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9-01
开本: 24cm 页数: 353页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73.4(7.2折) 定价  ¥10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459988
  • 条形码:9787501459988 ; 978-7-5014-599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是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主要立足道路交通警务的现实和发展, 围绕其基本范畴、历史发展、基本理论、专业工作、警务变革等问题开展研究, 期望能够对警务基础理论发展和道路交通警务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道路交通警务的基本范畴
**节 道路交通警务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道路交通警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道路交通警务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道路交通警务的历史发展
**节 古代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
第二节 近代我国道路交通警务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道路交通警务的稳固发展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道路交通警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道路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理论
**节 道路交通参与者及其特性理论
第二节 车辆及其特性理论
第三节 道路及其特性理论
第四节 交通环境及其特性理论

第四章 道路交通警务的主体和客体
**节 道路交通警务的主体
第二节 道路交通警务的客体

第五章 道路交通警务执法规范
**节 道路交通警务法律体系
第二节 道路交通警务执法规范化建设

第六章 道路交通日常警务
**节 道路交通巡逻值守警务
第二节 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管理
第三节 车辆安全管理
第四节 道路规划组织与管理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六节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第七章 道路交通应急警务
**节 道路交通警卫
第二节 突发事件道路交通管制
第三节 道路拦截堵截

第八章 道路交通警务保障
**节 道路交通警务机制保障
第二节 道路交通警务资源保障
第三节 道路交通警察权益保障

第九章 智慧交通时代道路交通警务的变革
**节 智慧交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智慧交通对传统道路交通警务的影响
第三节 道路交通警务工作变革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节选

  《道路交通警务理论与实践》:  2.适应性  视觉适应主要是指视觉器官的感受性随外界亮度的突然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光线突然由亮变暗时的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称为“明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暗适应的时间较长,需要3—6分钟基本适应,30—40分钟才能完全适应,而明适应可以在1分钟内达到完全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的明暗适应速度都会有所减缓。  暗适应过程对安全行车影响*大,如汽车在白天驶入公路隧道时,光线突然由明变暗,在进入隧道*初的几秒钟内,驾驶员可能感到视觉障碍,为了适应人眼的特性,隧道人口处应加强照明,汽车进入隧道后必须打开前照灯。  3.眩目  眩目是指人的眼睛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由于视觉神经受刺激而失去对眼睛的控制,本能地闭上眼睛或看不清暗处物体的生理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眩目会使人的视力下降,下降程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光源与视线的相对位置、光源周围的亮度和眼睛的适应性等多种因素。一般情况下,道路中心线上的行人比路侧的行人更容易被驾驶员发现。但在夜间会车时,由于对向汽车前照灯引起的眩目作用,驾驶员反而不容易看清中心线附近的人和物,因此夜间走在道路中心线上的行人是很危险的。为防止夜间会车时发生眩目,汽车前照灯应备有远近两种灯光,会车时使用近光。在道路设施方面也要格外注意防眩,如在上下行车道间设置隔离带、防眩板,加强路灯照明,以使车辆夜间行车时不必使用前照灯等。①  (二)机动车驾驶入的反应特性  1.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  反应有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之分。简单反应是指人对单一刺激物做出的确定反应,所需的时间称为简单反应时间。在简单反应中,大脑中枢活动比较简单,只要感知刺激物,不必过多地考虑与选择,就能立即做出反应。当驾驶员对外界某种刺激信息做出反应时,看上去反应时间很短,但也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般来说,简单反应时间较短。在实验室条件下,从眼到手这种反应是简单反应,如要求按响喇叭,通常需要0.15~0.25秒;从眼到脚的反应也是简单反应,如要求踩下制动踏板,约需0.5秒。  复杂反应是指驾驶员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同刺激物做出的不同反应,所需的时间称作复杂反应时间。在这一反应中,大脑中枢活动较为复杂,包括识别、判断和选择等因素,因此也叫作选择时间。随着呈现的信息量越大,复杂反应时间越长。例如,驾驶员在超车过程中,既要知道自己车辆的行驶速度,又要估计前面被超越车辆的速度和路面情况,操作上便有选择的准备超越时间。  2.影响反应特性的因素  (1)刺激。不同的刺激对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长短有所不同。对于不需要选择就能做出的简单反应,其对应的简单反应时间就很短;而当行驶环境较为复杂,驾驶员所受干扰较多,或基于其他原因需要对不同刺激因素做出判断时,选择时间往往占据了复杂反应时间较长的部分。  (2)机体状态。不同的驾驶员对于同一刺激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性别、年龄、情绪、性格等都是影响驾驶员反应状态的内在因素。例如,年龄较大的驾驶员反应速度会有所下降,情绪低落等因素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导致驾驶员反应速度降低,这些都将影响行车安全。  (3)车速。车辆速度越快,驾驶员反应时间越长,车速慢时反应速度则短。从人的生理角度来看,车速越快.驾驶员的视野越窄,看不清视野以外的情况,情绪和中枢神经系统都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导致反应时间变长。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驾驶员脉搏和眼动都加快,反应和感知变慢,对各种信息的感受刺激迟钝,在会车和超车时往往对车速估计过低,且容易对距离做出错误估计,这都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4)技术熟练程度。通过较多的练习,可以改进驾驶操作。因此,在实际驾驶中的复杂反应时间是可以通过练习缩短的,这是因为减少了决策时间,犹豫不决是新手驾驶员的特性,而有经验的驾驶员可以快速完成驾驶过程中的操作、判断、选择。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