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当机立断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1.9(3.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机立断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0099048
  • 条形码:9787210099048 ; 978-7-210-09904-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机立断 本书特色

  日本互联网寿险公司创始人的决断力提升法,由“数字   事实”组成的逻辑更有说服力。   关键语句划重点,配合图表解析和详实案例说明,清晰又精炼,理解更深入。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领导主管,本书都会带来启发,帮助革新思考方式,使决策更高效。

当机立断 内容简介

面对工作中的决策,大部分人认为一定要深思熟虑、绞尽脑汁才敢很终敲定。殊不知,这过程中的时间、人力已经被白白浪费了不少。出口治明著,黄宝虹译的《当机立断》介绍了“数字·事实·逻辑”的思考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正确做出决定。
其中数字指的是与决策有关的数据;事实即观察到的客观事实,而非个人主观意见;逻辑就是用来做出很终决定的理论依据。以逻辑为决策前提,收集相关数据和客观事实,就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决定。
作者出口治明先生的生命网络人寿保险公司,无论是规章制度、面试命题,还是下属的创新提议,都深为“数字·事实·逻辑”理论所影响,也因此在日本保险界抢先发售推行“怀孕超过27周的孕妇也可以参保”等很好规制度,颇具大胆与创新精神。在书中,有趣的案例列举、严谨的理论叙述层出不穷。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摆脱多余因素的干扰,决断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当机立断 目录

序 言

序 章 能做决定的人会推动事业发展这是个靠自己的头脑赢得好评的年代

第1章 为什么总得不出正确的决定80%的随意想法阻碍决定

第2章 “数字”“事实”“逻辑”建立起的规则世界共通的“决定”机制

第3章 构建团队做决定的规则为了将“不能做出决定的人”变成“能做决定的人”

第4章 边实施边完成在尝试与更正中前行

第5章 遵循那1%的直觉越是重要的时刻,越容易产生第六感

*终章 工作只占人生中的 30%,该如何去决定为了更好地活着

后 记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当机立断 节选

  序 章 能做决定的人会推动事业发展:这是个靠自己的头脑赢得好评的年代   01 思考后做决定可以推动事情的进展   日本人不能做决定?   希望有人来做决定……   迟迟未能做决定……   即使做了决定,也为正确与否而感到不安……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烦恼。那为什么总是做不了决定呢?日本人总是被认为决断力弱。大概意思就是,日本人喜欢模糊了事。 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即便说日本人决定能力弱,也并不是其固有特征。这其实是在战后“1940年体制”经济高度成长的影响下,日本人偶然表现出一种决断力弱的特点而已。   人们的自我意识本来就只是反射其成长环境的一面镜子。读者朋友们,假设您明天生出一个小孩,然后后天将其送到华盛顿去当别人家的养子。10年后再相遇的话,您认为这个孩子的性格特征更偏向日本人还是美国人?答案显而易见。也就是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民族特征这一说法,因为人类智力是相似的。   在讨论决断力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就媒体的信赖度做一些阐述。   您有看报纸的习惯吗?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少看报纸了。据日本报纸协会调查,2000 年报纸发行量为每千人570份,与此对比2014年报纸发行量跌到每千人469份(总体发行量减少13%)。    即便如此,与世界各国相比,日本依然是报纸发行大国。对比其他国家每千人的报纸发行数据:美国(183份),中国(110份),英国(247份),德国(254份),法国(177份)等,可知日本绝对是报纸大国(日本报纸协会2012年调查数据)。   还有一些更有趣的数据。   以上是各国对媒体信赖度的比较数据[图 0-1信息来自2005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   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对报纸、杂志“非常信任”和“相对信任”的比例远超 80%。   条形图中颜色深的柱状体代表的是G7的成员国,即使是对媒体信赖度相对较高的法国,其程度还是不如日本,仅为四成。英国仅一成多一些的人对媒体持信任态度。   看到这个数据之后,许多人都会感到意外。   “外国人那么不信任媒体吗?”   然而,从外国人的立场来看,难道不是日本比较特殊吗?至今日本仍是个报纸发行大国,市民对媒体信任度极高。   不需要自己思考的好时代   我认为是“1940年体制”造就了日本社会现在的情况。   “1940年体制”是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在其著作《1940年体制,告别战后经济》(东洋经济新报社)中提出“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仍是战时状态”时使用的概念。1940年前后是全民团结一致求生产,为了完成战略目标,形成以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为代表的“日系企业”,以及集体主义、平等主义为代表的“日式经营”模式的时期。   其后的战后复兴时期里,日本认为只要追随美国步伐,努力提高生产力就能使国家富强。此时比起发展多样性,全民团结齐心,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显得更为重要。“1940年体制” 完全顺应当时的时代需求。因此,日本经济的成长速度也令人惊叹。   在经济高度成长期,日本人不用靠自己思考。   因战争而变得一片狼藉的日本,在思考如何重建国家的时候,认为只要像美国一样发展加工贸易业即可。(当时的人们认为)如果日本也能发展起像GM(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或者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那样的企业,致力于出口产业的话,经济就能得以发展。日本想以美国那样的经济大国为目标,否则便无法实现复兴。   也就是说(当时的)目标和方法都很明确,剩下的就是由谁来分配资源这一问题罢了。   霞关的公务员们按复兴计划分配了资源,市民们什么都不必考虑,只要按照他们的吩咐进行工作,便能像预想的那样实现经济增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容易形成信赖报纸、杂志(即自己不用思考)的社会氛围。   在不需要思考的年代,不作为更受欢迎   从1956年加入联合国(重归国际社会)开始,到1990年爆发经济泡沫,日本在这34年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约为7%(这期间仅在**次石油危机时出现负增长)。   不知大家能否理解连续34年保持7%的经济增长率是怎样一种概念,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使用“72法则”进行说明。   “72法则”是利息的复利效果,即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的简易版表达方式,其内容如下:   “72法则”   72÷利率(%)=本金翻本所需年数   根据这个式子,假设利率为8%,可知只需要9年时间100万日元就能变成200万日元(72÷8=9年)。   如果将利率等同于经济增长率,72÷7≈10年。那么只需要10年,经济就能翻倍。   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率为7%的高度增长阶段,10年时间经济就能翻倍,再过10年又增长一倍,34年来持续以7%的速度增长,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时代。   在那样的时代,无作为的领导会更受欢迎。做新的事情(与众不同的事)的话,成功率和失败率各半。与其尝试新鲜事物后失败,不如老老实实地不作为,顺应时代潮流,10年后销售额也会翻倍。   员工也是如此,做着与大家一样的工作,工资自然就会上涨。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可能还会阻碍经济发展,按照命令努力工作才是*重要的。   因此,现今日本人大多不想动脑思考,但这绝不是日本的国民特性,只是受“1940年体制”的影响罢了。   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做出决定的好时代   ……

当机立断 作者简介

  出口治明 (Haruaki Deguchi),   日本生命网络(LIFENET)人寿保险公司会长兼CEO。   1948年出生于三重县。京都大学法律系毕业。   1972年,入职日本生命保险公司,在规划部、财务部担任企业策划。   作为人寿保险协会首位财务规划专门委员会委员长,参与国家金融制度改革和保险业法的修订工作。后担任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派驻伦敦法人代表、总裁、国际业务部部长。   2006年,成立日本生命网络人寿保险公司,担任社长。2008年,公司正式运营。2013年至现在担任会长兼CEO。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