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致漂泊的你

致漂泊的你

作者:姜杰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21cm 页数: 188页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1.0(6.0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致漂泊的你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6049720
  • 条形码:9787106049720 ; 978-7-106-04972-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致漂泊的你 本书特色

  1.书写在都市中漂泊的人,故事中有你我每个人的影子,让人深切感受漂泊生活的况味。   2.不煽情,不说教,《致漂泊的你》讲述漂泊生活中的焦虑、彷徨,只有历经风雨,方能见到彩虹。3.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喜怒哀乐,尊严与梦想,治愈每一个异乡漂泊者的伤痕。

致漂泊的你 内容简介

《致漂泊的你》描写了随迁女孩迟男的高考岁月, 随打工父母边城漂泊的十八岁女孩迟男, 因为户籍问题不能在边城参加高考, 不得不面临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城参加高考, 小说围绕这一变故展开了给主人翁及其家庭带来的奔波与心灵动荡的描写, 同时描绘农民工群像下个体缩影的真实生存。

致漂泊的你 目录

目录
1.红墙老街37号
2.拥挤的家
3.*好的时刻
4.寄托
5.一无所有
6.初闻
7.手机
8.吴天
9.音乐与诗
10.胡娅
11.春游
12.风雨山水情
13.倾诉
14.你会来吗
15.白衬衣加绿茶
16.灰姑娘
17.同情
18.道别
19.等我
20.列车
21.始于漂泊
22.一记耳光
23.私立中学
24.第二回合
25.少有的安宁
26.沿着来时路
27.江边岁月
28.岁月并非静好
29.天不负
30.父亲被打
31.再回边城
32.红墙
33.岁月如梦

