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435164
  • 条形码:9787565435164 ; 978-7-5654-351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世界城市低碳发展与中国低碳发展展开,旨在通过对深圳市低碳基础、低碳模式与路径、低碳未来挑战等的系统梳理与时序分析,展现深圳市勇担历史使命、丰富全国乃至**低碳试点城市的理论和实践的气魄与成效。本书为相关研究者或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与大量的低碳资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深圳市低碳发展的理论依据与路径指南。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深圳绿色低碳实践》由低碳缘起、低碳之路、低碳未来三篇组成,详尽阐述了深圳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与典型事实案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城市低碳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施操作指南。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目录

**篇 城市低碳缘起
**章 全球城市低碳发展
一、城市低碳发展的缘起
二、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趋势、特点和关键节点
三、有关城市低碳研究成果总结
四、碳排放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中国低碳发展
一、不同起跑线下共同但有区别的碳排放责任
二、中国低碳发展目标、路径与实践

第二篇 深圳低碳概览及情况分析
第三章 深圳市低碳概览
一、低碳发展禀赋基础
二、低碳发展工作基础
第四章 深圳市低碳排放水平
一、2011—2020年低碳发展目标
二、“十二五”期间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且碳强度处于中等水平
三、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指标
第五章 深圳市未来碳排放情景分析
一、情景分析方法
二、情景定义
三、情景参数
四、模型求解
五、情景分析结果
六、深圳未来低碳发展路径

第三篇 深圳绿色低碳实践
第六章 深圳市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减排实践
一、能源结构调整与循环经济发展
二、低碳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战略
三、创新推动资源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减排
四、低碳发展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契合
第七章 低碳发展制度
一、低碳发展法规体系
二、低碳规划体系
三、低碳发展相关技术标准
四、投资与经费保障机制
第八章 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低碳发展
一、组团式城市规划
二、全国**条生态控制线
三、土地集约利用
第九章 发展清洁能源
一、能源基础设施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三、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四、全社会电力消费稳定增长,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
第十章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低碳经济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耗水平持续下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低碳发展成果显著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第十一章 推进绿色交通门
一、交通机动车数量总体情况
二、公共交通一体化跨越发展
三、淘汰高耗能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
四、率先开展绿色港口建设
五、区域绿道网全线贯通
六、其他低碳交通举措
第十二章 推广绿色建筑
一、绿色先锋城市的低碳之路
二、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生态效益令人瞩目
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
四、有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建筑
五、重视住宅产业化,推动绿色施工与运营
第十三章 低碳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
一、先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二、绿色市政建设成效显著,资源循环利用不断深化
三、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第十四章 低碳试点示范
一、低碳试点工作推进顺利
二、深圳国际低碳城综合示范效果显现
三、光明新区“凤凰城”低碳生态城区建设顺利推进
第十五章 碳交易市场
一、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碳金融创新
三、碳价与碳交易市场发展
四、深圳碳市场发展方向
第十六章 鼓励公众参与
一、国际合作
二、低碳组织
三、公众活动

第四篇 深圳绿色低碳未来
第十七章 深圳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外部借鉴
一、深圳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国际先进低碳城市对比分析
第十八章 深圳市未来低碳发展制度框架
一、完善既有法制保障,制定目标引领的低碳发展法规
二、深化供给侧改革,培育绿色低碳增长新动能
三、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五、控制小汽车总量,发展以TOD为导向的低碳交通体系
六、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利用市场化机制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七、实施全领域碳交易市场,探索新模式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八、加强多试点资金统筹,创新低碳投融资模式
九、扩大低碳发展开放合作,积极推动低碳区域试点示范
十、引导全社会参与,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