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7.8(4.9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版权信息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七八千年前的聚落说起,在原始的规划实践中提取中国城乡规划的精神特点,以时间为主轴,讨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历史及社会背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城乡规划学引入中国,其作为一门科学得以广泛研究,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一系列历史的描述,本书整理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主线。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七八千年前的聚落说起,在原始的规划实践中提取中国城乡规划的精神特点,以时间为主轴,讨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历史及社会背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城乡规划学引入中国,其作为一门科学得以广泛研究,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一系列历史的描述,本书整理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主线。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目录

一、城乡规划学概述. 二、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本土文化背景 三、中国城乡规划学的形成 四、中国城乡规划学的发展 五、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学 **篇 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本土文化背景 **章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传统的知识框架 **节 在安居与治水的生产实践中产生规划概念 第二节 “制礼乐”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古代规划的制度属性 第三节 在“务为治”的思想争鸣中形成古代规划的思想基础 第四节 “治道”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城乡规划 第二章 先秦: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奠基 **节 早期住区选址与布局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及其战略布点 第三节 《周礼》所见中国古代空间规划体系与技术方法 第四节 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早期规划中的系统观念与综合平衡 第三章 秦汉至隋唐: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成型 **节 郡县制度与国家城市体系 第二节 象天法地,经纬阴阳:阴阳数术对城郭室舍选址布局的影响 第三节 都城规划布局中的新探索 第四节 传统中国的两种帝国模式与空间治理 第四章 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转型 **节 中原王朝的都城规划与规制转型 第二节 “征服型”王朝的多京制与都城规划 第三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生活的新变化 第四节 人居营建的制度化与风俗化 第五章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城乡规划知识体系与重术轻学 第三节 规划与学科再思考 第四节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知识的启发 第二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近代的构建 **章 综述:社会转型与近代城市规划学科构建的整体状况 **节 近代社会转型背景和对西学知识的认知 第二节 中国近代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第三节 各时期主要内容 第二章 学科孕育:西方知识的输入与西式城市建设的认知(1895 年前) **节 导论 第二节 在传统知识和官学框架下的西方知识的渗入 第三节 以租界为先导的西式城市建设的输入 第四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城市建设模式转换 第五节 乌托邦的家国构想—空想主义的理想社会建设思潮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学科萌芽:城市改造的认同与城乡建制的导入(1895 — 1921) **节 导论 第二节 城市改造的认同:城市规划实践推进的西方规划思想和技术的传入 第三节 城乡建制的导入:城市自治机构的建立与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 第四节 以学术团体、书籍报刊等方式为主的知识传播 第五节 规划知识在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中的展露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学科肇始:总体规划的形成与学术研究的兴盛(1921 — 1937) **节 导论 第二节 西方规划学科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的途径及意义 第三节 城市规划实践中总体规划的形成 第四节 建设及管理法规的出台 第五节 规划研究和教育的展开 第六节 结论 第五章 学科进步:规划制度的建立与规划实践的展开(1937 — 1949) **节 导论 第二节 国家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规划研究和教育的战时发展与停滞 第四节 规划体系的构建:战后规划实践所反映的规划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规划编制在各地的普及与战时的夭折 第三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当代的构建 **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节 国家学科建制的完备与统一 第二节 苏联模式影响下的知识体系延续与转型 第三节 冲突中的学科成长与本土化 第二章 苏联模式影响下城乡规划学科建制的初步完备(1949 — 1955) **节 国家规划制度和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苏联专家参与下的学科实践 第三节 苏联规划专著和教材的翻译和引介 第四节 规划标准和规范的草拟 第五节 规划专业教育的诞生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本土化拓展(1956 — 1963) **节 反苏与反“教条” 第二节 规划标准定额之争 第三节 城乡规划的“大跃进” 第四节 “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第五节 反思与激进之间的专业教育与学术共同体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设计与文化革命中的城乡规划学科(1964 — 1977) **节“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与“见缝插针” 第二节 “设计革命”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学科建制与实践的恢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篇 中国城乡规划学在当代的发展 **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恢复重建时期(1977 — 1992) **节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外部总体环境 第二节 城乡规划学科的恢复、开放及其科学化追求 第三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复苏与重建 第四节 学科外部支撑条件的建立与完善 第五节 城乡规划学科的工具属性定位 第二章 城乡规划学科的建制完善时期(1993 — 2010) **节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外部总体环境 第二节 城乡规划空前“繁荣”与城乡发展理念的转型 第三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逐渐完善 第四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规范化 第五节 学科知识领域的扩张与融合 第六节 城乡规划学科属性的渐进转变 第三章 一级学科地位确立后的转型发展(2011 — 2015) **节 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 第二节 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调整与扩展 第三节 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趋势 大事记
展开全部

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 作者简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前身是1956 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建筑学会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学会成立六十年以来,始终围绕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和发展这一中心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繁荣、提升学科影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如今,学会已经成为引领城市规划学科健康发展重要的平台,在服务行业创新发展、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促进学科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