展开全部

致漂泊的你 节选

  2.拥挤的家   2006年盛夏   “丁零零……”床头椅子上正充电的手机屏幕亮了,震动着呼喊着,那是一个银白色的下翻盖手机,键盘被银白色的壳挡着,需要拨号的时候将壳往下掀开,此时正卖命地呼喊旁边的迟男起床。   迟男闭着眼伸手将手机摁了,在脑海里将《兰亭集序》默默地背了一遍:“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偶有想不起来的地方,迟男的眉头皱起,努力地在记忆中调取,这是昨天晚上花费两个小时才背下来的全篇《兰亭集序》原文。   今天早间阅读时间班主任要默写的篇章,睡着前默默从头回忆一遍,没默写完整不敢睡着,早上醒来不睁眼再想一遍,没想全不敢睁眼,能完全想起来基本就记牢了,这是迟男这些年读书的心得,终于完整地默诵了出来,早已清醒的迟男睁开眼睛,大大的双眼在清晨未打开的窗帘下显得黝黑深邃,侧身把手伸到枕头底下掏出语文课本,拿着书从床上坐起来,翻到《兰亭集序》借着晨光检查一遍,有不顺的地方多看两眼。   迟男坐在只能容得下她翻个身的小床上,穿着黄色睡衣的她低头看着摊在双膝上的语文课本,齐耳的短发下垂挡住她的容颜。因为是盛夏,床上没有被子,整晚不盖也不觉得凉,小床紧靠着墙,怕凉着她,床头和床左侧父亲用巨大的包装纸箱拆开贴在墙上,迟男在上面写了一些难背的单词、诗句、数学公式、物理理论、化学式等,床右侧挂着一个蓝底白花的帘子,帘子后面是父母靠窗的双人床,并排的一张大床一张小床加上两床之间的40厘米的通道就将整个房间塞满,两个床头中间放一把椅子,大床床尾处一个贴着墙的柜子,这个房间就满满当当的,迟男一家的衣服只能放在两张床下面的空间,房间的门在迟男的床尾处,夏天炎热,睡觉时房门多半不关,只是将房门的帘子拉上,一个能触及地面垂坠感很好的帘子,不知道父亲从哪里淘换来的,这是一个拥挤的房间,只容得下几个转身的空间。   迟男将书放在小床上,抬腿转过身脚踩在拖鞋上坐在床沿,左手撩起一点中间的蓝白帘子,右手轻轻地从椅子上拿过夏季校服,脱掉短袖上衣和短裤,套上卡其色的宽松长裤,将淡蓝色的短袖上衣套上,白色衣领有点墨迹,迟男没去管它。常年穿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校服,能每天保持干净的同学没有几个,比起其他人在上面画花、画鬼、签名,迟男算是干净的。   趿拉上拖鞋走到床尾处,迟男探头看了一眼帘子后面还在熟睡中的父母,从柜子上拿起自己的牙刷和杯子,转身撩起门帘出门来,小客厅还处在不十分明亮中,从房间里父亲的鼾声换成了小姨夫的鼾声,空气中弥漫着怪怪的味道,尽管自己一家住的房间开了窗户,客厅通向厨房的门也敞开着,空气中还是弥漫着这么一大家人呼出的废气,一百八十度回身走进厨房,在齐腰的洗菜池子边刷牙洗脸。   这个两三平方米的小厨房整齐而充满了油污,迟男刷牙的水池旁边是一个长案,上面堆叠着五六个淘菜的盆子,菜板靠墙立着,菜刀别在案子与墙之间的缝隙里,水池这一面墙都布满了发霉的水渍;水池的对面是一个跟水池差不多高的碗柜,碗柜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调料,还有昨夜没有吃完用带洞的框子扣住的菜,碗柜上方半米远有一个吊着的无门壁柜,里面塞满了各种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抹布和刷碗用的清洁用具,壁柜的外侧和里侧都被厚厚的油污遮住。   刷完牙迟男转身在碗柜上掀开几个框子看了看,看了一眼身边燃气灶,实在不知道吃些什么,抬脚的时候觉得有点黏,低头看了看地上的油污,地面已经看不出本来颜色,虽觉恶心,迟男早已麻木,也许唯有读书能让这地面变得干净,看了看阳台上更黑的地面和肮脏的玻璃,迟男无可奈何。   拿起牙刷杯子和毛巾回到房间放在柜子上,拧开花了15块从超市买的保湿霜,挤了一点放手心,两只手搓了搓抹匀了将手敷在脸上使劲地蹭了几下,闭眼抿嘴一把抹过,对着父母床尾的梳妆台拨拉几下自己的短发,听说这梳妆台是迟男还没有来到父母身边时,一次父亲在给人搬家的过程中客户不要了搬回来的。   这个房子里的大部分家具都是父亲他们搬家途中客户淘汰的,包括他们睡的床,父亲帮人搬家的时候总是能淘回来一些他们还能用得上的东西,这应该省去了很大一笔开销。每一次搬新东西回来的时候,父亲总是高兴的。迟男总是愿意看见父亲的那种笑容,那是一种坚硬下的温柔,让她觉得暴戾的父亲可爱,但是迟男深深地明白那是一种捡到宝了的笑容和开心,或许并不光彩,也或许其实那种开心显得那么卑微,让迟男所不能理解和困惑多年的一直是父母那种内心的卑微到底来自何处,是什么样的生活和人生造就了那样的卑微。而这些,给了迟男一种领悟,也许生存是没有尊严的。   梳妆台不高,就贴着迟男父母的床尾,只容得下迟男侧身站在那里,时常父亲也坐在床尾趴在这个梳妆台上记账。这是一个老式的原木色的梳妆台,表面抛光的部分脱落了一些。