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作者:李敏娜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25.9(7.4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602112
  • 条形码:9787568602112 ; 978-7-5686-021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文聚焦高管股权激励水平和方式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关系,并探索了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内在影响机理。本研究分别从决定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成长性的内外部因素中揭示其内在机理,建立本研究的结构模型,并在此指导下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本研究认为高管对股权激励水平的不同价值判断会影响其持有的风险态度,进而影响公司的成长性。于是,在提出反映高管股权激励水平价值的三个构念(当前价值、预期价值和总价值)和反映公司成长性的四个构念(生产效率增长、雇员规模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和利润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水平的当前价值、预期价值和总价值对高管风险态度的不同影响,并构建了对反映公司成长性的生产效率增长、雇员规模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和利润水平增长四个侧面的整体影响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在综合衡量持股的当期价值和预期价值之后,对公司成长性的销售收入增长和利润水平增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这再次支持了代理理论。其次,技术创新投入作为企业高管的重要风险投资行为,根据高管股权激励对高管风险行为的不同的影响,构建了技术创新投入这种风险行为在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成长性模型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本研究分别对高管股权激励不同价值对其风险行为进而对技术创新投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再次,在中介效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优选控制人和董事网络两个边界因素,提出相关的假设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上述研究,为契约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结果。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目录

第1章 基本概述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成长性的理论分析
2.1 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成长性的内涵
2.2 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成长性的理论依据
2.3 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成长性的内在机理
2.4 本书的概念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直接影响
3.1 高管股权激励的构成
3.2 公司成长性的构成
3.3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直接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3.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创新投入在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4.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定义
4.2 技术创新投入中介作用的理论分析
4.3 技术创新投入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4.4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终极控制人在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5.1 终极控制人的界定
5.2 终极控制人的调节机理
5.3 终极控制人的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5.4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董事网络在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6.1 董事网络的界定及测量
6.2 董事网络的调节作用的理论分析
6.3 董事网络的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4 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节选

  《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当然,也有些学者认为高管股权激励具有明显的双重效应,即在不同的情况下和不同阶段两种影响结果同时存在,这就造成了高管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出现了非线性关系。徐宁和徐向艺(2012)以中国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考量了技术创新投入的投资强度、投人人员、专利数量等指标后,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转化等能力存在倒U形的影响。  代理理论和管理层寻租理论对高管股权激励作用的不同结论主要是由两个理论对高管风险行为的不同方向的影响造成的。这可以用古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解释。古典代理理论认为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会鼓励其采取冒风险的行为,因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高管倾向于通过冒风险获得更大的企业收益进而获得更高的自身收益;而行为代理理论认为股权激励会促使高管由于考虑到可能的损失而采取风险规避行为。两个理论之间的矛盾就造成了股权激励对高管风险行为相悖的影响。技术创新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投资行为。这种风险行为受到股权激励的影响作用也会因为以上两个理论而呈现出冲突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高管对股权价值感知结果影响其风险态度。高管对股权价值的感知包括预期价值和当前价值两种。预期价值是指股票未来潜在上升的价值,即股权价值高于当前现金价值的部分;当前价值是指在股权授予期当年股权的现金价值。古典代理理论认为公司股票的价格会随公司市场价值而上升的可能会促使高管通过采取战略行为来提高公司的价值。股票期权是公司授予高管或员工以一定的价格在未来的某段时期内购买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的运行期包括行使购买权将股票收归自己囊中的转归期和可以将股票卖出的行权期,这两部分通常需要10年时间。在这期间,股票的价格可能会高于购买股票时的价格。提高的部分就是股票的超值收益。高管可以通过战略行为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提高。股票期权不需要初始投资而且对股价的变化负完全的责任而使得股权具有有限的下行风险和无限的上行风险。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上升的空间是无限的,而下降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高管而言,这种未来预期风险的不对称性会鼓励其采取冒风险的行为。另外,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角度看,高管更乐于通过冒风险而获得更高的企业收益,进而提高自身的收益。因此,高管更倾向于冒风险的行为。对于技术创新投入这种风险行为,高管更乐于采取积极的态度。因此,有以下假设:  假设4.1.1:高管股权的预期价值对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呈正向影响。  与股权的预期价值相比,股权当前价值代表购买股票时的股票现金价值。行为代理理论认为,高管的风险行为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而降低股票的价值。因此,高管的行为会围绕两个目的展开:一是保护好股票的当前价值,二是试图增加股票的价值。行为代理理论认为相比冒风险而言,人们更害怕损失,因为他们认为价值的损失比有可能获得收益提升更应该得到决策者的重视,也就是说决策者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公司价值免受损失,其次再追求收益的提升。因此,为了确保公司价值保值或者增值,高管更泺于采取风险规避态度。技术创新由于需要前期投入,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实际的产出,产出能否有效地收回成本或者实现价值增值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时需要面对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一种风险行为。因此,高管对这种风险行为更倾向于规避。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