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梦华录

北京梦华录

作者:盛锡珊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7.9(7.2折) 定价  ¥1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梦华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410847
  • 条形码:9787513410847 ; 978-7-5134-108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梦华录 内容简介

《北京梦华录·京城百业》是反映那些走街串巷的行业,即挑担、推车、挎筐、摆摊等做小生意的游商小贩及出卖体力和技艺的个体行业。他们大体可分为几类,一是行骗的,如算卦、卖假药的;二是卖苦力的,如送煤的、倒水的;三是耍手艺的,如锔碗、箍漏锅的;四是卖小吃、卖小孩玩意的;五是卖艺的杂耍艺人。我所画的这些行业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固定地盘儿和组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落后的经济和文化,某些生意也是多年形成的相对固定化的风俗模式。比如,卖樱桃和桑葚的下街了,就是五月节快到了;卖兔爷儿的摊儿出现了,中秋节就要到了;而卖松柏枝、芝麻秸儿的一露面儿,无疑将要过年了。这些经营者大都是穷人,生活得极为辛苦。记得我家后院有个“年糕李”,他们经常全家老小齐动手,拉个大板车,装着桌子、凳子和帐篷,将所卖的年糕拉到白塔寺、护国寺等热闹的市面上去卖,很是辛苦。有些人为了抢生意、搞竞争,就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比如,卖炸糕的不用纯黄米面,而是将豆腐渣晒干后用箩筛成细粉掺到黄米面中,这样炸出的糕不但个儿大、鼓胀,而且颜色也好看,口感也松软、不粘牙。这即降低了成本还颇受欢迎。再如卖年糕所用的黑糖水并非纯黑糖,而是用便宜的大枣煮的稀烂后,用布把枣汁拧出来掺在黑糖水中,这样做不但甜而且色泽漂亮,成本也降低了。这些办法,都是手艺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贩卖货的家什儿都很讲究,颇具特色。比如,面茶挑子、烫面儿饺车子,上面的铜饰都很漂亮,再加上经营者手也勤快,总是擦拭得锃亮,这些都是值得现在的服务行业学习和借鉴的。至于说到天桥或庙会上的艺人们,其中确实有些身怀绝技的人。从清末民初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光“八大怪”就出了三拨儿。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们,部分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骨干。另外,如侯宝林、新凤霞、魏喜奎等艺术家的成长和他们早年在天桥的磨炼和积累是分不开的。今天对于“天桥把式——光说不练”的老话该有个不同的认识。一个撂地的艺人,每天卖艺的时间高达现在人一两个月的演出量,若不在嘴上用些机巧,岂不活活累死?他们可称得上是勤劳智慧的老北京人的代表。

北京梦华录 目录

前言
茶摊儿
小茶馆
卖大碗茶的
酒摊儿
饭摊儿
卖炸丸子、炸豆腐的
卖烫面饺的
卖卤煮火烧的
卖熏肉的
卖羊霜肠的
卖羊头肉的
卖油的
卖冰核儿的
卖蒸煮白薯的
卖烤白薯的
卖莲子粥的
卖零食的
卖酸梅汤的
卖杏仁茶、豆浆的
卖茶汤、油茶的
卖馄饨的
卖糖子面儿、小炸食的
卖豆腐脑儿的之一
卖豆腐脑儿的之二
卖老豆腐的
卖豌豆黄的
卖芸豆饼的
卖艾窝窝,驴打滚的
卖甑糕的
卖年糕的
卖盆糕的
卖炸糕的
卖炸三角的
卖雪花酪的
卖扒糕、凉粉的
卖粽子的
卖硬面饽饽的
烧饼铺
炸油果和烙马蹄烧饼的
卖烧饼、油炸鬼的
粥厂打粥的
卖半空儿的
卖烂蚕豆的
卖酱豆腐、臭豆腐的
卖炒花生、冻海棠的
卖鸡蛋的
卖菱角米、鸡头米的
卖果子的
卖花的
卖香瓜的
卖西瓜的
卖柿子的
卖萝卜的
卖山里红的
卖菜的
卖莲蓬的
卖活鱼的
兑换银元的
照快相的
卖线的
磨剪子磨刀的
打铁的
钉马掌的
焊洋铁壶的
箍漏锅的
锔盆锔碗的
卖夜壶的
打绳的
拉大锯的
石匠人
搡车的穷孩子
拉洋车的
洋车厂子
赶轿车的
卖黄土的
卖炭的
送煤的
编筐的
编席的
卖估衣的
卖旧鞋的
皮匠
钉鞋的
擦皮鞋的
卖布的
缝穷的
卖掸子的
修伞的
粘扇子的
卖蒲帘子、狗窝的
卖毛扇的
晒豆纸的
破烂儿摊儿
卖花盆的
卖瓷器的
卖胡琴的
卖报的
弹三弦儿的
卖烟卷儿的
卖花样子的
卖纸花篮儿的
砍糖人儿的
打糖锣的
卖耍货的
卖弓箭的
画糖的
捏江米人儿的
卖糖葫芦的
卖小毛猴的
卖气球的
拉洋片的
转糖得彩的
卖马蔺草编的小玩意的
卖小金鱼的
卖蝈蝈的
点痦子的
剃头的
修脚的
要饭的
捡破烂儿的
换洋取灯儿的
打更的
打鼓的
捡粪的
掏粪的
拉拖床的
拉冰的
倒水的
卖假药的
书画摊儿
妓院
清吟小班
下等妓院
我与中国民俗画家盛锡珊的故事
展开全部

北京梦华录 作者简介

盛锡跚,1925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幼年时,受到邻居名画家祁井西熏陶并对绘画产生兴趣1943年至1949年学习期间,受到美术教师王青芳指导,又师从绘画名家周启祥学习中国画的山水画和人物绘画。1956年以来,他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风筝》画集、《红楼梦》和《西游记》等古典题材部分章节的连环画册,至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他绘制的《紧箍咒》成为了《西游记》连环画套书中的佳品在中国青年剧院工作中创作了《东方红》、《红色娘子军》、《杨三姐告状》、《野猪林》、《文成公主》等大型经典剧目的绘景300多部他还为吴晗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一至六册做了精美插图。 多年的从艺生涯,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手法进入古稀之年以后,已创作了500多张表现老北京市井风情的绘画长卷《老北京画集》,为北京的文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