父母还没醒,迟男没法坐下,只能稍微弯着腰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将后脑勺那一撮长发放进领子里去。近来班主任总盯着她这一撮头发,这是迟男剪掉长发的时候特意吩咐理发师留的一小撮,迟男总是拿个小橡皮筋扎在后脑勺,迟男总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标志,不同于别的孩子的标志,也许青春年少的孩子都是这么想的。   走到房门口,在门边拎了个小马扎放在卧室和厨房中间的墙边,弯腰从卧室外另一边的小鞋架上拎起自己的运动鞋,从里面掏出昨天晚上准备好的袜子,跷起二郎腿穿袜子,突然对面房间的门开了。   “高叔叔。”迟男抬头看了一眼睡眼惺忪头发跟鸡窝似的男人,爸爸妈妈叫他小高,迟男一直叫高叔叔,以至于迟男忘记了他的名字。这是跟爸爸一起工作的工友,一个瘦高的男人,有着消瘦英俊的国字脸,高叔叔出来的房间里放了三张床,住了三个男人,都是爸爸的工友,高叔叔只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姓王的叔叔,以及另外一个矮个子圆脸的表叔。   “还没去上学。”高叔叔带上房门回答迟男。   “马上走。”迟男穿上一只鞋子,继续穿另一只袜子。   高叔叔拉开迟男身边卫生间的门,一股厕所味扑进迟男的鼻子,高叔叔进了厕所关上门,迟男能听到哗哗的尿尿声,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尿液的臊气弥漫开来。   迟男回到房间拿上语文课本,走到客厅书桌前将课本塞进椅子上鼓鼓囊囊快要被书本撑破的书包里,迟男还将书包拎起来在椅子上颠了两下,背上书包,迟男打开了房门,关上外面的防盗铁门离开了这个拥挤的家。   这个60多平的小家,算上客厅3个房间,一共住了8个人,在房间里面转个圈都有撞上的可能。这个迟男的避风港位于这座边城的城中心,文明巷里燃气公司老区旧楼的二层,这是一个让迟男从懵懂开始明白漂泊的地方,也是一个让迟男渐渐滋生野心、梦想的地方,同样让迟男看到希望开始寻觅方向的地方。   3.*好的时刻   从家里出来的迟男踏着夏日的晨光,身旁人民路上车水马龙,拐角处有一家成都小吃,这是迟男的必经之地。似乎每一家成都小吃都一样,早上卖包子、油条、豆浆,中午卖酸辣粉、米线、盖饭。成都小吃拐过去20米就是迟男所在的高中,市十二中,这个在全市排在重点院校外的**,也算迟男人生中的一次小小成就。   迟男背着书包坐在桌子的一角吃自己的小笼包,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拥挤而不规整地摆放着三五张长方桌,陆陆续续又进来一些学生和早起上班的人,人们在夏天的早晨往往来得精神,小吃店的夫妻俩忙得团团转,手忙脚乱地收钱,手脚麻利地递过包子、豆浆,嘴里喊着筷子在门边自取,还有餐巾纸。   迟男是小店的常客,早上在这里吃早餐,中午在这里吃午餐,只有很少的时候中午回家热点剩菜剩饭或者煮点面条吃,每天重复一样的路线,重复一样的生活内容,没有精神去想更多,生活也异常安静,也许那是人生当中*好的时刻。   讲台上站着教语文的班主任,微胖的中年女人,中等身材,面目温和、面容宽广,眉目慈善,脸颊肉多颧骨突出,声音尖细,短发染成黄褐色,总是穿着藏青色的西装套裙,这是学校的教师制服。班主任的治理班级风格却异常严厉,有一套自己管理班级的办法,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秀教师称号的原因,在这个中上水平的学校常年带着重点班级,送走一批又一批考入重点、普通院校的孩子,是一个兢兢业业出色的中学教师。   如炬的眼神逡巡在每一个埋头的同学身上,一共40多人的班级,两人一桌,一共4列7排,迟男坐在靠墙的一列第3排,同桌是一个英俊高大略微带着傻气的男生,此刻正想办法躲过老师的目光往迟男的本子上瞟,迟男并不遮挡,他们之间早已配合默契,迟男默默地在脑海中背诵,手底下笔尖处顺畅地流淌出整篇的《兰亭集序》。   早已写完的迟男假装在本子上划拉,因为同桌还没有抄完,迟男用眼光留意着班主任胡娅的行动轨迹,快要靠近她这边的时候,迟男不经意地轻轻碰碰同桌的胳膊。   晨读结束后,开始收作业,迟男作为物理课代表,也在教室的前排忙活着,清点每一组的数量。   “迟男,给我一本抄抄呗?”一个高大的男生穿过乱糟糟的教室过道走到迟男身边粗声粗气地问。   迟男瞥了他一眼,老师们都头疼的老油条,迟男也不想为难。   “你拿吧,别拿太好的,太明显,记得改几个空。”迟男叮嘱。   “放心,我不会那么二。”杨志挑了一本练习册拿在手里,得意地跟迟男一笑。   迟男冲着那笑容翻了个白眼。   “快点,我得送走了。”   从办公室出来的路上,迟男看到齐德伟就在前面。