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作者:赖寄丹著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39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1(6.7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355045
  • 条形码:9787562355045 ; 978-7-5623-550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本书特色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精选作者赖寄丹近年来教研之余写作的30余篇文章,其中多数为学理性较强的散文,内容涵盖文化领域的某些热点话题、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现象,凝聚了本人对这些热点、问题、现象的观察思考,具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观点和学识,文思畅快,文笔优美,无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都具有一定赏读价值。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生活随笔、散文等共22篇, 并根据各篇文章的内容特点, 将全书分成四辑。**辑: 岭南追梦 ; 第二辑: 名士写意 ; 第三辑: 暗牍偶作 ; 第四辑: 闲思逸章。作者以流畅的文笔, 清新的风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对自己接触或采访的人物、事件、历史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与反思, 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接受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的教育和熏陶。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目录

**辑 岭南追恋
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之“打造”
海山仙馆文化遗产价值惜低估
梦寻岭南文化之昨日风光
“食在广州”为何不够高调
泥土滋润出的灵性丝绸

第二辑 名士写意
中国*后的“古典士大夫”
有一种颜色是静寂
一个痴心守旧的收藏神话
济州岛上的“石痴”“树狂”
焉得南湖书万卷

第三辑 案牍偶作
“韩流”与“汉风”的和谐交流
网络时代韩国报业的创新
客商魂——读客家文化研究新书《客商》
孙中山家世的史学现实意义
随笔的理趣魅力浅析——读张吉刚随笔集《别做聪明的傻瓜》
人人都是自媒体吗?——《自媒体新闻写作探研》序
微信公众号新闻写作乱象透析

第四辑 闲思逸章
美西闲居小记
“红杉帝国”静悄悄
却看“我家”今安在
拆除心中的高速路吧
一只蝶对花城的爱恋
展开全部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节选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之“打造”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美丽、道路井然……如今来到广州大学城的人,无不称叹这里环境好、空气好,规划整齐美观。殊不知这一个“好”字,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拆迁了6个原生态的美丽乡村。相信喜爱乡村游的“驴友”们听了都会痛断肝肠,而工作和生活在广州大学城的我,在享受这里的美好工作和生活环境时,一想到此,也还是禁不住百感交集,怅然若失。  只说华南理工大学所处的原穗石村,相传其建村之时,村后山岗有一巨石,状如伏虎;石旁长着一棵巨松,形若飞龙;枝叶蓊荣,浓荫掩石,所以得“穗石”之名。穗石有八景:烟烽水月、星冈牧笛、马毡松风、石台竞渡、社学论文、松岗赛社、虎石垂纶、罟±,步渔歌,仅此已不难想象古村之美。  华南师范大学所处的北亭村更有古已驰名的八景,俗称“昌华八景”——因南汉(917—971)刘氏在此地曾建皇家御园“昌华苑”而得名:马±步归帆、海曲夜渡、荔子红云、水云晨钟、石基步月、东山旭日、渭桥烟雨、蟹泉煮茗,何等的诗情画意!其中的“海曲夜渡”的“海曲”原是南汉时期刘氏的御陵和祭祖、游乐、狩猎的御苑,设有专职司理昌华宫的宫苑使,并建有南北两座亭院,驻扎官兵,北亭村、南亭村即由此而得名。“昌华苑”所在的北亭村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2004年建成的广州大学城,城址在广州番禺的小谷围岛上。由于小谷围岛是珠江的一个江心孤岛,不通陆路,只有水道可行,广州大学城开发之前,岛上没有任何工业,村民饮用的还是井水或泉水,因此,虽然广州极尽现代化都市的繁华,这里却是一派农耕时代的自然景象。不过,这个江心孤岛可并不孤寂,各村码头贸易兴旺,民谚云:“一墟两市,不嫁北亭等几时?”珠江三角洲一带源通四海、财旺三江的乡村特色可见一斑。  “打造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这样的口号在当下十分流行,这些口号不乏积极进取的一面,但同时也透出某种浮躁的心态。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美丽与否应是与生俱来的;而一个地方的人文特色却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呈现,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绝非能够靠“打造”一蹴而就。一如广州人学城,其“打造”转眼也十几年了,但是要形成其独有的“特色”,显然还有待一段相当长的时日。  “打造”的*大弊端是失去自然,这种不自然不仅仅是外观审美上的不自然,往往还有许多内在逻辑上的不自然。  比如,前些年广州大学城每到寒暑假几乎成为空城,一切原本就并不完善的商业也因此停止运转,因为“广州大学城”基本上就是一个“广州大学生城”,教职员工如果是单身还凑合,拖家带口的就完全没办法住在岛上,孩子上学、老人买菜,等等,都是问题。广州大学城规划中仅有的寥寥几个商业住宅楼盘近年来先后落成,城内也开始办学校、幼儿园,可是居民还是很少。究其原因,住宅楼盘少和入住率不高是一方面;户型超大是另一方面。这些年房屋销售很火,可是这里还有少量卖了几年还未卖出去的房子——360平方米一户,几万元一平方哦!真不知道发展商是怎么想的,把大学城当高尔夫球场了吗?如果是60平方米一户,一套360平方米的豪宅可以供给6位年轻教工,估计早都抢光了。人气不旺,商业就不旺,生活配套难以跟上。多数教师住在较远的大学城外,自驾车或坐班车来上课,交通辛苦,来去匆匆,鲜有时间与学生相处和交流。  大干快上的“打造”往往伴随没完没了的改造。比如,广州大学城规划的初衷是十个大学进驻一城,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可以共享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但现实是由于行政体制上的壁垒,有的是部属大学,有的是省属或市属大学,“共享”的初衷在管理上几乎处处碰壁。此如,安全上为各负其责,各校不得不把宿舍区用栅栏围起来;至于管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设、改建,那基本上是以常态出现。可见,“打造”的成本总是会比较高昂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耗费较大的。  从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穿越赤坎桥,一水之隔的桥那端就是黄埔长洲岛。在长洲岛这座拱形石桥的西北角,有一个著名的古村,名叫深井村,这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其特色在国内当属罕见。  在邂逅深井古村之前,我对于“深井”这两个字并不陌生。有一道广东招牌菜,名叫“深井烧鹅”,是一道东西南北、男女老少、雅俗共赏的粤菜。烧鹅是广东烧腊中烹饪难度*大的一种,也是看着就让人*容易流口水的一种。广东烧腊店无处不在,有烧腊店也就有烧鹅卖。但是“深井烧鹅”却是烧鹅中的上品,其皮脆肉嫩、甘肥油润、滋味入骨、汁液浓香。  ……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作者简介

  赖寄丹,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大学毕业后历任南昌市文联文学编辑、南昌市文学院专业作家、广东黄金时代杂志社副编审、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出版个人著作:《韩流叹奇》《砺石成玉》《非关名利》《大风起兮云纱扬》《报业豪门》《花非花》《裸岸》《走不到的天边》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