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满庭风华:上

满庭风华:上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
开本: 23cm 页数: 110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1.6(7.2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满庭风华: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630848
  • 条形码:9787552630848 ; 978-7-5526-308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满庭风华:上 内容简介

  《千年海曙》第1辑以120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千年海曙》为依托,从人文史实入手,全景式地整理出千年城邦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既是海曙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颗硕果,又是对宁波悠久文明的一次献礼。  《满庭风华(上)/千年海曙(**辑)》内含唐代的明州刺史、贺知章、吴文英、王应麟、范钦五部分内容。

满庭风华:上 目录

序一
序二
唐代的明州刺史
**讲 明州建制
第二讲 首任刺史
第三讲 惠廉治政
第四讲 重要政治身份的明州刺史
第五讲 明州刺史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六讲 剌史治乱
第七讲 江夏侯黄晟

贺知章
**讲 贺知章其人
第二讲 贺知章其诗

吴文英
**讲 吴文英生平
第二讲 眩人眼目的梦窗词

王应麟
**讲 人生经历
第二讲 学术贡献

范钦
**讲 范钦的仕途悲剧
第二讲 范钦的藏书事业
第三讲 范钦的*大贡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满庭风华:上 节选

  《满庭风华(上)/千年海曙(**辑)》:  黄晟(859~909),字明远,唐大中十三年(859)生于鄞县鄞塘乡九房村(今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九房自然村),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县新墟镇金柄村。黄晟少年聪颖,喜欢弄刀舞枪,武艺精湛。年轻时先后投奔于明州刺史羊馔、钟季文,几次危难中受命平定群寇,屡战屡胜,战功卓绝。  据说唐僖宗时,黄晟应募于望海镇,因身材矮未被录用,后募众据守平嘉,明州知州羊馔任为辅将。相嘉攻越州,杭州刺史董昌不能御。明州刺史钟季文遣晟领兵讨伐,擒杀相嘉,遂以战功授散骑常侍、浙东道东面副指挥使。后迁奉化都护防御使,兼做飞都副兵马使。  黄晟上任后,董昌僭称帝。乾宁三年(896),钱镠发兵讨董,晟率兵响应,后董昌被诛。乾宁五年(898)率民采石筑罗城,周长18里,又重建奉化江东津浮桥。疏浚城内河道,营建坊巷,设君子营。在任18年,为官廉正,后封江夏县开国子。临终上疏,勿让子荫嗣,府库所蓄,皆题“送使”字样。一说,在后梁开平三年(909),黄晟在建城疏江中殉职,年仅50岁。卒后葬于东钱湖隐学山。后梁乾化二年(912),由其孙从隐学山迁葬至象山珠溪常乐寺之山麓。  2009年,为弘扬黄晟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和为官清正的作风,值黄晟1150周年诞辰之际,由宁波文化研究会、姜山镇人民政府、海曙区文保协会,在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黄晟纪念地一一做飞庙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来自宁波各地的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及黄晟后裔参加纪念活动。  如史料所记载:“郡先无罗郭,民若野居,晟筑舍汤壮其海峤,绝外寇窥觎之患,保一州生聚之安。”根据志书而知,黄晟筑罗城有六个城门,即东渡门、灵桥门、长春门、望京门、永丰门、和义门。北宋时城门增至十个。原因在于,当时的三江口一旦遇到海潮内侵,就会江水暴涨,殃及城池。通常有三汛,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尤其是春汛,连雨不断,时值桃花盛开,故谓之桃花汛。民间广为流传的黄晟桃花渡斩蛟的传说故事,其实隐喻着治水之事。筑罗城的目的不仅在于抵御盗寇的侵扰,使明州百姓告别流寓野居之生活,而且在于抗击洪潮水患。这里简述一下黄晟桃花渡斩蛟的传说。  据说有一天,黄晟自江北巡查回来,刚从三江口渡边登岸,只听到一阵阵凄惨的哭声传来,黄晟抬头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坐在岸边,老泪纵横,捶胸痛哭。围观的人也都频频叹息,无可奈何地摇头。黄晟感到诧异,便近前问道:“老婆婆,何故如此伤心?”老婆婆抬头一看,见是一位年轻威武的将军,便呜咽地诉说道:“此渡常有蛟龙显圣,要百姓年年用童子祭神,不然要降灾百姓。百姓舍不得自己的骨肉去祭神,便逃的逃,走的走了。因为没人去祭神,蛟龙就降了灾,我的丈夫和儿子出海都被蛟龙吞吃了,媳妇也悲痛而死;目下小孙子又被乡绅议定为祭神童子,故而啼哭不止。”而就在此时,只见一阵狂风卷自江心,霎时波涛汹涌,一颗巨大的蛟首冒出江面,张开血盆大口。黄晟大喝一声:“孽畜!看剑!”随即奋身跳人江中,与恶蛟在江中搏斗。*终黄晟剑斩蛟首,为百姓们除了大害。黄晟卒于909年四月,正值桃花汛。百姓将三江口渡取名桃花渡,纪念黄晟,并祈求他的保佑。  《四明谈助》卷四十二有一则《周生溺海蒙神佑》记载,相传清乾隆年间,宁波城内盐仓门附近周守备(周兆云)家里有一个儿子叫周崇仁,精通医术。中年时跟随官方海舶,访问台湾。中途遇到飓风,海舶漂至吕宋。吕宋国为清朝政府友好邻邦,接待了海舶上的人员。周崇仁便在那里为吕宋国老百姓医治疾病。当时正好遇到国王染上怪病,周崇仁以自己的医术治愈了国王的病。国王于是更加敬重、款待船舶人员一行。过了不久,终于等来了来自中国的商船,周崇仁等人便搭乘商船归国,在经历了一次海难之后,以为得以大难重生。不料,商船遇到了礁石,船破进水。此时周崇仁正在船中酣睡,蒙咙中听见船上的慌乱声,被惊醒,此时水已经没过他的胫骨,他急忙登爬礁石逃生。此时,一个巨浪迎面拍向礁石,周崇仁随浪被卷入海中。周自感叹:我命休矣!这时候,见神人立于海面,舆车护卫整齐排列,旗帜高扬,气势盛大,旗帜上绣写着“江夏侯”三个大字。神呼舆卒从海中救起周崇仁,同舟落水的其他人员也被救起。周崇仁恍惚中见江夏侯旗帜冉冉人云而远去,感恩不已。回到宁波以后,就去他们家附近的做飞庙还愿、叩首。要知道,做飞庙里,供奉的便是江夏侯黄晟。此事件一传出,宁波城里老百姓也更加信奉黄晟。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