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9.2(4.3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59267
  • 条形码:9787509659267 ; 978-7-5096-592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食用农产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理念正逐步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机、绿色、无公害、原生态、新鲜以及时令食用农产品越来越成为广大老百姓的普遍选择。然而,受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安全食用农产品仍然充斥着我国食用农产品市场,这种低端无效供给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众多领域相继推进,对于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而言,如何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新鲜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尽快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食用农产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理念正逐步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机、绿色、无公害、原生态、新鲜以及时令食用农产品越来越成为广大老百姓的普遍选择。然而,受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安全食用农产品仍然充斥着我国食用农产品市场,这种低端无效供给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众多领域相继推进,对于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而言,如何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新鲜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尽快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
由于食用农产品市场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质量信息不对称,生产农户容易受利益驱使,发生农药、激素、保鲜剂等农用药剂和添加剂的超标、违规使用行为,严重影响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甚至威胁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户受利益驱使而发生道德风险行为。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食用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相关主体利益带来不利影响,更威胁到我国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及有效供给。为此,当前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如何?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情况怎样?发生机理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防范?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户调研,了解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探究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寻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因素,并提出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引导农户生产行为向安全、规范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食用农产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理念正逐步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机、绿色、无公害、原生态、新鲜以及时令食用农产品越来越成为广大老百姓的普遍选择。然而,受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安全食用农产品仍然充斥着我国食用农产品市场,这种低端无效供给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众多领域相继推进,对于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而言,如何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新鲜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尽快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 由于食用农产品市场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质量信息不对称,生产农户容易受利益驱使,发生农药、激素、保鲜剂等农用药剂和添加剂的超标、违规使用行为,严重影响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甚至威胁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户受利益驱使而发生道德风险行为。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食用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相关主体利益带来不利影响,更威胁到我国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及有效供给。为此,当前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如何?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情况怎样?发生机理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防范?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户调研,了解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探究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寻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因素,并提出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引导农户生产行为向安全、规范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范围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农户人性假设 第三章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现状、问题、成因及影响 **节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节 生产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 第四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的理论分析 **节 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节 模型构建与选择 第二节 研究假说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六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正式制度对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影响因素的 实证分析 **节 非正式制度概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节 研究假说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六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防范机制的建立 **节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防范的政策重点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防范的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从源头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措施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附录一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二 成文村规民约 附录三 R软件运行程序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李学荣,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南昌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2017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师从张利国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农产品安全、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作为主持人承担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新工程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共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项目、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在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江西财经大学2017届优秀博士研究生荣誉称号获得者。在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江西社会科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世界农业》、《农林经济管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利国,197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站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学)带头人。现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常务理事,江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经济地理》、《林业经济问题》、《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生态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及农村发展等多学科研究。作为主持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资助项目2项,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在Journal of Cleoner Pproduction、Sustainobility、Ecologicol Modelling、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林业科学》、《经济地理》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省部级奖励4次,研究成果获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次,其他省级领导批示10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