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作者:韩榕著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21cm 页数: 12,348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1.9(3.4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645762
  • 条形码:9787502645762 ; 978-7-5026-457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本书特色

  斑斓、独特、繁荣、重要、陌生,这便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相较于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朝代,它更多地留予人“空白”的印象。这样的“空白,”相信感兴趣的人不少。这便赋予作者书写这陌生时代那斑斓习俗的责任。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内容简介

  跨越三百余年漫长时光的魏晋南北朝,它是战乱与政权更迭频繁的“中国历史上残酷的时代”,它也是百家争鸣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它上承秦汉文明,下启隋唐盛世,绘就出独特又斑斓的民俗世情。  然相隔千年时空,相较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时代,魏晋南北朝人的生活更多地留予人“空白”的印象。那么身处尖锐社会矛盾、多样文化碰撞环境下的他们,在千年前的生活画卷中,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怎样的生活日常?怎样的兴趣爱好?《历史的风尚·魏晋南北朝》将与大家一起以史回顾,共同走进那遥远的魏晋南北朝人的生活与思想。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目录

**辑 岁月流转,节节生花
上元佳节,迎神迎儿迎舞会
三月有上巳,春暖好时光
七夕至,乞巧来,百态出,福报到
端午,初别恐惧祭名人
重阳深处菊花香

第二辑 流光溢彩,飘飘罗衣
发式虽多,因人而异
一服一装一人生
满目琳琅配佳人
胭脂水粉,略施粉黛,美出特色
一双木屐.蹬出多样人生

第三辑 品位生活,雅雅风流
没事喝喝小酒,真真假假醉意朦胧
大好河山,怎能没有名士的游玩足迹
棋如人生,人生境界在其中
单调的生活,得看看杂技
茶香沁人,这味药材当饮料喝更妙

第四辑 媒妁鸳鸯,匆匆一世
晓其形却不知其人的婚姻
大胆爆发的女子更有魅力
为人父母,婚姻中的必修课
葬礼是人生的*后一个仪式
墓室与明器的陪伴是永世

第五辑 艺术人生,久久长流
写点小说也可避世
诗有灵魂,乃诗人倾诉之歌
那些女子笔下的红尘世界
泥身火魂是陶瓷
藏在书后的前卫工作

第六辑 雕梁画栋,熠熠生辉
繁华的都城,绝美的宫殿
寺庙之火,从这里冉冉而起
室内陈设,端的是贵族品位
石窟壁画,绝对值得称赞
园林告诉你什么叫好景长青

第七辑 杏林春暖,步步增健
药草余香,继承与探索是王道
想学医,得按“医规”来
勇猛的士兵也离不开“守护神
多姿美容,不是遥远的传说
养生是一种执着的追求

第八辑 美食盛宴,生生不息
让人眼花缭乱的烹饪原料
单调的主食变换出万千佳肴
默默无闻的大厨助手
创造美味的神奇烹饪技法
鲜果拥有变戏法的魔力

第九辑 商贾买卖,样样可行
走街串巷.市场好热闹
市场这么热闹,朝廷不来管管吗?
要想生意好.点子少不了
抄书市场里藏着不少知识分子
穿越荒漠而至的“淘金者

第十辑 礼到情存,惺惺相惜
血缘是个奇妙的东西
养老尊老,以孝为先必受赞
想要人气旺,就要深谙“庆贺”之礼
哀者,遵礼吊唁方受人称道
人活在这个世上,哪能不应酬?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节选

