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0.2(5.7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200600
  • 条形码:9787559200600 ; 978-7-5592-006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本书特色

  *神秘的玉器、怪异的纹饰、残破的陶片,大地上的怪圈暗示了内蒙古敖汉旗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   *行进的人流、“复活”的面具、燃烧的火龙,古老的仪式中,人们虔诚的祈祷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龟裂的大地、干涸的河道、冰封的冻土,八千年的粟作农业如何在这篇的多难的土地上持续繁衍?   *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推荐丛书。   对很多人而言:   文化,原是舒缓人心的,一缀上“遗产”二字,就显得沉重;   对很多人而言:   文化,也是风雅讲究的,一掺上“农业”二字,就变得土气!   我说:这里有一本介绍内蒙古农业文化遗产的书,很好看。你信吗?   但是,确实!   它的每一篇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连缀而成的,既有来自8000年前的神秘史前文化,也不乏流传至今的古老民俗仪式;既有对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经验智慧的挖掘,也有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可谓包罗万象。作者将专业的考古报告、枯燥的档案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成一篇篇小故事说与读者知。   全书以兴隆沟村民耕作中无意发现“大地上的一个个怪圈”作为引子,接连用三个考古发掘故事讲述了敖汉史前灿烂的农业文明,作者没有故弄玄虚的刻意渲染神秘氛围,实在是因为这些从当地考古工作者口中听来的故事已经太过曲折传奇,而敖汉这个许多人不曾听过的地方所蕴含的史前文明又太过灿烂、太过神秘,太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作者也受此影响,在听说当地史前祭祀坑中曾发现有猪首——龙身的堆石时,也对龙的诞生引发了无限联想。这也是本书的另一个可读之处——作者不仅是如实的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它会让你在一场奇妙的旅行中,透过作者的观察和解读悠然生出一些感慨:怎么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智慧,看似落后的传统农业居然会积累下如此丰富的农耕经验,而那些貌似“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背后,居然会蕴藏着如此前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怎么那些看似滑稽的民间歌舞、传统小戏和故弄玄虚的乡土仪式中,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会起着如此强大的心理暗示!   对于敖汉移民和清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是作者较见功力的部分,作者仍然把这些翻破万卷档案史料得来的研究成果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热河都统的伊冲阿为何因一纸诉状头疼欲裂? 四家子县丞武鸿宝当堂验伤如何哭笑不得?两份奏折、三起案件,作者用故事的讲法将清代敖汉农牧、贫贵围绕土地问题引发的激烈冲突诠释的淋漓尽致,在滑稽幽默中,令人不禁为农民的不易落下一把辛酸泪!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内容简介

当地人说,敖汉在蒙古语中就是“老大”的意思,因为敖汉部的建立者 — 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乃是家中的长子。其实,敖汉在世界旱作农业史中也当之无愧的占据着老大哥的地位,只是从中原文明兴盛开始,便再也没有人来为它书写壮丽史诗。然而它终究太不平凡,终于随着8000年粟种的发掘而石破天惊,随后接连爆出了粟作农业之源、华夏靠前村、中华祖神、中华祖龙等惊天发现来证实其地位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目录

主编寄语苑利/001
序言朱佳/001
粟作之源/001
中华祖神/017
祖龙诞生/031
长城/045
移民者的年轮/059
满纸辛酸泪/073
守护基因库/087
俗语报春知/101
粪土肥田/123
欢快的小毛驴/139
器用之宜/153
窖有余藏/181
敖汉祈雨/201
酬神唱影/223
元宵撒灯/239
呼图克沁/255
秋月围墙/273
玉泉潭影杏花醉/295
食之有味/309
后记/319
展开全部

敖汉粟源/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作者简介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常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研究。着有《中国民俗学教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着作,其中《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主持编写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北京文物古迹旅游》系列丛书等。  朱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学硕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着有“四时风物笺”之《茶》《香》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