆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手册。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引起电力电缆建设的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电力企业和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定着物权利人,对于电力电缆线路相关法律关系中权力和权利的重视,尤其是让土地权利人认识到电力电缆建设的公共服务属性及其与私权利的边界。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目录

**章 电力电缆线路用地原则与企业职责
**节 电力电缆线路用地原则
第二节 电力企业职责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及其法律制度
**节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概述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的编制
第三节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的修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与防护及其法律制度
**节 电力电缆线路施工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防护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力电缆线路的相邻关系
**节 相邻关系的概述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与地上物相邻纠纷
第三节 其他相邻纠纷
第四节 电力线路与其他工程相邻纠纷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土地征收与电力电缆线路地下通过权
**节 土地征收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地下通过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第三节 电力电缆线路地下通过权的取得
第四节 电力电缆线路地下通过权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
**节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发展演进概述
第二节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的原则
第三节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电力电缆线路建设土地的复垦
**节 土地复垦概述
第二节 土地复垦监管法律关系
第三节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第四节 土地复垦基本措施
第五节 土地复垦损失补偿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地下综合管廊的法律制度
**节 地下综合管廊概述
第二节 地下综合管廊法律制度建设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全部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节选

  《电力电缆用地及相关法律问题》:  一、规划的编制原则  目前城市规划部门对电力线路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在城区范围内已基本不再批准架空线路的建设,而电缆线路的建设需依赖政府提供电缆通道,其中涉及大量协调、沟通工作。为提高政企沟通效率、加快电缆线路建设流程,应明确电力电缆线路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以形成电力电缆线路规划的指导思想,并为相关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力电缆线路的规划应立足于现代化城市电网的建设目标,前瞻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并举,为城市电缆电网提供坚实可靠的通道保障。电力电缆线路的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和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规划都密切相关。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应重点保证城市电网的系统服务能力,并与城市其他设施系统保持协调。  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未对电力电缆线路的用地规划原则做出直接规制,本章在参考《电力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等国家标准,借鉴《电缆通道设计导则》(Q/GDW1864-201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06)等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规划的原则及学者对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总结概括出以下四项原则,分别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和超前布局。  (一)科学规划原则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电力工业发展产业政策,引导电力电缆线路网络合理布局,促进城乡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协调发展。  提高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是取得规划成功的首要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内容,严格按照内容深度的要求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做好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工作的重要前提。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应正确反映规划区域内近、远期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区域发展目标,城乡空间发展模式与空间结构,产业分布与规划布局等。区域发展目标是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服务对象,区域发展目标、产业分布与规划布局的调整变化必然带来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相应调整。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必须正确反映电力需求预测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对应关系,其负荷分布及分阶段的发展情况必须与产业布局相适应。就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本身而言,电力需求预测是布局规划的首要基础。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在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上即体现为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因而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也是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应通过整体和分区域的平衡,正确反映电网输电能力、供电能力的要求,包括区域间的联络支援能力要求。电网的输电能力包括电源的接入、电网送端与受端之间的连接,包括区域间的联络需求,规划的线路廊道经过整合、集约、优化,对今后的电网建设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电网的供电能力包括变电所的数量及其主变容量配备。电力电缆线路规划的变电所应布点合理,符合系统要求,能较好反映用电增长的区域性差异。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应将电网输电能力、供电能力的要求准确地反映为电力电缆的布局内容,应通过规划选所选线,具体落实总体变电所的分布、具体变电所的位置和出线方向,落实线路走廊的总体规划、具体线路的走向和线位。电力电缆线路规划应正确表达电力电缆的资源占用要求,对变电所应具体落实其占地范围和面积,对线路应具体落实其线路走廊宽度,包括线路走廊保护范围,并对各阶段的走廊资源占用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相衔接。  电力电缆线路规划还应认真分析电力电缆线路布局的环境影响。电网项目应在前期阶段进行环评。布局规划引入规划环评机制,提前对规划选线的项目进行环评,有助于降低项目环评批复的困难程度。电力电缆线路规划还应针对区域电网建设环境、流程的特点,提出相关政策支撑建议及组织实施建议,*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电缆建设的支持。  科学规划电力电缆线路体现在电缆线路选址和电缆通过规模要依据建设需求和相关规划确定。**,应根据建设需求提前规划电源点选址及线路走廊构建。客观条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提前做好电源点的选址及线路走廊的构建。城市的发展,给电力部门重新布点及新增线路走廊提供的空间十分有限,即使勉强安排了新的电源点以及线路走廊,也会因约束因素太多导致布局不合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区进行开挖敷设电缆的代价会越来越大,也会对城市容貌造成影响,从而增大了建设线路走廊的难度。目前,我国已经有城市出现电源点布点不足、电力线路走廊有限的问题。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再建电源点或新出线都受到城市土地资源的严格限制。第二,应根据道路等级确定电缆通道规模。对于无电力专项规划区域或规划中电力线路尚未覆盖区域,应结合电网建设经验,根据道路等级确定电缆通道规模,以满足后期发展用电需求、避免后期重复开挖道路。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