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的串联生活

我的串联生活

作者:刘齐 著绘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的串联生活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097969
  • 条形码:9787807097969 ; 978-7-80709-79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的串联生活 本书特色

  以个人视角回望荒诞岁月  以“亲历亲见亲闻”重返1966,重返历史现场  官方档案之外的更为鲜活的历史记录  一个14岁少年眼中的串联生活

我的串联生活 内容简介

刘齐著绘的《我的串联生活》一书以个人视角回望了荒诞岁月,以“亲历、亲见、亲闻”重返了1996,重返了历史现场。
本书是官方档案之外的更为鲜活的历史记录,是一个14岁少年眼中的串联生活。

我的串联生活 目录

我的串联生活
/1
我的电影生活
/88
我的足球生活
/103
我的宣传生活
/135
我的地震生活
/144
胡大一的早年生活
/194
美丽的夏天
/212
想起绕阳河
/224
游大寨
/237
塑料花时代
/253
后记
/273
编后记
/277
展开全部

我的串联生活 节选

  进了北京  从沈阳到北京的铁路,老话说是“里七外八”,意思是关内七百华里关外八百华里,共计一千五百里,合七百五十公里。蒸汽火车时速六十公里,一般情况十几个钟头即可跑完全程。但我们这一趟磨磨蹭蹭,走走停停,竟然用了三十多个小时。这条民国初年全线通车的铁路,原先叫京奉路、北宁路,现在叫京沈线,铮亮的铁轨跑过张大帅的兵、日本人的兵、国民党的兵、共产党的兵,现在轰隆隆的,又跑着红卫兵,哪一个兵也没有红卫兵这样的姿势。山川平原,田垄电杆,见怪不怪,默不做声。火车上的年轻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个个小脸蜡黄,半睡半醒。天安门的欢乐海洋中,那些牛皮哄哄的男女小将,原来要经历如此狼狈的阶段,才有可能抵达光辉的所在。  第二天深夜,或者是第三天凌晨,总算,谢天谢地谢革命,我们进了北京。  这是我生平**次进京。  原以为火车能停在著名的北京站,七年前刚刚落成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宫殿一般,整点敲钟唱东方红。没猜对,停的是永定门火车站,没听说。那也长出一口气,高兴。  被一节节车厢压缩成一坨坨长方形肉类的小将,此刻纷纷拆卸为单个人身,挣出门窗,排着长队到先农坛体育场集合。  体育场亮如白昼,场地上停着几十辆大客车,周围有四只高高的,比沈阳坦克塔还要高的巨大灯架,向场內放射出更加巨大的光芒。“更加巨大”似有语病,管它呢,非如此不足以形容当时我的观感。“***”不是也有语病吗,人民并不挑剔,照样用来表达热爱领袖的心情。如今一些宣判词,爱说某某人的贪腐数额“特别巨大”,法律上也这样行文了。  北京到底是北京。  北京一定有更多、更奇异的**次,等待我们去激动。  可是,恐惧和紧张并不会轻易消失,马上,立刻,进京人员就要接受检查。刺目的强光从四个灯架往场内猛射,犹如亿万人民的雪亮眼睛。  冒充沈阳23中革命学生的四个“黑帮子女”,排在队伍里,一步一步向前移动。  我哥刘阿音兼刘卫东,走在*前面,一手拎着旅行袋,一手捏着介绍信。  心怀鬼胎的刘齐第二。  东张西望的刘维莎第三。  梳着抓抓辫儿、戴着白色赛璐珞近视镜的刘宁殿后。  接待人员站在一张桌子后面,向我们前面的人问着什么。  我张大嘴,使劲喘气,昨天刚进沈阳站时,我也这样呼吸来着。我觉得自己是在经过一道道封锁线,我没敢想这是敌人的封锁线,也没敢想这是革命的封锁线,想的就是封锁线,纯粹的封锁线。但封锁线这种概念本身就有毛病,就不该出现在脑海中。封锁谁?谁封锁?难怪红卫兵对你专政,这么专政你还乱想,你到底要干什么?  接待人员从刘卫东手中接过介绍信,目光就要扫来的一霎那,我的心脏剧烈跳动,猛然蹲下身,假装系鞋带,双手在脚面乱颤。我承认,我这是极端自私的懦弱行为,迹近叛变组织、出卖同志。因为我这一蹲,就把不够串联资格的小学生刘维莎,直接放到险境之中。  可叹刘维莎哪里懂这些,仍旧四下看热闹。东北话管这个叫“卖呆”,别的她也卖不了,只能卖“呆”。紧要关头,只见刘宁的腿脚快速移动,将少不更事的妹妹挡在身后。  马上我就后悔了,因为刘宁挡不挡维莎,我蹲不蹲,一概无碍大局,接待人员连问都没问,而只是草草看了看那张介绍信,手一挥,放行了。串联学生比树叶还多,哪个有耐心细查?  兴奋啊,如释重负啊,北京,你博大的胸怀,一颗纽扣也不系,就这么向我们敞开了。我体验到一种“逃出来了”的感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或者叫自由,身体的自由,心灵的自由。自由是多么的美好,哪怕只是自由一小段时光,哪怕自由过后,仍然回到不自由的状态,但是毕竟尝到了自由,有了可供回味,值得追求的资本。  还有些惋惜,刘卫东的那张介绍信,白白机智勇敢了一场,接待人员啊,你咋不好好看看,那上面都是智慧啊。  过了“封锁线”,另一个接待人员随机“扒大堆”,连连吆喝:你,你,你们这一拨儿,往那边去,上那个车,不对,不是红车,是绿车。  