齐德伟,理科班排名年级**,个子不高,只比迟男高出半个头,在男生中属于矮小的,非常精瘦,五官端正鼻孔略大,皮肤偏黑,寸头,在学校大家都一样套在宽大的校服里,并不十分注重外表,他是所有老师的宠儿,是数学课代表也是学习委员,看样子跟自己一样,刚送作业到老师办公桌。   “德伟。”迟男叫住前面的人。   齐德伟转身,看到是迟男,站在原地等着。   “你收齐了吗?”   “有几个没写完的,管不了那么多。”齐德伟转身走在迟男前面。   “*后那道大题你解出来了吗?”   迟男问齐德伟,迟男相信他肯定解出来了,迟男在这个学校里理科方面在女生中大概可以称霸,但是对于几个男生她还是觉得力不从心,有些望尘莫及,齐德伟就是其中一个。   “解出来了呀,不难,你应该也没问题。”   齐德伟作为学校理科班一哥,自有他的傲气,迟男偶尔会不习惯,但是人家有骄傲的资本,迟男是做出来了,只是不知道方法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对,一切都是未知,只有完全确定正确才有这样的傲气。   “我反正是解了,就是不知道对不对。”   两人聊着一前一后地从4层回到了3层教室。   一天忙碌的学习开始了,还有两个礼拜才到9月,才是开学季,迟男刚进入高二,已经上了两个礼拜的课,老师们紧着把课程学完,以便于进入高考模拟。   高考,是眼下*要紧的事了。除了这件事,没什么大事。   夕阳西下,身处闹市中心却听不见喧嚣声,那是因为这些声音已经进入不了这些磨刀霍霍的战士们的大脑。   迟男多年后回忆方才觉得,这是人生中*宁静的时刻,纯粹、透明、踏实。   4.寄托   迟男背上沉甸甸的书包迎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文明巷两旁热闹非凡,报刊亭的烤肠和冰棍是迟男经常光顾的对象,报刊亭对面跟文明巷垂直的巷子是一个菜市场,这也是迟男经常打交道的地方,卖菜的基本上都认识迟男的父母亲,因为迟男的父亲母亲居住在这里已经长达10年之久了。   “丫头,来啦。”蔬菜摊子里面的女人看到迟男,立刻站起来打招呼。   “阿姨。”   “买点什么,妈妈还没下班?”卖菜的女人笑脸相迎,棚里的电风扇将她的头发吹得乱蓬蓬的,眼角的鱼尾纹被汗水浸泡着,30出头的年纪,已经没有几分女人的气息,从河北还是河南来的,妈妈说过,迟男没有记住,反正身边的人都是来自天南海北,在这座边城不存在原住民,都是外来人。   “还没有。”迟男挑了一棵芹菜递给摊子对面的女人。   “听你妈妈说,你读书很好,以后就不用做我们这些苦活累活了。”女人一脸羡慕地看着迟男,仿佛已经看到迟男过上了某种体面的生活,那眼神里面有一种光,那种光让迟男觉得恍神。   “阿姨家没有孩子吗?”迟男又递了几个土豆给卖菜的女人。   “有啊,上小学了,在老家,学习成绩不好,不像你,给你爸妈争气。”女人有些泄气。   “还小啊,阿姨不用操心的。”   迟男觉得憋闷,才30出头的人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迟男忽然觉得背上的书包又沉了几斤,瘦削的肩膀勒得有些疼。   拎着菜准备拐进巷子深处时,看到路口的音像店,迟男踌躇了一下还是钻了进去,这个只有几平方米的音像店,隔三差五迟男就会来买一两盒磁带,*近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淘换回来一个VCD,迟男想买两张唱片回去试试。   老板是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头发浓密,眉目清秀,身材单薄中等身高,但身上总透着一种精明的商人气息,店里的磁带一般都是5块一盒,VCD、DVD、CD唱片15块一张,迟男一般不挑专辑,常常买各种合辑,一人一首成名曲那种,今天也一样,挑了两张英文VCD唱片,都叫不上来的英文名,对于音乐,迟男喜欢,但也没有喜欢到钻研的地步,不管是谁,好听就行。   之所以买英文唱片,大概是因为高一的时候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放过《贝隆夫人》的选段,女主角演唱的那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让迟男记忆深刻,还有就是那首《乡村路带我回家》,迟男觉得应该听一听英文歌,高一时期看“超级女声”受到启发,也让迟男认为有必要听,再有就是英语是所有科目里面*扯后腿的一科,也许听一下英文歌有帮助。   ……

致漂泊的你 作者简介

  姜杰,女,1988年4月11日生,苗族,重庆人,现居北京,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出版过散文诗集《秋雨湿了一地秋叶》,长篇小说《至始而终》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