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0.7(2.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1.3(5.5折)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46225
  • 条形码:9787010146225 ; 978-7-01-01462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本书特色

  时令近秋,蛩鸣声中奉上今年的《细读》春夏卷,此中有我们精耕细作之诚挚,亦见我们对春华秋实之憧憬。
  一如既往,文质彬彬依然是本辑《细读》的追求。
  “抵掌谈戏”,由林婷教授主持邀约的五位作者,虽然年龄各异,但对戏剧艺术的钟情与体悟,则是一脉相承。
  “共读红楼”,包含了四篇细读《红楼梦》的精致小品,出自四位红学闺秀的纤纤素手。如此相得益彰,即使未曾开卷,其中的诗情画意已荡漾眼前。
  “文心细品”“书影心声”“广角镜头”,既有名家之作,又有新锐之见。解读文学、电影、书法和文化,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短笛横吹”,有意化用这个出自《牧童》古诗的典故,不仅是因为这组文章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读毕掩卷,仍觉余音袅袅,涵咏不已。
  “藤山有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的传真:“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讨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古代诗歌研究前沿问题的思考。这组信息量高度浓缩的文章,体现了本辑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关注。  时令近秋,蛩鸣声中奉上今年的《细读》春夏卷,此中有我们精耕细作之诚挚,亦见我们对春华秋实之憧憬。
  一如既往,文质彬彬依然是本辑《细读》的追求。
  “抵掌谈戏”,由林婷教授主持邀约的五位作者,虽然年龄各异,但对戏剧艺术的钟情与体悟,则是一脉相承。
  “共读红楼”,包含了四篇细读《红楼梦》的精致小品,出自四位红学闺秀的纤纤素手。如此相得益彰,即使未曾开卷,其中的诗情画意已荡漾眼前。
  “文心细品”“书影心声”“广角镜头”,既有名家之作,又有新锐之见。解读文学、电影、书法和文化,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短笛横吹”,有意化用这个出自《牧童》古诗的典故,不仅是因为这组文章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读毕掩卷,仍觉余音袅袅,涵咏不已。
  “藤山有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的传真:“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讨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古代诗歌研究前沿问题的思考。这组信息量高度浓缩的文章,体现了本辑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关注。
  《细读》并不追求惊鸿一瞥的诧异,也不追求洪钟大吕的震撼。《细读》创办的初衷是,为学术,为艺术,为心灵寻找一个诗意栖息的小小驿站,寂寞也罢,喧嚣也罢,为的是在你来我往的切磋和交流之中,澄明性灵,激励文心,从此整装再发。因此,我们更愿意把“细读”看成是一种态度,其中有凝视与回眸,有宁静的沉思,深究的好奇,而一切都流转于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我的朋友,在你再次向思想的远方前行之际,我愿紧握你的手,让这份初心同在!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内容简介

在此学术大繁荣时代,学科的发展已然走向精深、专门之体系。《细读》希望御此东风,在科学宏大话语中守望美好的文学梦想和浪漫的文化情怀,坚持文本阐释和文学批评的精致敏锐,坚守文学本位和人文关怀立场,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打破学科壁垒,在自由交流中回望人类深远伟大的心灵历程和精深家园,在娓娓交谈中书写我们的智慧、情怀和担当。本书分为五部分:一是“扺掌谈戏”;二是“共读红楼”;三是“文心细品”;四是“书影心声”;五是“短笛横吹”;六是"广角镜头";七是"藤山有约"。作者用“细读”“细品”法深入到各类文本的内部,寻找一个可探讨的脉络,确立一个新颖的观点,写出深入浅出的文章,让人觉得个中滋味有看头有想头。这便是作者倡导的一种态度,一种凝视的态度,一种宁静的沉思,一种深究的好奇心,一种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全书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目录

抵掌谈戏
林婷主持人语
董健 《升官图》和陈白尘的喜剧艺术
陆炜曹禺为何写江泰?
朱伟华 小说家与戏剧家之间的契诃夫——以作者短篇小说《大学生》为例的探索
张军戏剧与音乐的对位:尼可拉斯·斯帕诺斯演唱的两首《圣母 悼歌》
苏琼苏珊·桑塔格剧作《床上的爱丽斯》剖析——基于还原法之文本细读

共读红楼
段江丽 《红楼梦》中宝钗之家庭角色论
俞晓红红楼说扇
薛海燕 《红楼梦》的洋味
张惠林黛玉与酒:文化、家世与命运的三重面向

文心细品
马俊山 《缅边日记》:西南边疆的发现与民族认同
黄键写在秋天里的那些字——《故都的秋》的文化修辞学解读
张伟 伏笔照应与人物选择的细密同构——论《春桃》奇异婚恋故事的编织方式
沈玲庸常的无奈永恒的苍凉——张爱玲赴美后中文小说改写研究
陈舒劫 西柏坡里的东方朔——文艺人民性视野中的贾大山文学创作

书影心声
颜纯钧 “更平等”的滑稽喜剧——观影片《白色》
郑国庆程耳电影的位置——兼评《罗曼蒂克消亡史》
黄加芳想象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短笛横吹
陈帅陈帅创作谈
林翠萍一场异想天开的旅行——论陈帅的儿童文学创作
连水兴人与人相遇之后:绘本《旅伴》细读
陈静寓严肃于趣味的儿童启蒙书——安东尼·布朗绘本中的形状艺术与理性精神
林强像卡尔松一样飞行——林格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与恶作剧风格

广角镜头
吴俊文学的“世界观”——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略谈
张何斌流转与思索:顾炎武诗中的游历
张小李纵情美酒诗篇,流连自然禅趣——黄庭坚《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赏析

藤山有约
颜桂堤 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
——“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陈瑜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会议综述
书于卷末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