人们乖乖登上大客车,用的是门,不是窗。外地小将初来乍到,即使再有闯劲,毕竟对圣地般的首都怀有一份敬畏,其中还夹着生理上的疲倦和饥渴。  不料引擎刚一启动,我们那辆车就变了样,人们,都是些孩子,一反长途跋涉的困顿,马上活跃起来。有几个人高呼:我们要去天安门!我们要去天安门!很快,大家都跟着喊起来,喊得很有节奏,七字一句,二二三结构,想没节奏也难。  司机善解人意,也做得了主,只用不大一会儿功夫,便叫人们遂了心愿,看到了天安门。汽车随即挂了抵挡,慢慢开,为的是让大家多瞅两眼。事后我查地图发现,我们从先农坛出发,向北,走的是天桥大街、前门大街,再向北,就是天安门广场,你喊也好,不喊也好,司机总归要往那里开。  夜幕下的天安门自有一种特殊氛围,灯笼八盏,红旗八面,静静伴陪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那上面的色彩非常奇妙,既柔和又耀眼,既熟悉又新鲜。从前的做法是:五一、十一两个政治节日才插旗、张灯、挂像。文革改了规矩,天天都是如此,这就对了,符合经典著作精神。列宁有言:革命是人民的盛大节日。文革这个盛大节日刚刚开始,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有人咳咳嗓子,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是当年*流行的歌曲,如果《东方红》排名**,排第二的没准就是它。多年后从酒桌上听说,这首歌的曲子竟是抄袭之作,是从《我为祖国献石油》那首歌上扒下来的。说者怕大家不信,把两首歌从嘴里“拎”出来,一句一句对着唱:  大海航行靠舵手/锦绣河山美如画;  万物生长靠太阳/祖国建设跨骏马;  雨露滋润禾苗壮/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头戴铝盔走天涯。  酒友们听了,一个劲叹息,都说太像了。话说回来,那晚在天安门,没有一个人知道其中奥秘,知道的也不会说。石油和舵手,哪个更重要?这首歌的影响太大,就算是抄袭的,先前那个歌,也得谦让一下。  可是,当时在车上,有一件事比唱歌更迫切。  起歌的人显然不了解大家的心思,清完嗓儿,唱了**句,停下来,指望众人跟他往下唱,众人并不唱,而是异口同声高呼:  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  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口号,产生于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初期的天安门广场。广场太大,排在后面比如纪念碑一带的人,根本看不着城门楼上的细节。古代画论管这个叫:远山无树,远水无波。靠前一点的还好,勉强可见一个个小小的人影,但也看不清眉眼。古人对此亦有说辞,叫做:远人无目。大家不满足,都想看个仔细,就你推我,我推你,齐心合力往前拥。负责警戒的军人哪里肯让,手挽手排成人墙,脚抵着地面,身子往后,拼命顶住人群。众小将不干了,凭什么呀?我们这是向毛主席靠拢,又不是干坏事,大家一急,急出了这个口号。  “我们要见毛主席”,跟当时所说的时代*强音“毛主席万岁”相比,应该算是时代第二强音。有一次,在震耳欲聋的喊声中,毛主席他真就下了天安门,从中间那个门洞出来,一步步走上金水桥,径直坐在石头桥面上,屁股底下啥也没垫,近距离向人群招手。第二天的《人民日报》说,毛主席这是跟红卫兵小将心连心。《人民日报》我看不到,但报纸上的重要文章电台里都播,大人小孩围着收音机,聆听北京传来的红色电波,已成国中时尚。  大客车开到天安门前,左拐,沿着长安街行驶,口号声也随之左拐,一浪高过一浪,经过中南海时,分贝值达到顶峰。  新华门的哨兵静默肃立,似向车内查看。  满车小将血脉贲张,却无一人去想,此时夜色正浓,万众都歇着呢,万一惊醒了睡梦中的毛主席,以及尚有资格居住此间的其他领导,各位这是有益于革命呢,还是相反。就算毛主席喜欢白天睡觉,夜里上班,你们这一通喊叫,若是打断了老人家的思路,哪个有本事给他接上?  再说难度也大,你们想见主席,谁不想见?去天安门司机能做主,这事做不了主,他只能给一脚油,拉着大家向西行驶。  街上没一个人,偶尔有类似的大巴迎面驶来,两车擦身而过,喇叭一鸣,气流一掠,长啸不已。  灯光渐稀,街道渐窄,分配给我们的住地到了。  这是一个名叫什坊院的地方,是一所简朴的小学校。  ……

我的串联生活 作者简介

  刘齐,辽宁沈阳人,有名作家,曾任知青、工人、厂报编辑,《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主任,《散文世界》杂志编辑部主任,美国杜大学访问学者,《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报专栏作者。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出版著作有:《刘齐幽默散文丛书(三卷)》、《刘齐作品集(八卷)》、《中国杂文·刘齐集》、《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人一有车就自卑》、《中国式幽默》(法文版)等二十余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