  《历史的风尚·魏晋南北朝》:  上元佳节,迎神迎儿迎舞会  祭蚕·迎蚕神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这是后人眼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而在魏晋南北朝时,并无元宵节一词,民间把正月十五称作“上元节”,是重要的迎神祭祀之日。*具代表性的祭祀,便是“祭蚕”。  正月十五,人们嗅到的早春气息正扑面而来。辞别冬日的寒冷,桑树抽条发芽,含羞带怯地吐出嫩绿的新芽儿。在这攸关桑树生长好坏的重要日子,人们庄重、虔诚地祀蚕神、迎紫姑。  悠悠华夏五千年,种桑养蚕一直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如此。桑树长得好坏,影响蚕业丰收,*终影响到朝廷赋税及百姓生活。无论朝廷还是百姓,蚕业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它能引得上下重视,大兴祭蚕之风就不足为奇了。  在嫩叶摇曳中,太阳爬上树梢,虔诚的祭祀活动开始。江南的养蚕人早早起床熬制白粥,供奉蚕神。这白粥,不能随便熬制,有它的讲究,需在白粥里加上肉脂,使白粥带上油膏才行。熬好,端出带油膏的白粥。养蚕人恭敬地在养蚕室里摆好,迎接蚕神驾到,保佑蚕桑大丰收。  在那至诚渴望的祷告中,养蚕人在脑海中畅想着蚕神的故事,渴盼自家也能迎来张成一般的好运。  传说,张成是吴县人,有一天夜里巧遇一妇人。妇人站在张家屋角,悠然地冲张成招手。张成好奇地走过去,那妇人开口告诉张成:“这地方是你家蚕室,我是这里的神。明年正月十五,你用带油膏的白粥来祭我,我将保佑你的蚕桑获得百倍丰收。”张成闻言大喜,虔诚地按照妇人的话去做,他家的蚕桑果然大获丰收。  蚕神保佑,蚕神保佑!身处养蚕室,望着祭祀的白粥,江南的养蚕人也同张成一样祷告着。渴盼丰收的心情是那么迫切,以至于将白粥用处发扬光大。  荆楚的养蚕人以白粥为蚕驱鼠,驱鼠的白粥也有讲究。灶火熬制好香喷喷的白粥不算完,还需在白粥上盖肉片。  举行仪式时,勤劳质朴的养蚕人,双手端着盖有肉片的白粥,在家人殷切的期盼中,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顶,口念咒语祷告。祷告声低沉又绵延:“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养蚕人相信,如此这般祭祀祷告,便能赶走老鼠,让自家的蚕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早日吐丝成茧。  迎紫姑  如此种种,人们仍难放心,为确保蚕桑丰收,还不忘“迎紫姑”。  人们认为,紫姑能预知蚕桑能否丰收,其他事能否成功。在他们心底,紫姑是百姓的知心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渴求,指引他们的前路。  有此感受,源自传说中紫姑的悲惨命运。相传,紫姑原为小妾,被丈夫的夫人嫉妒,经常被驱赶到茅厕、猪圈等繁重脏乱处干脏活。在这重重虐待中,不堪折磨劳累的紫姑,在正月十五悲愤而亡。她的悲惨命运,引来人们的广泛同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渐渐地演化成神。紫姑,是神,更是无数百姓们的缩影。  心中之念,心中之神。一思一绪,皆在正月十五的祭祀中淋漓尽致地展现。  每逢正月十五日晚,太阳挥别树梢西辞归家,骤黑的夜,冷暖交织,一片漆黑,却挡不住人们迎接紫姑驾到的欣喜。  在那深沉的夜幕中,一家人抬着事先准备好的假人,小心翼翼地抬至厕所或猪圈边。立位就绪,人们平静心绪,虔诚祈祷,诚念咒语,迎还紫姑。  对着假人,人们低语祷告:“你丈夫和大夫人都不在,请紫姑出来吧!”念罢,一家人紧张观察着假人的动静。  此时,抬假人的人就是测试仪,感觉抬着的假人重了,那就是紫姑快要显灵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迎来紫姑之神,得礼遇相待。  人们恭敬地将假人仰卧放好,端上美酒、水果,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案几上,紧张而又诚心地卜问蚕桑等各种事情。风乍起,人们恍如无感,眼睛里只有假人的动静。  ……

魏晋南北朝:对酒当歌绘斑斓 作者简介

  韩榕,笔名八月榕,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报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多年。爱好历史,爱好写作,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刊发稿件百余篇,撰写稿件获奖数十次,文字风格朴实、严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